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47章 挣命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你安排好春游,我就不和刘老师说文娱委员的事。”林红得意洋洋,面对宋义,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

  “成交。”宋义脱口而出,旋即知道上当,但林县长是他惹不起的,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下午班会时间,班主任刘老师往上推了推早已松弛的眼镜架,开始宣布初三下学期学习计划,这是一个爆炸性新闻,除林红隐约了解一点,其他人包括宋义都目瞪口呆。

  安静一会后,开始是窃窃私语,后来演变成乱哄哄的一片。

  “什么,要赶进度,一个半月就上完新课,后面的时间都是做题备考?”

  “天啊,惨了,每天那么多作业题,几点才能做完睡觉啊?”

  “还有那么多考试,每天有随堂考,每周有周考,每月有月考,救命啊!”

  “谁出的馊主意,我们去贴他的大字报,非大大地打倒他不可。”

  “啪!”一声巨响,刘老师终于忍不住一拍桌子,班主任发飙,下面这些萝卜头还是怕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

  “这次教学计划的调整,是江校长和宋校长亲自制定,并报由教育局研究,最后县长亲自批准的,这是一次教育改革的全新尝试。”刘老师慢条斯理地阐述着,随后他懒得废话,直接让班长林红宣布新的班委成员。

  “学习委员,宋义。”林红宣布着新学期班委名单,脸上露出了奇异的微笑。

  “啊呀,被耍了,胖胖冬瓜!!!”宋义内心的愤怒开始膨胀,他和林红的视线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火花四溅。

  刘老师眯着眼睛坐着,思绪却转到了学校工作会频道。

  ......

  “各位老师,新的教学方案是由宋校长亲自制定的,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江贵还是一脸招牌式的微笑。

  “我觉得可行,新教学计划对我们高三毕业班有促进作用,今年高考提升大有希望。”

  “坚决支持领导的新教学计划,我们高二年级全体老师坚决支持校领导的决议。”

  “我们高一的也没问题,坚决支持。”

  “我有几点想法。”会上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发言人声音听起来甚是年轻。

  与会人员一片哗然,很多人都扭头去看是哪个愣头青出头。随即有人耳语起来,“是新来的沙老师,教的高中英语。”

  江贵微一皱眉,随即又恢复笑眯眯的微笑,“沙老师不愧是教学骨干,有问题请讲。”

  ......

  晚饭时,宋在经发现四弟宋小满等不在,随口问起时才知道他们几个闲不住,都去收拾菜园了。

  “收拾就收拾,怎么饭也不回来吃,你就不知道去叫,一点待客的礼数都没有,不像话。”宋在经生起气来,眼睛看着王秀。

  “大哥,你冤枉大嫂了,大嫂都叫了好几次,你还不知道你四弟的牛脾气,干起活来不要命,拖都拖不回来。”四弟妹桂花连忙赔笑解释。

  “那也要吃饭啊。”宋在经怒气稍遏。

  “我去送饭。”王秀红着眼眶,起身去拿边上的竹篮,竹篮里放好了要送的午饭。

  宋在经有点下不来台,又不舍得让王秀去,正为难时,宋征起身说道:“我吃饱了,我去送吧。”

  “刚开始吃怎么就饱了,算了算了,都坐下吃饭,吃完了我去送。”宋在经心里暗骂四弟有福不知道享。

  一家人迅速吃完,在宋在经的指挥下,宋征拿起竹篮,宋义也很有眼力见地拎着热水瓶,两兄弟老老实实地跟着,一起去了河边的菜园。

  菜园已经面目全非,除一小部分油菜还健在,其它的菜都被拔掉,所有的土地都被翻开,宋小满领着两个子侄,正在菜地上劳作。

  “四弟,方华,宋八,快来吃饭。”宋在经喊完,吩咐宋征宋义脱外套。

  宋义还有点发晕,宋征用手一指,原来四叔和两个弟弟上身都只穿秋衣,身上还冒着腾腾热气,吐了吐舌头,也赶紧脱衣服。

  “大哥,你怎么过来了,不是和大嫂说好让桂花送饭。”宋小满说完还低头看向篮子,“怎么这么多好菜,桂花没有上酸菜,这个婆娘。”

  宋在经一边示意宋征兄弟去接替干活,一边埋怨弟弟,“四弟,这么着急做什么,要干活也要吃完饭再干,你不饿方华和宋八也饿啊。”

  “大哥,这点活真不算什么,就当松松筋骨,不信你问宋八。”宋小满憨憨地说道,他三十出头的年龄,个头中等,身体在宋家五兄弟中最为强壮,隔着秋衣都能感受到他浑身隆起的肌肉。不过宋义知道,因为常年的过度辛勤劳作,以及营养不足,农村的壮劳力一般在五十多岁以后会迅速衰老,就如同大强度的训练虽然可以激发潜能,但身体的衰竭也会比一般人快一样。

  “大伯,我们农村人每天不都是这样过来的,谁吃饭还回家啊,浪费时间,有回家的功夫,可以多干多少活。”宋八很诧异,“大伯,你又不是不知道。”

  宋在经有点尴尬,他掩饰性地看向菜地里,宋征正在和表弟王方华抢担子,王方华担着担子,动作却比宋征还灵敏。

  “哥,我挑到那里就去吃饭,你不要抢,这担都是挖来的淤泥,重的很,城里人没有干过这活,我怕你撒了。”

  天下之大,没有客人干活,主人休息的道理。在宋在经的注视之下,宋征虽然懒,挣表现还是知道的。

  好容易抢过担子,宋征发现巨大的压力陡然从肩膀上压来,并迅速传递到肩膀下面骨架各个关节,宋征身体猛然向下一缩,整个人仿佛凭空矮了一节,他身不由己地走起了麻花步,身形踉跄起来。

  眼看宋征就要被迫撂挑子,宋在经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替宋征担了起来。但他青年时就外出读书,其后再没干过太重的活计,乍一上肩,虽然没有像宋征那样出洋相,但也是龇牙咧嘴,步履艰难。

  宋小满在旁边呵呵直乐,“大哥,你可不如以前了,想当年......”

  “想什么当年,还不赶快吃饭。”宋在经好容易挨到地方,把担子一丢,恼羞成怒地说道。他这一阵春风得意,不想却意外在四弟面前失了面子,正好王方华洗完手过来盛饭,宋在经眼神闪动,他含笑说道:“方华,你歇着,姑父帮你盛饭。”说完,宋在经拿起筷子,把刚给四弟的兔肉夹给了王方华,“四弟,要爱护子侄,大人要多吃菜少吃肉,这样身体才健康,你喜欢吃酸菜,我明天就给你买十斤。”

  “大哥你真好,要买咸的酸菜,越咸越好,再配上红辣椒,那样才够味。还有,多放点油,香。”宋小满太过朴实,居然没有发现大哥的作弄。

  宋在经翻了个白眼,他拿这个实心眼的四弟真没有任何办法,幸亏弟妹桂花有点心计,要不日子可真没法过,他想了想,又给四弟扒拉了兔肉和很多鱼干。

  看到有肉有鱼有蛋,宋小满又露出了憨憨笑容,“大哥,过福了,每顿都有肉,比过年吃的都好。”说完大口吃起饭来。(注:过福是土话,指享受太过,怕影响了福气的意思。)

  饭后,略作休息,宋小满等三人又开始干起活来,宋八比较调皮,边干还边哼着山歌,俚语虽然土气,但自有一番乡村韵味。

  宋在经拉过两个儿子,低声说道:“你们看见了吧,这就是农村,这就是家乡,我们中国人往上数不到三辈,全都是农村人。”

  他又指着王方华对宋征说:“你不要不服气,仔细看看,人家是怎么担担子的。”

  此时王方华正好又挑着淤泥过来,远看时只看他步履轻盈,走近后却只见他牙关紧咬,脖子上的青筋暴起,背部和颈部扭曲了一个奇怪的角度,整个人看起来有一种残酷的美感。

  宋在经轻声说道:“有一句俗话叫挣命,我认为说的很好,挣扎着活命。生活的担子再重,男人也要挣扎着担起担子,否则就被压垮了。我为什么老给老家寄钱,是如果不寄,他们中有人就会被压垮。”

  “农村人这么勤劳,这么辛苦,为什么还吃不饱穿不暖?这不科学。”宋征想了想,提出了这个问题。

  “多想考大学,少想不科学。”宋在经突然暴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