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21章 开张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返程时回顾汉正街经历,宋在经和宋燕都庆幸不已。幸亏带宋义一起进货,可起了大作用,宋义却不以为然,认为只是普通的营销技巧而已,上不得台面,真正起作用的是实力,即所谓“重剑无锋”。宋义认为天底下最厉害的营销,是前世的传销,只不过走了邪路而已,但传销的忽悠手段是最顶级的,没有之一。

  回到上富,时间已经是下午三点,而去庆安的班车是下午四点,宋家父女三人中午连续作战,没有来得及顾上吃饭。人专注做事的时候,因为精神高度紧张,会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让人体忽略疲劳和饥饿,但一旦放松下来,所忽略的疲劳感和饥饿感会卷土重来,而且可能是加倍的卷土重来。

  宋在经是习惯了苦难的人,他无所谓能忍受,宋燕和宋义就不行了,饥肠辘辘的姐弟两一心琢磨买点什么垫垫肚子。

  刚一出车站,宋在经突然觉得背上包裹一轻,然后眼前出现一个巨大的肥脸,他吓了一跳,握紧包裹带,正要喝问。肥脸突然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大哥,吃饭了吗?我家就在旁边,饭菜价格便宜又实惠,我带你们过去,走吧。”原来是饭店拉客,宋在经松了口气,一看姐弟两个眼巴巴的样子,心一软,“多少钱,贵不贵?”

  肥脸一看有戏,态度更加热情,麻溜地说道:“荤菜1块,素菜3毛,米饭2毛一碗,添饭免费。”

  “什么是添饭免费?”

  “就是每人只收第一碗饭的钱,米饭不够吃时,你可以免费盛饭,不管再盛几碗饭都不收钱。”

  “带路!”

  ......

  老板娘垮着脸,洗锅时锅铲磕碰的叮当响,一双牛眼瞪着吃饭的父女三人,眼中似乎要冒出火来。老板的大肥脸也变得皱皱巴巴的,嘴里直嘬牙花,他没想到父女三人文质彬彬的,居然胃口那么大,而且大胃口只针对免费的米饭,点菜时胃口却很小,三个人只点了两个素菜,看,那个半大小子又去盛第5碗米饭了,这还有天理吗?

  肥脸老板不忍再看下去,看见老板娘过去端走饭锅,要走坚壁清野路线,连忙拦住,轻声劝道:“算了,出门在外的不容易,反正他们也快吃饱了,唉,早点端走饭锅就好了。”老板娘也懊恼地叹了口气,干脆好人做到底,又盛了3碗免费的米汤上来,喝米汤饱肚子,这样应该能让他们少吃点米饭,老板娘安慰着自己受伤的心灵。

  宋义听力一向灵敏,老板的声音虽然小,但他听的清清楚楚,仔细一看,还真是有点尴尬,自己已经在吃第5碗米饭,宋燕吃了3碗,宋在经也是第4碗,没办法,三人真的是饿了。但现在再点一个菜也没有必要,宋义看老板人还不错,老板娘又送来了免费的米汤,心里更加有点过意不去。饭后他四周看了一下,这个饭馆很小,只摆了三张小饭桌,还算干净,位置就差点意思,被班车站牌挡的严严实实,不知道的人还真看不到它,所以老板才在车站门口辛苦拉客。

  想到如何吸引客流的注意力,宋义眼珠一转,他走到肥脸老板旁,“老板,你家饭菜还不错,就是位置有点偏,客人看不到啊。”肥脸奇怪地看着宋义,心说什么情况,正纳闷时,少年后面的话又传了过来,“我有个主意,你摆两张桌子在外面,应该有用。”

  “大冷的天,谁在外面吃饭,就算不怕冷,有灰尘也不好。”这一刻肥脸老板很有一颗善良的小心灵,有《大话西游》里唐僧的潜质。

  “客人一看有饭桌,就知道这有个饭店,想吃饭的客人自然就会过来,谁说在外面吃饭了。看你成天胡吹牛,还不如个孩子。”老板娘彪悍出场,她看着宋义,笑眯眯地说:“这位小兄弟,一看就是聪明人,吃饱了吗,大姐再给你端碗米汤,放心,不要钱。”

  “呃,不用了,谢谢。”宋义拿出两块钱结账。

  “不用了,大姐怎么能收小兄弟的钱呢,真不用。”老板娘一边客气,一边利索地找了八毛钱,宋义撇撇嘴,还真的是客气。

  吃完饭,时间也差不多了,三人准备出发时,老板娘居然免费送给宋义一个煮鸡蛋,宋义心情很好,顺手出了个卖茶叶蛋的主意,还了人情。

  “你们就在门外放个炉子慢慢煮,客人闻见香味,自然就过来了。”

  宋义不是**,帮忙出个主意虽然是顺手为之,也有刻意和老板交好的小心思,上富是去汉武的中转站,以后补货肯定都要路过这,多个朋友,出门在外也方便。

  ......

  回到家,宋在经顾不得休息,开始用竹木制作简易的货架,借用三轮车的事情也已经和老肖同志说好,离过年只有二十几天时间了,明天服装摊就准备开张。

  “兵贵神速。”宋家人深以为然。

  至于最难的反而是如何定价,这个环节就显出了女性从事服装行业的天然优势。用宋燕的话来说,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她待业在家可没少逛庆安百货大楼,虽然因为囊中羞涩从没买过,但衣服的价格体系她一清二楚。

  “这次本钱不多,进的全是女装,我见过大楼里差不多款式的衣服,价格是25块钱一件,当然质量上要好一点,不过也好的不多。因此,我准备明天20一件,35两件,最大的优惠是50三件。”

  宋义在心里给大姐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大姐宋燕居然还有这样的销售天赋,定价合理,既保持了对竞争对手的价格优势,又保证了自己的利润,而且销售话术简单易懂,朗朗上口。其实,见识和才能的养成需要社会环境土壤,比如在中国古代,大多数人一辈子生活被禁锢在一亩三分地上,严重缺乏见识,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才能,

  最典型的就是古代统治阶层为了便于管理,提出了“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管理理念,更可笑的是很多精英居然还倍加推崇。春秋时期,中国人性格阳刚勇武,思想灿烂绚丽,极富冒险精神。但是,在其后长达几千年的残酷统治和禁锢之下,老百姓苟安于家乡的那几亩土地,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勇武和冒险精神。

  宋义一直认为禁锢是中华民族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国人口开始了流动,农村H县城人口通过升学,打工,经商,进入了城市,这一代人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冒险精神和自信都远远强于他们的父辈,这些都是改革开放给社会底层人民带来的宝贵人文财富。

  这几个月来,在宋义这条鲶鱼的凶悍搅和下,吃肉计划对抗父亲,父亲宋在经也不再对祖父俯首帖耳,重心由老家向庆安转移,上山逮兔下河捕鱼,兔子生意,给杂志社投稿获取巨额稿费,父亲有可能升任副校长,远赴汉武汉正街,进货的谈判交锋,宋燕对家里的每一个转变都看在眼里,耳目渲染之下,自然也有了进步。

  没有意外,宋燕的价格体系顺利通过。唯一发生的小插曲是宋征的所谓“黑心”,宋征嘀咕道:“一件衣服赚14块,赚那么多,是不是心太黑......”话还没有说完,宋征就见大家都以诧异的阳光看着自己,就像看傻子一样。宋义安慰地拍了拍他,说道:“如果卖不出去,每件衣服我们家要赔6块钱,没有人会可怜我们。所以,两倍利润不是我们心黑,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奖励,是应得的。”

  至于对联和花灯,宋在经定价为对联2毛一幅,花灯1块1个,福字5分钱一个,或视情况免费赠送,大家也基本没有什么异议。

  睡觉前,宋义又梳理了一下各个环节,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后,疲倦和睡意像山一样袭来,合上眼睛,他立刻就进入了沉沉梦乡。

  为了不错过早上买菜和过早(吃早点)的客户同志,开张时间定为早上八点,销售部全体员工7点准时从家出发,销售人员构成是姐弟三人。夫妻两因为公职在身,不方便直接抛头露面,因此王秀在家负责后勤,宋在经则准备在旁边遥控指挥,顺便从事安全保卫工作。

  三轮车上,姐弟三人都有点激动,和王秀告别时,宋义还挥手唱了起来:

  “再见吧妈妈

  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

  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

  ......

  高中毕业后,宋燕没有考上大学,父母也没有什么门路,她只能在家待业。看见往昔的同学们生活潇洒,交际自如,宋燕兜里只有几张毛票,就这几张毛票还是她克扣伙食费,从全家人牙缝中省出来的。哪个少女没有梦想,而现实如此冰冷残酷,说句心里话,宋燕对父母是有些埋怨的,因为很多同伴由于父母的帮助,或顶班,或大集体,或正式编制,好赖都有了工作,而自己却只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吃闲饭。

  1985年1月27日,这一天正好是星期天,冬日暖阳,宋燕,这个未来的商界传奇人物,开启了她事业生涯的起点。

  早上八点,姐弟三人在宋在经的协助下,支起架子,挂好作为样品的衣服,宋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意正式开张。对联和花灯挂在三轮车的各个部位,红艳艳的,给旁边的服装摊也带来了喜气,也仿佛为冬天灰扑扑的QA县大街注入了一丝活力。宋燕负责服装,宋征主管对联和花灯,宋义机动,但主要是协助大姐宋燕,宋在经暗中负责安全保卫。

  周日的早上是买菜改善生活的传统时间,没有上班紧迫感的中国大妈们三三两两地走在街道上,有眼尖的自然好奇地看了过来。

  “卖衣服了,瞧一瞧看一看啊”

  “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快来看快来买吖!”

  “出口转内销啦”

  “20一件,35两啊”

  宋燕和宋征毕竟初次上阵,难免羞涩,张不开嘴巴吆喝叫卖。宋义只能亲自披挂上阵,他清了清嗓子,扯着脖子开始嚎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