桃源生活 第一百七十六章 书房议事
作者:老兵写书的小说      更新:2019-05-24

  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李世钊没有去上班,所以朱星宇没有去农业局,而是直接开车来到了市政家属院。

  “叮咚...”

  把车停好,朱星宇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兔,来到了李世钊门前按响了门铃,只是这一身打扮,特别像歌词里面唱的,也就是差背上背一个胖娃娃了。

  “星宇来了,快进来...”

  阳佳韵今天也没有上班,听见门铃响,把门打开发现是朱星宇来了,立刻热情的把朱星宇让进了屋里。

  “阳姨,这是我昨天和几个朋友进山抓的野兔和野鸡...”

  进屋后,朱星宇把手里的野鸡野兔递给了阳佳韵。

  “你爷爷奶奶还在呢,你说你把这个拿来做什么,留着让你妈炖汤给你爷爷奶奶补补身体多好...”

  “阳姨,没事儿的,家里还有,再说我们就在山下住着,我爷爷奶奶想吃了,我再进山捉就是了,这两只是我专门拿来孝敬你和我李叔的。”

  “这孩子,行,既然这样,那我就收下了。”

  “哼,不务正业,你有那时间怎么不多想想怎么推广蔬菜种植,就知道偷奸耍滑...”

  这边朱星宇正忙着和未来丈母娘互动呢,却把坐在沙发上的李大魔王给忽略了,那李大魔王哪能干啊,这不,瞅准机会就把朱星宇给训了。

  “你说谁不务正业呢,星宇好心给咱送个野鸡野兔来,你还在那阴阳怪气的给谁看,行,等我做好了,你别吃啊,就我和闺女两个人吃...”

  朱星宇还没怎么着呢,李世钊这话先把阳佳韵给惹毛了,在阳佳韵眼里,像朱星宇这样既有能力又孝顺的女婿,那是打着灯笼都难找,这好不容易让自己闺女给遇上了,结果自己丈夫还在这没事找茬儿,所以没等李世钊把话说完,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埋怨。

  阳佳韵这话说的朱星宇在背后默默地给点了一个赞,这也就是李世钊在跟前,要是不在,说不定朱星宇得高兴的高歌一曲。

  “我...我这不是恨铁不成钢嘛,你说他现在也是一村之长了,哪能还想以前似的,天天没事儿就知道瞎溜达...”

  阳佳韵一发火,就算李世钊再有理那也得先退避三舍,这不,眼见火烧到了自己身上,李世钊悄悄的就把锅甩到了朱星宇身上。

  我什么时候没事儿瞎溜达了。

  李世钊这话说的朱星宇很是无语,奈何这话是未来老丈人说的,自己就算是有理那也说不出来啊,只能帮老丈人把这锅背了。

  “那你就不能好好说,非得这么阴阳怪气的?”

  阳佳韵仍然余气未消。

  “不给你说了,你做饭去吧,我和星宇还有事情要谈呢,星宇,走,跟我进书房。”

  既然惹不起,那李世钊只能躲了,说完也不等朱星宇答应,起身准备进书房。

  “没事儿,去吧,要是你李叔还敢说你,你就告诉我,我收拾他...”

  虽然李世钊不理自己了,但是不妨碍阳佳韵给他上眼药,这不李世钊刚站起来,阳佳韵就对朱星宇说到道,虽然她是在跟朱星宇对话,但是在场的三人都心知肚明,这话是说给李世钊听的。

  “嘿嘿,阳姨,那我先去了...”

  阳佳韵都这么说了,朱星宇还能说啥,总不能真的来丈母娘身边打老丈人的小报告吧,所以朱星宇只能摸着头傻笑一声,跟着李世钊进了书房。

  ……

  “跟我说说,你心里对这次蔬菜推广有没有计划?”

  书房里,两人坐定,李世钊对朱星宇问道。

  “李叔,其实这些天我在家也想过,我觉得咱们一开始还是不要搞的太大...”

  说到这儿,朱星宇有些欲言又止,他知道李世钊现在一心就想在全县推广蔬菜种植,但是在朱星宇的计划当中,他觉得李世钊的这个想法有些太想当然了,这根本就不是一撮而就能成的,但是他怕自己把想法说出来,惹的李世钊不高兴,所以说到这他有些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下说了。

  “没事儿,你就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今天咱们爷俩就当是唠家常,不管什么是非对错,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那行,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李叔,首先我觉得咱们第一步还是不要把步子迈的太大,最好是先在我们镇上找几个村子试点,因为这样就算是到时候我们失败了,那损失也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未言胜,先言败,在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之前,朱星宇还是很谨慎的,毕竟这蔬菜种植一但推广起来,那关系的可能就是成千上万个家庭,这可容不得朱星宇瞎搞。

  “为什么?既然现在有你成功的案例摆在大家眼前,而且只要你不藏私,把你的那些种植技术都拿出来教给乡亲们,那我相信他们也能成功。”

  李世钊反问道。

  “李叔,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么说吧,现在就算你让我和大家用同样的种子,同样的技术,那种出来的蔬菜也有可能因为土质和水质的原因,形成品质上的差异,而品质差异到时候肯定会影响价格上的波动,正因为如此,所以我才不建议我们一上来就搞得太大,也只有等我们真正的打开中低档市场之后,才有能做到在全县推广。”

  说起这些,朱星宇也顾不上畏惧了,变得严肃起来,毕竟这关系太大了,容不得有半点马虎。

  “还有呢?你继续说...”

  听完朱星宇讲的这些,李世钊没有再急着表态,而是示意朱星宇继续往下说。

  “还有就是合作问题,是让大家自产自销呢,还是说由县里牵头,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那你觉得哪种方案比较好?”

  “我现在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因为这两种方案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弊端,咱就先说让农户自产自销吧,这样的好处就是能让农户真正的负起责任,毕竟这样一来,蔬菜品质的好坏就直接关系到了他们的收入,但是这样弊端也就显而易见了,那就是容易跟风,只要大家觉得什么东西值钱了,没有县里的统一规划,那大家肯定会一股脑的都去种植那个东西,到时候就会形成市场饱和,价格骤降,甚至是产品滞销...”

  “那另外一种方案呢?”

  “另外一种就是由县里牵头,和农户签订供销合同,设置一个最低保障金,农户根据县里的安排和规划有计划的去种植,等到收获之后,由县里出面,给大家寻找销路,甚至是在产品滞销的情况下,按照最低保障金额回购农户手里的蔬菜,以此来保证农户的利益,但是这样一来,你们县里的压力就会无形中增大很多,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最低保障金额的设立,让农户养成得过且过的心理。”

  朱星宇把两种方案的好处和弊端都对李世钊全盘托出,剩下的就是看李世钊怎么决定了,其实他心里还有另一种方案,只是他觉得那个方案李世钊应该也想到了,为了让李世钊有点面子,所以朱星宇决定还是让李世钊说出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