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3章 学校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啪!”

  一个粉笔头迎面呼啸扑来,正中宋义额头。

  “啊呀!”宋义惨叫一声,彻底从梦游的节奏中清醒过来,他晃了晃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男人笑嘻嘻的胖脸。

  胖脸的主人正是数学老师张烈,丢粉笔头袭击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是他不多的拿手好戏和爱好之一。

  因为父亲宋在经也是一名教师,身为学校教工子弟的宋义对张烈并无畏惧,他从小就看多了教师世俗生活,对老师身份早已免疫,知道教师也是凡人,也会拉屎放屁,就和警察一样,只是一种职业而已。

  尤其在中国现阶段,作为为人师表的老师,其实生活并不宽裕或者说从未富裕过,有的还颇为窘迫,因此大部分教师早已撇下了清高,接上了地气。

  比如对面的粉笔杀手张烈老师就颇有经济头脑,居然看上了学校食堂的泔水,为此专门圈了一头猪在柴房里养,宋义本人还曾经帮忙捕捉驱赶他家那夺门而逃的肥猪。

  “宋义,想什么呢,你上来把这道题做一下。”张烈乘胜追击。

  宋义不禁呆了一下,记起来自己现在的身份,不再是课外培训辅导班的小老板兼老师兼校长了,而是一名成绩勉强处于中等的初三学生。

  他暗自定定神,走到了黑板前,前世的宋“校长”在同学们的一片窃笑声中开始答题。

  题目是一道追赶问题,简单的让宋“校长”随时受不了,他嘁哩喀嚓做完后,眼珠一转,在答案后面多加了一个“0”。

  “噗嗤,哈哈。”身后上传来了同学们的一片嘲笑声。宋义却一点也不脸红,反而转过身来洋洋得意地看着下面,嗯,这个笑的最欢的是冬瓜婆林红,这个没笑反而一脸担忧的是死党肖军。

  “哈哈!”张烈果然也得意地大笑起来,“宋义,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别说一中了,你连三中都考不上。”

  宋义没有一丝羞愧,反而微笑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前世时他就是被张烈刺激的欲仙欲死,而后才开始奋发图强,每天恶补初中课程直到深夜,并无师自通地采用题海战术,最后成绩逐年提高,直至考上大学。

  刚才故意写错答案只是为了调戏调戏张烈,现在的宋义当然不会生气,更何况老师管教弟子,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即便宋义告知父母,以父亲的书呆子脾气,不但不会为自己出头,没准还会去感谢张烈一番。至于宋义自己,当面被捶一顿就是最好的上门谢师礼。

  QA县一中是县城最好的中学,也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每年级5个班不同,初中每年级只有3个班。宋义所在班级是初三(三)班,全班40人,宋义成绩排名一直在全班15到25名之间徘徊,用班主任刘老师的话来说,属于可培养对象。

  “1,2,3,还没完没了了。”在张烈喋喋不休对自己前途的恶毒预言中,宋“校长”默默地给张烈老师养的那头猪打了一个叉,也有点理解当年自己为什么会被激怒了。

  “张老师,怎么了?”教室门外传来了一个略带磁性的男中音,声音听起来让人很是悦耳,宋义心里却一激灵。来人是初中部的主任丁小槐,未来的一中校长,目前则是竞争副校长的热门人选,其竞争对手就是宋义的父亲宋在经。

  张烈像弹簧一样蹦出了教室,“丁主任,还不是宋义这孩子上课不听讲,而且连这么简单的题目也不会做,我是为他着急啊!也不知道宋老师怎么教的孩子,亏他还是年级主任呢!”

  声音很小,但宋义从小耳朵灵,正好能依稀听见,随后还有其他几个老师的声音。

  “宋老师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就是有点,呵呵。”这是丁小槐的声音。

  “嗨,你们还不知道,听说江校长还想提拔他........”

  “不就是模范教师吗,怎么能和丁主任比。教育局李局长可是我们庆安本地人,哪有提拔外地人的道理。”

  “听说李局长今年58,后年就要退休了。”

  “嘘,出去说。”

  ........

  宋义低头作羞愧难当样,心中却掀起了波澜,他当然记得,就是在明年开学后,丁小槐被提拔为副校长。丁小槐当上校长后,父亲宋在经逐渐被边缘化,最后居然被排挤到乡下去教书。

  前世宋义只顾死读书,对其中的种种因由并无关注,现在看来,已经是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进步工作做的不错啊,连造舆论都有了。”宋义嘴角一弯,露出一股职业性的微笑,前世老丈人丈母娘都是芝麻小官,饭桌上最喜欢显摆自己的官员身份,好像避讳“提拔”二字庸俗似的,开口闭口都是谁谁又“进步”的话语,以打击刺激宋义,目的不过是想让宋义多做家务。聆听“进步”的时间长了,连宋义自己都养成了进步思维。

  “阿义,”放学后,同桌肖军安慰地拍了拍宋义,“没事,你脑子聪明,加加油就好了。”

  肖军是宋义的死党,高大强壮却是小眯缝眼。肖军是体育生,学习成绩更差,前世复读几年都落榜后,他撕碎了全部学习书籍,远赴广东打工,成为东莞玩具工厂的一名打工仔。宋义上大学期间,肖军对宋义母亲王秀还曾颇为照看,随着各自成家,两人才逐渐失去了联系。后来在网上知道南方很多制造工厂因行业不景气,很多厂破产解雇工人时,宋义也会想起肖军,想起这个少年时期的好友。

  “喂,告诉你一个绝密消息,我爸发现丁小槐和后勤的崔寡妇鬼混,就是李伟明他妈妈。丁小槐老婆张翠花经常晚上通宵打麻将,一打麻将丁小槐就溜去找崔寡妇,还老拎着肉去。真不是个东西,还主任呢,呸!”肖军的父亲是学校门卫,主要负责学校和校门的保卫工作,因此,肖军也算学校的消息灵通人士。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宋义心里一动,亲热地挽上了好友的肩膀道:“没事,我爸说过有一种突击学习法,应对中考没有问题,考一中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张老师人不错,我不会让张老师失望的,呵呵。”

  肖军本质上也是贪玩的人,才装一会功夫就现了原形。“阿义,等下我们去打麻雀吧,从围墙那个缺口翻出去,几步就到苗圃了,那的麻雀可多,我带了弹弓,他娘的好久没吃肉了。”

  说完,肖军还舔了舔嘴唇,仿佛在回味红烧麻雀的滋味。“就是弹弓效率太低,半天也打不到几只,除非用阿鹏家的气枪。不过他谁也不借,他爸是校长,管的严,不让外借。”

  庆安一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依山傍水,校门口的正对面就是潦河,中间只隔着一条马路,学校后面就是连绵的群山。山上的茶耳,刺莓等一切能吃的野果,对学生们缺乏营养的身体来说,属于不可抗拒的诱惑。因此,学生们经常偷偷翻越围墙上山,天长日久,某处围墙居然形成了一个缺口。按图索骥,值班老师经常在缺口处布防,每次都能逮住贪玩的学生,屡试不爽。后来学校发现爬山从没有出过事,反而是潦河每年要吞噬QA县1到2个少年郎的生命,由此才逐渐取消了缺口盯防小组,只是在围墙缺口处象征性地安装了一个铁栅栏了事。铁栅栏对于宋义这种半大小子们来说,根本构不成阻碍,只是形式上的阻挡,意思意思而已。

  “别,大人要知道就麻烦了,还是等考完试吧。”

  宋义也忍不住口舌生津,但还是摇摇头拒绝了诱惑,良久以后,他喃喃地自语道:“麻雀,肉啊!”

  ........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宋义端详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们。

  前世他定居北京,看惯了身材高大魁梧的北方人,相比之下,南方人显得又瘦又小。宋义自己现在身高1米5,即便成年后也就1米65,身高确实偏矮。

  很多专家学者总结了许多南方人矮小的原因,或遗传、或地域、或吃大米不如吃面食好吸收,不一而足。宋义却觉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严重缺乏蛋白质,尤其是山区土地贫瘠而人口众多的地方,长期的营养不良,自然造成一代更比一代矮。

  如此贫瘠的社会生活土壤,又怎能养育出高大强壮的人种,即便有时吃几顿肉食,也只是于事无补罢了。

  前世宋义曾经看过一个资料,二战之后,为提高国民身体素质,RB政府提出了一个口号:“每天一杯奶,强壮RB人”。RB为每一个新生儿提供免费牛奶供给,从婴幼儿到18岁成年,每一个人都享有免费教育和免费牛奶,此外还有其它各类营养的免费补给,这使得RB人的身高全面提升。据2010年统计的RB人平均身高,男性171.7cm,女性162cm。中国平均身高男性168.2cm,女性160.1cm。客观比较,RB人已经超过中国平均身高,不能再称其“小RB”了。

  至于牛奶,恐怕全QA县人都只从电影中看过,别说每天一杯奶,想每月一杯奶都是做梦。

  宋义是个务实的人,在考虑了无数方案后,最后定下重生后的第一个计划:吃饭计划。为了增加吸引力和争取兄姐们的支持,他将“吃饭计划”更名为“吃肉计划”。

  鉴于宋义自己十四岁的年龄,他必须团结家人,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影响力去和父亲抗衡。和动物世界中的狮群一样,没有雄狮的支持和力量,雌狮和小狮子无法和残酷的大自然抗争。“吃肉计划”必须得到父亲宋在经的首肯,否则其实现将遥遥无期,最后就真的只成了一个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