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将婿 第269章 人命就是数字
作者:二爷的烟袋的小说      更新:2019-12-07

  十月下旬,粮价斗米一千二百文。

  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县令一个月的俸禄买不起十斤米,饥荒开始蔓延。

  这一天李木杨去了丰都市,这是洛阳城最大的交易市场,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整个洛阳城的状况。

  丰都市彻底变得冷清下来,几百亩的市场几乎看不见多少人影,市吏也不再看守大门,悲田坊的马车直接进入了市场,这样还能节省一些时间。

  各类交易市场基本都已荒芜,几家米行还有人光顾,一些百姓看着居高不下的粮价也是望而兴叹。

  路过建材市场时,薛木匠也在收拾摊位准备关门歇业了,李木杨上前询问有没有木材商人还有存货的,薛木匠便带着他来到了最东面的一所院子。

  这里堆放着很多木材,有成品料,也有半成品,也有一些残次品。

  店主见这时候还有人来买木料很是诧异,当李木杨提出收购院中所有木料时店主更是不可置信了,如今四处打仗,城内除了粮食其它商品都是一落千丈,难道这位还要盖房子不成?

  不管怎样,这位金主简直就是他的大救星,要不然这些木材也是堆放在这里,没人看管,一旦失火就全部损失了,但也知道原价是卖不到了的。

  二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院中所有木料平时怎么也得卖五十万文,此时二十万文成交,但木材商人提出只要金子,不要铜钱。

  李木杨明白这是个聪明的商人,虽说一两金子等价置换一万文铜钱,但用不多久,铜钱相对金银就会贬值了。

  但李木杨也不含糊,提出两种方案,要么二十万铜钱,要么十两金子,只能选其一。

  商人做出一番痛心疾首状,最终还是选择了十两金子。

  生意谈成让木材商直接送到悲田坊,李木杨继续逛丰都市。

  不远处的石料商人见李木杨买了很多木材便主动上来推销石料和板材,李木杨看着满院子的青石板赞叹一番,石料商人乐得合不拢嘴,连说价格好商量。

  李木杨摇摇头,笑道:“你还是都抬回家去保管吧。”

  石料商人一脸黑线了。

  离开建材市场,来到人牙市场,这里倒是有些人在做着生意,一些中产人家意识到粮价疯涨,便开始变卖房屋,而那些贵族也喜欢趁火打劫,低价购房。

  另外就是一些彻底吃不上饭的人,开始在这里卖儿卖女了,很明显,几乎没人买。

  “这位公子啊,小女聪明懂事,只要五百文啊!”

  一名男子拉着一个八九岁的女孩就往李木杨怀里塞,小女孩一脸惧怕的样子直往父亲怀里躲,父亲抬手就是一巴掌,小女孩捂着脸也不哭,眼巴巴的看着父亲。

  李木杨拿出五百文给了男子,随手就将小女孩抱起来放进了马车里,男子连忙道谢转身就跑。

  “我这是男孩,吃的少能干活,只要一千文啊!”

  另一个男人拉着一个稍大一点的男孩就要往马车里塞,男孩也不往后躲,只是担忧的看着李木杨,见李木杨在那发呆便一咕噜钻进了马车里。

  李木杨无奈的翻了白眼,这还带强买强卖的,只好递给男人一块银饼,眼见那边还有人要过来卖孩子,李木杨也急忙跳上马车,挥鞭而去。

  没想到,自己也成为买卖儿童的人贩子了,没办法,他不能白给那两人钱,因为他们还会继续卖孩子。

  李木杨没有离开丰都市,而是去了仁丰米行。

  “一千五百文,卖你们了,拿钱!”

  李木杨拉着男孩女孩走进了米行,杨月娥和元千娇正在算账,听到这话顿时眨了眨眼睛。

  “我可一文没赚。”

  李木杨无辜的摊摊手。

  杨月娥笑了,似乎明白了李木杨的遭遇,前几天也有人上门来卖孩子的,她都是给了几把米打发走了。

  在米行当护卫的是飞鹰和铁蛙,这二人直拍手叫好,连说有帮手了,要不然一些跑腿的活都成了他俩的了。

  元千娇却嘟着嘴看着两个小孩,道:“你们是喜欢吃粟米还是糜子啊?”

  小女孩道:“粟米煮粥好吃,糜子磨面烤饼好吃。”

  “哦,那么高粱呢?”元千娇又问。

  “高粱喂牲口。”小女孩答道。

  小男孩接话道:“我吃高粱就行。”

  小女孩似乎觉得自己说错话了,连忙也道:“我也吃高粱,主人们吃粟米和糜子。”

  元千娇得意的抬抬下巴,看向李木杨。

  李木杨从杨月娥手中接过一本账册塞进怀里,转身朝外走,看了眼元千娇,道:“今天开始你和他们一起吃高粱。”

  铁蛙和飞鹰连忙跟元千娇保持了距离,元千娇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回到悲田坊,正好遇到刚从外面回来的陆谋道,二人相互点头走入正堂。

  陆谋道也是下去考察市场的,他去了西市和通远市,拿出了记录的账册,李木杨也拿出了杨月娥给的账册,这些账册都是其它粮商的大概存货,当然这些都是秘密搞到的,这时候只要肯出钱,谁都可以买通的。

  陆谋道将账册合在一起,又开始算了起来。

  到了夜里,大概数目基本算清了,陆谋道看向李木杨,这一刻他等了很久了,他知道李木杨该跟他摊牌了。

  “没错,平籴粮价,就是我要做的。”

  李木杨望着夜色淡淡道。

  陆谋道眼中闪过一丝波动,随后便是欣慰的笑意。

  陆谋道自打知道李木杨屯了这么多粮后,问过一次陆士季,陆士季的回答就是相信李木杨,他所做的都是为了洛阳百姓,围城之后,洛阳出现粮荒,他知道李木杨要动用这些高粱了,但他担心的是李木杨把自己当成大善人,施粥救济,那样,简直就是往海里丢个石子,而且还会引起更大的暴乱,跟饿肚子的人是讲不了理的,你今天给他粥喝,明天不给就会骂你,弄不好还会出现难民打劫悲田坊的情况。

  如今听到平籴粮价,陆谋道觉得李木杨是个聪明人,所以欣慰的笑了,心里也松了口气,问道:

  “你要平籴到什么地步?”

  “除去十万军队,洛阳城大约还有六十万人口,我的期望是能够活下来五十万人。”

  陆谋道低头开始算计,片刻道:

  “预计高粱五百文每斗。”

  “那么我们需要出多少粮食?”李木杨问。

  “十万石,只能坚持一个月。”

  “。。。”李木杨无语的挠挠头,这几乎是他所屯粮食一半的数量,却也只能维持一个月。

  “那么活下来四十万人如何?”

  “。。。”陆谋道开始重新计算。

  此时在他们的笔下,人命就是数字了,情况也很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