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45章 潮流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装修我托的郑玄机帮忙找人,周日和人谈装修具体事宜,确定后马上开始装修,钱的话不知道,也要和装修的谈。到时候你妈看家,你们三都过去,都想想应该怎么谈,要注意什么问题,有疑问随时提出来。”宋在经觉得这是培养孩子的机会,他耐心解释。

  宋燕继续发言:“谁去买饭馆用具,什么时间买,买什么用具,计划花多少钱。”

  “这个嘛,”宋在经打了个磕巴,想了想才说道:“你负责饭馆,这个事情你来定,不过事先要和大家交待清楚。”

  “姐,买饭馆用具的事情,你可以和爸一起和王人昌谈,他有个杂货店,应该门清,有的东西他店里就有卖的。”

  “还有,饭馆的人员老家定了吗?”看来,宋燕对自己的小饭馆用情颇深。

  “饭馆人员目前就你一个,你爷嫌饭馆脏乱差,信里说让他们都卖衣服。”宋在经抓抓头。

  宋燕:“......”

  第三天下午放学回家,宋义开门一看,屋里坐了一屋人,他吓了一跳,差点以为走错了屋门,直到看见三叔宋在生的笑脸。

  挨个打完招呼,宋义自觉地充当了小二的端茶倒水角色,宋燕刚轻松会,又被王秀喊去了厨房帮忙。

  这次游击队队伍壮大了很多,来的人有宋家的三叔宋在生夫妻及儿子宋八,四叔宋小满夫妻,宋平,居然还有五叔宋小容夫妻,还有王秀娘家的胖丫夫妻,王方华作为宋义两个老舅舅唯一的独苗也闪亮登场,加起来足足11人,阵容鼎盛。

  看着客厅里黑压压的一群人,王秀和宋燕担心钱景不乐观,脸上时现忧色,直到宋在经和宋征回到家。

  “哈哈,大家总算到了,我们早就盼你们来了,坐,都坐下说。”宋在经当了几天小领导,说话开始有了点气势,他眼中含笑看过众人,同时连连点头示意,看到挨着宋小容的未来五弟妹目光顿了顿,却最终一掠而过,只是把王方华拉到自己身边坐下,以表示对王秀娘家的重视。

  “人多事多,好不容易才安排好,所以迟了几天,信上也说了,嘿嘿。”三叔宋在生还是一脸弥勒佛笑。

  宋在经点点头,“好饭不怕晚。”又朝身边的王方华问道:“方华,有14岁了吧,这是你第一次来姑父家,可一定要吃好玩好,让表哥阿义陪你玩。”

  “姑父,弟弟不是来玩,是来赚钱娶老婆的。”胖丫笑着揭了弟弟的底,王方华的脸瞬间变成了一块大红布。

  “好,好,什么!娶老婆???”宋在经突然觉得不对,惊讶地张大了嘴。

  “娶老婆?你还没我大,今年还不到15岁。”宋义也忍不住喊了出来。

  “咳咳。”王秀爱护娘家唯一的侄子,出面解释原因:她两个老哥哥只有王方华一个男丁,肩负着传宗接代的重任,所以,今年春节早早就定了亲,这次来庆安确实是为了赚点钱,待女方够年龄了就结婚,婚后想多生几个,交计划生育罚款时不至于拿不出。

  宋在经开始时还忍俊不禁,听到后面脸色变得凝重,农村看重儿子,舅兄家的情况他也知道,“舅兄的主意正,不错。”他不好在宋家人面前说王秀娘家的事情,只能先打个哈哈过去,“饭做好了吧,先吃饭,吃完饭再细聊。”

  晚饭很丰盛,王秀收到信后就开始做准备,让宋燕特意炖了两个大肘子,买了两只烧鸡。亲戚们长途跋涉,本就有点饿,席上知道宋在经当了副校长,大家高兴之下,两桌饭菜都吃的干干净净。

  宋义晚上习惯了少吃,他早早离席,烧好开水,给大家摆果盒泡茶水消食。

  “信中我也说了,现在可以卖衣服,开小饭馆,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宋在经提起了正事。

  “我还是想卖衣服。”不等叔叔们先说话,宋平抢先发言,眼看着钱随着时光流逝,他心急如焚,要不是爷爷宋先压着,他早一个人溜到庆安。

  “你们呢?”宋在经不露声色地看了一眼宋平,他比较讲究礼数,看着尚在狱中二弟的份上,对二弟唯一的儿子宋平一向不忍苛责。

  宋家三兄弟对望一眼,宋小容提出了宋先的意见,“爸说了,都去卖衣服,赚钱要紧。”他上次没有来,看见三哥宋在生和侄子宋平赚回那么多钱,眼睛都红了,这次说什么也要跟着过来。旁边年轻女子萧勤也急忙出头,“是啊,大哥,爸担心人手不够,刚领了结婚证,连婚礼都来不及办,就催着我也过来帮忙,说等赚了钱再补办婚礼。”

  “那抓兔子和鱼的事情怎么办?”宋在经皱了皱眉,当初说好了渔猎之事由宋小容负责。

  “嗨,都抓了几个月了,连过年那天我们还上山下河的,现在兔子少多了,不好抓,我都交给我小舅子了。”宋小容不以为然。确实,资源有限,宋义这边渔猎收入也锐减,鱼笼已经越放越远,兔子套也一样,鱼数量还凑合,兔子就少多了,经常要两天才能抓到一只,牛老板现在都是靠他自己抓捕,宋义这边是留给自家吃。

  “噢,”宋在经刚想发火,见王家亲戚在边上,只能强忍下去,又问起其他人的意见,最后宋在生和胖丫等人还是决定去贩卖衣服。

  宋燕看没有人提小饭馆,正着急之际,四叔宋小满吞吞吐吐地说道:“大哥,我想跟着你们开饭馆,我只会种田,不懂做生意的弯弯绕绕,就是有把子力气,可是爸不同意。大哥,我老婆听我的,我听你的,你说干啥就干啥。”四婶桂花在边上一声不吭,但她心里也有本账,做什么都比种田强,大哥一向仁义,跟着他吃不了亏。

  “卖衣服来钱快,可做生意有赚有赔;开小饭馆辛苦点钱也少,但收入稳定,两个都有好有坏。四弟,这个事你还是要自己决定,我不能替你做主,你想清楚了再告诉我。”宋在经斟酌着说道。

  “啊。”没有得到大哥的首肯,宋小满茫然地挠了挠头。

  “姑父,我们夫妻虽然去卖衣服,可方华弟弟不去。出门前我爸说了,让他跟着你们先学,你们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毕竟还小,赚钱的事情等明年大点再说。”胖丫含蓄地表达了让王方华去开小饭馆的想法。

  宋在生也提出让宋八去开饭馆,“别看小,今年都到14岁了,大哥大嫂你们都知道的,农村里14岁的男孩子都是当大人用的,挑起担子来比城里大人都强。”

  开饭馆冷门变成了热门,人手有望,宋燕高兴的眼睛都笑眯了,“放心,两个弟弟就交给我吧,明天就去学做饭的手艺,师傅都找好了。”

  桂花一听还能学手艺,心中一动,她再无半点犹豫,急忙拉了拉老公宋小满的衣袖,又使了个眼色,看宋小满还懵里懵懂的,暗自叹了口气,开口说道:“大哥大嫂,我们定下了,就跟着大哥大嫂,开饭馆。”

  人手充裕,第二个饭馆在望,宋燕眼睛笑的更眯,整个一见牙不见脸。

  ......

  这几天宋征心里颇不平静。

  兄弟比武之后,宋征虽然落败,性格却开朗了一些,话也多了不少,不再以居高临下的眼光俯视弟弟,开始平等相处。

  这几天宋征也抽出时间去学校图书馆,大致翻看了一下历年来的报纸,弟弟宋义说的不错,中国的新闻要连起来看才有意思,连起来看后,得出的结论确实如宋义所说,改革开放在稳步推进,社会在顽强进步,经济在不停发展。这是报纸上的官话,用老百姓能看懂的大白话翻译出来就是:要有肉吃,要有钱,要过好日子了。

  不过,还是宋义的话更蛊惑人心,宋征想起弟弟挥舞着拳头,慷慨激昂的那一番话语“大哥,一个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时代要开始了,这是大潮流,我们一定要......”不禁莞尔。

  经济快速发展,意味着海量的财富被创造出来,中国十几亿人口,历史告诉宋征,财富不可能是平均分配,这就意味着有的人分的蛋糕多,有的人分的蛋糕少,有的人甚至分不到蛋糕。在切割蛋糕的过程中,也肯定不会是客客气气,必然将伴随着惊涛骇浪。

  现在的宋征不再像前世一样,只知道学习,学习,再学习,全部生活都以考大学为中心,和千万个寒门子弟没有区别。这几个月家庭发生的巨变,开阔了他的眼界和雄心,曾经对十块钱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宋征,永远也忘不了数钱那天,家里堆积如山的那堆钞票,十万块,十万块啊!

  做梦都不敢想的一大笔钱,只经过一个多月的简单筹谋和运作,就属于了宋家。蛋糕得来如此简单,宋征眼睛变的异常明亮,“大时代,大潮流,吾辈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