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二卷 龙出升天 第78章 门童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宋义看了他一会,微微一笑道:“成叔,你和阿珍帮了我的大忙,原本我就准备分给她30万。”

  见张成还要硬塞,宋义从中拿起1万块,笑着说道:“成叔,我拿一万吧,前天我找到了世交的朋友,可能过一阵就要去他那。如果以后碰到难处,还要请成叔多多帮忙。”

  翌日早上四点,宋义轻手轻脚收拾好阁楼物品,背着昨天新买的背包,悄悄走出了张成的家门。今天是1986年1月1日,正是新年阖家快乐的时光,清晨寒冷的风吹打着宋义的身躯,让他看起来显得寂寞而苍凉。

  有些人见了就是见了,之后就真的没有必要再见。

  宋义一直很欣赏一句话:人生总会碰到很多困难的事情,在某个时刻会觉得自己挺不过去了,事后再看,也不过如此,正因为经历过那个糟糕的时刻,人才能学会坦然,才能知道如何应对以后。

  人世间不过如此,离开前,宋义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之后直奔藏宝处,取出了他的全部宝藏,但仍然留下了枪支,然后踏上维多利亚港的渡轮,直奔对岸的目的地。

  与此同时,小胖子阿林发现了宋义的离去。

  “什么,阿灿走了!”阿珍惊慌失色,待四周发疯般的寻找无果后,她无力地瘫倒在地,晶莹的泪水顺着秀丽的脸庞流下,她其实早就预感到分离,只是没有想到分离来的这么快,这么让她刻骨铭心,痛彻心扉。

  “阿珍姐,这是阿灿留给你的。”阿林拿过来一个纸包,纸包上面写着“新年快乐给阿珍”。

  打开纸包,里面赫然是1万块钱。

  ......

  “望远方天水茫茫

  浓雾中何处是家乡

  向远方冲过险滩

  浓雾散见我新家乡

  过去的记忆世代不可遗忘

  祖先的流离使我生命更坚强”

  香港此时正在热播《雾锁南洋》电视剧,大街小巷都响彻着这首主题曲,宋义晃晃头,晃走了思乡愁绪,计划先找个安身之处。

  “请问,为什么我没有贷款购房资格?”宋义笑眯眯地看着柜台后的银行女员工,气质真好,不愧是能给出高薪的银行,总能网罗当地优秀的DNA。

  “容先生,你没有工作和收入证明,我们无法给您办理,请您谅解。”银行员工说话永远彬彬有礼,她看了看对面的宋义,笑着说道:“请不要着急,只需要找份工作,再让公司开张证明就可以了,很方便的。”

  “请找一下经理,我想咨询一下租用银行保险箱事宜。”

  和银行经理交谈十分钟,宋义来到银行经理介绍的珠宝行,以十万块的价格将鹤爷的宝藏处理完毕,只留下了和田玉的手镯和两块鸡血石,两个翡翠手镯,以及一个祖母绿戒指,都存放在银行的保险箱中,手里的美元也全部兑换成港币。

  办理各项手续时,银行气质女对宋义印象很好,年少有金,长得也很帅,刚满18岁,应该还没有结婚,还准备买房。

  女大三抱金砖,姐弟恋也是能接受的,气质女的眼睛发出了亮光,她的服务很快提升到超五星级标准,说话变得异常温柔。

  直到宋义提起股票开户事宜,又迫不及待的拿着全部钱去交易股票,“原来是个烂赌鬼!”气质女气的暗中直跺脚。

  香港交易广场气派非凡,宋义在远东会开好证券交易账户,只留下几千块钱,将其余44万全部打入股票账户。

  1969年,香港名门子弟李福兆与合作伙伴王启铭等人成立了第一家华人主导的证券交易所:远东会。致力于让更多华人参与到股票市场,向香港市民提供粤语交易、个人投资、降低交易佣金等诸多便利。

  积极革新的远东会在开业第一年,成交额就与香港交易所分庭抗礼,并很快成为香港成交额最高的交易所。后面陆续又有金银会、九龙会等交易所成立,香港股票市场迎来了四会并立时代,直到1986年3月底,四会正式合并,成为今天的香港联合交易所。同年9月,联交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会员,香港恒生指数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股指之一。

  沉寂已久的香港股市也随着经济的好转逐渐再次活跃起来,李嘉诚和船王包玉刚的“九龙仓换和记黄埔奇谋”成为这个时代股市的传奇故事。

  “买什么股票呢?”宋义开始琢磨起来。

  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四年中,出现了多达50%以上的下跌,恒生指数从1600点左右下跌至800点左右。在经历了1981-1982年的股市暴跌之后,从1984年开始,香港股市开始逐步恢复信心,步入牛市。1983年底恒生指数才874.94点,到1986年9月就已经突破2000点。而同年5月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的推出,也推动了股市的进一步繁荣,成交量迅速增长。

  作为资深老股民,宋义记得很清楚,现在是大牛市,一直到明年才会到阶段性顶部,经过考量,他选择了几只交易活跃的地产指标股,把44万资金分散买入。

  站在证券交易广场,宋义环顾周边,他现在只有几千块钱,需要工作解决吃住问题,顺便取得贷款购房资格。

  为兼顾炒股,宋义决定只考虑交易所周围的工作。

  “请问,客户经理还招人吗?”这是一家销售公司。

  “你贵庚啊!”老板指了指招聘告示,上面写着25岁以上。

  碰了几次壁,有个和善的大姐笑眯眯地指了指交易广场西侧,“靓仔,你太年轻了,去那试试。”

  宋义转身,映入眼帘的是“万国大酒店”招牌。

  “请问,你们这招人吗?”宋义有点气闷,新年刚过就时运不佳。

  “我们酒店招门童,你会干吗?”大堂经理是个中年发福的男子,他坐在办公椅上,面无表情地审视着宋义。

  “Sir,whatcanIdoforYou”宋义迫于生计,放出了大招,他用英语问候的同时,模仿前世北京五星级酒店的门童操作,小跑到胖经理身边,伸出左手模拟拉开车门,右手呈格挡状护住顾客头部,防止碰到汽车顶部,狗腿地展示了二十一世纪现代化门童的基本接客操作规范。

  “哦,有身份证吗?”胖经理同志眼睛一亮,专业门童啊!就是这个了,几天都没有招到合适的,都快愁死他了。

  “薪水多少?”宋义拿出了身份证。

  “每月1000块。”胖经理笑眯眯地看着身份证,不错不错,正宗小鲜肉,就是他了。

  “这么高?”宋义从胖经理手里拿过身份证,扭头就走。

  “管吃管住,小费丰厚,加起来每月差不多有3000块,就是要兼职拉皮条。”胖经理爱惜人才,极力挽留。

  “成交!”宋义对拉皮条稍微有点抗拒,但“管吃管住”四字让他停下了脚步。

  ......

  胖经理叫罗生明,大家都叫他明叔,是酒店的老人。

  明叔看着大门口的阿灿,这个靓仔穿着崭新的酒店制服,站姿标准,眼神灵动。他对新来的宋义基本满意,工作卖力,不怕辛劳,空闲时间还在刻苦研究业务技能,研究香港的各种信息,很快就熟悉了业务,在回扣丰厚的兼职导游导购领域出类拔萃。

  说基本满意,是阿灿也有缺点,工作时间溜号,只是溜号时间不长,勉强还可以接受。

  最关键的是懂事,每到周一早上,明叔都用亲切的目光欢迎阿灿的到来。

  “明叔,上周收获还不错。”宋义笑嘻嘻地走过来,两人略作寒暄,离开时宋义不露痕迹地在明叔报纸下面塞了张东西。

  明叔略一过眼,100块,是其他门童的两倍,他高兴地揣进口袋,又看起报来,“啧啧,真是太惨了,服装作坊不慎着火,老板夫妻双双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