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寒门 第三卷挺进中原 第119章 学校
作者:北京懒龙的小说      更新:2019-04-10

  “阿义,我是舒明铁,你不认识我了,我昨天听说你回来,今天早早就来上学,嘿嘿!”小胖子已经变成了大胖子舒明铁,他激动的连连摇晃宋义,“你小子个长这么高了,走,我昨天就和沙老师预定了你的座位,我们坐一桌。”

  乍遇故人,宋义也激动起来,两人挎着手来到了座位。

  “阿义,这几年你去哪了?”一般来说,胖人的好奇心都很强,舒明铁也不例外。

  按照宋家的统一口径,宋义笑嘻嘻地说道:“我偷偷在老家上的学,人家怀疑我是高考移民,把我遣送回庆安,唉!”

  “真的假的?”舒明铁半信半疑。

  “我从不骗人。”最近说这句话的频率处于宋义人生中的最高峰。

  来到座位,宋义倒吸一口凉气,“我们坐第一排?”

  在一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第一排的座位是调皮捣蛋和成绩不好的学生专座,原因很简单,这样便于老师监督管理。

  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坐在后面,前世宋义就是和学霸赵强等人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因为如果到了班级成绩前几名的层次和境界,这样的学生已经不需要老师监督,坐在教室最后,也方便学霸们自行安排学习计划和进度,只有在碰到想听的课和休息时,众学霸们才会抬起睿智的头颅。

  宋义前世是因为沾了学霸赵强的光,才勉强混到了能坐在教室最后排的待遇。

  “第一排多好,看黑板多清楚。”

  舒明铁有点心虚,他眨眨眼小声补充道:“我反正是分母,我爸爸已经找好人,毕业就去百货大楼当临时工,你爸也给你安排好了吗?”

  庆安百货公司的经理正是舒明铁他爸爸,所以他才有勇坐第一排的底气。

  “少你爸我爸的,好好考大学才是正道。”宋义回学校可不是来坐第一排的,他敲了敲老同学的胖头,正要规劝几句,班主任沙老师拿着教案走进了教室。

  沙老师现在已经是带高三的年级主任,宋在经已经和他暗示今年只要高考不出意外,就破格提升他为副校长。

  未来前途一片光明,沙老师再也不复当年的颓唐和青涩,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宋义一眼,“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上课前请大家看黑板靠窗一侧,现在离高考还有几天?”

  “66天!”四班同学们齐声呐喊。

  宋义被吓了一跳,他连忙看向黑板靠窗方向,那里挂着记分牌类的两张红纸片,上面赫然是数字“66”。

  “我们的班名是?”不待宋义回过神,沙主任已经梗着脖子,开始咆哮起来。

  沙主任是典型的南方人,身材瘦小,又戴着一副茶色的眼镜,但人小嗓门高,咆哮起来中气十足,宋义甚至觉得有振聋发聩的感觉。

  “重点校重点班!”四班同学们齐声呐喊。

  “我们的班训是?”沙主任接着咆哮。

  “我们是一中精华,我们是考试能手!”四班同学们接着呐喊。

  “我们的口号是?”沙主任继续咆哮。

  “刻苦学习,振兴中华!”四班同学们继续呐喊。

  “你们都是庆安子弟,为了庆安父老,为了你们自己,都给我考上大学,能不能做到?”沙主任咆哮着,在作最后的慷慨陈词。

  “能!”四班同学们发出最后的呐喊。

  此时气氛开始高涨,每一个同学都从熬夜学习的昏昏沉沉中清醒过来,就连宋义也从宿醉中苏醒,都开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下面开始串讲英语作文考试技巧。”沙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开始讲授作文的写法。

  讲完后他让课代表发下一堆范文,每一个范文的重点句型都标上了醒目的记号。

  “你们不需要创新,你们不需要发挥,你们只需要高分,记住每一个范文的标准框架,每一个常用的句型,每一个重点单词,考试时只需要往里填空,分数自然就会高,明白了吗?”

  “明白!”

  “今天的英语作文题目是:给外国佬介绍中国。用时二十分钟,要求按照第一篇范文的格式来写。下面开始写作文,不,下面开始填空!”沙主任得意地开始倒计时。

  英语作文填空式写作技巧是他的原创,一中师生惊为天人,为一中学生节约了考试时的写作时间,也大幅度提升了一中学生的英语成绩。

  据说很多学校都或明或暗地想挖沙主任过去,许诺的待遇节节攀升,但都被宋局长和黄校长严词拒绝。

  其中一些来挖一中墙角的校长已经被列入黑名单,藏在老肖同志的传达室抽屉中,他们是老肖同志严防死守的对象。

  二十分钟后,沙主任拿着宋义的作文,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写的还可以,就是没有按照格式填空,看你刚来不熟悉,今天就不罚了,回去好好看看范文。”

  ......

  “上学还习惯吗?”中午吃饭时,宋在经笑嘻嘻地问道。

  因为舍不得河边的菜园,他和王秀都不愿意搬到教育局的家属楼,还是住在一中的老宿舍楼。

  现在宋义归家,又多了一个上学方便的理由,更不愿意搬走。

  “还可以,就是有点像拓展。”宋义前世就是一个资深拓展教练,沙主任的班名班训口号三板斧,他真是不要太熟悉。

  宋在经疑惑地问道:“拓展?”

  “香港的说法,就是激励士气的意思!”宋义又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刚才差点暴露重生人士的身份,拓展要再过十几年才由国外传入中国,幸亏宋在经对宋义在香港的情况也不了解,总算成功糊弄过去。

  宋义咽下最后一口饭菜,腾出功夫赞叹道:“谁想出的馊主意,还有沙主任的填空作文法,这两个都是人才,埋没太可惜,建议宋局长重用!”

  “哦,都是沙主任想出来的点子,大家都反映不错,就是有点太费嗓子。”宋在经若有所思,“重用?我已经准备下半年提升他为副校长。”

  “高明!”宋义点了个赞,“给宋局长提个意见,建议学校给走读的高三和初三学生管午饭,家长象征性地交点钱就可以,这样中午又能腾出不少时间学习。”

  “一中经费虽然足,也不能这样花吧。”宋局长的思维老是习惯性的停留在一中宋校长的位置。

  “你是宋局长,不是宋校长。一中卖教辅书有多赚钱,可能我比你还清楚,您就别替黄校长操心了。”

  宋义略带鄙视地抛下这句话,又回到房间里看生物和政治去了,这两项是他的弱项,必须尽快弥补。

  一周后,沙主任拿着模拟考试成绩排名来找宋局长汇报工作,他现在有点类似宋在经当年大彻大悟时的状态,紧跟宋局长和黄校长的步伐,和领导联系的分外紧密。

  “宋义同学成绩是两头冒尖,其他科目都很好,能进班级前几名。就是生物和政治属于中下,很多常识性的题目都没有答对,也不知道他借读的学校是怎么教的,这两科的师资真是差劲,我都怀疑是体育老师教的。”沙主任当然知道宋义的底,他对宋义这几年的经历也有点小好奇。

  宋在经一脸苦笑,他还真没法解释小儿子两头冒尖的缘由,反正不能实话实说。

  他眼珠转转,诚恳道谢道:“阿义这次英语考了第一,多谢沙主任费心,宋义也准备突击这两科,老问能不能在教室最后排加一张桌子?”

  “座位顺便挑,只要不去讲台就可以。”实权老领导发了话,那可是一句顶一万句,沙主任连犹豫都没有,这点小事对他来说根本不是事。

  “建平啊,你平时也多看看管理类的书,当然也不要拉下本职工作。”宋在经现在越来越觉得沙主任是个人才,“年轻人目光要长远,世界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前天我去省教育厅开会,知道暑期北湖省有几个干部教师去北京进修的名额,我已经向他们推荐了你,省教厅李科长也很给面子。”

  宋局长顿了顿,让沙主任消化进修的信息后,又私下透露了进步的喜讯。“建平啊,进修回来,下半年组织上可能要给你加加担子,你要有心理准备。”

  “保证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沙主任心情激昂,浑身满满都是正能量。

  宋义现在和前世一样,又和老搭档赵强坐到了一桌,他向前世的老朋友伸出了右手,“你好,我是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