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奶爸的岛主生活 第二十六章 渔场建设 (求收藏推荐)
作者:赤色高楼的小说      更新:2019-05-09

  海岛承包下来后,首先要把渔场的雏形建起来,陈旭要忙的地方多了起来,花钱的地方更多了。

  要建设一座渔场,并非是先买鱼苗,而是要先给鱼苗制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海洋生物之所以有活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富含氧气,这东西叫溶解氧,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

  溶解氧的来源首先是大气层,大气层与海水交界面上,各种气体都在不断运动,运动过程中,气体分子总是不断的由多的一方跑向少的一方,海水中的氧气达到饱和了,这时候就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

  这样当海水表层缺少氧气的时候,大气中的氧气就会通过交界面钻到海水中进行补充,同时,通过海水运动,表层的氧气会被带到海水深处。

  另外,氧气还有个重要来源是光合作用,海洋浅水层往往生活着大量的海藻,光合作用之后,海藻产生氧气、葡萄糖等有机物,其中氧气就是供应到海洋里给鱼虾蟹们使用。

  对于海洋养殖来说,有充沛的溶解氧是很重要的,鱼虾蟹的肉质和营养成分跟它们的运动息息相关,运动量越大,生长越快、肉质越好。

  而大量的运动就需要溶解氧的支撑。

  所以,陈旭准备先给渔场打好基础了再说吧。

  为了打基础,,陈旭准备第一年不放养鱼苗,专心培养最重要的底层生物,底层生物的繁荣与否是一个渔场能不能健康发展的关键,他现在不缺钱,想要长远发展,让这个渔场长久的存活下去,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葫芦岛附近海域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但是经过多年的渔民捕捞,还是造成了生态破坏,底层生物不繁荣,如果直接开始养殖的话,需要投入大量的饲料供鱼类生长。但是陈旭不想用那些人工饲料,最多就是用些天然饲料,他想让他的渔场里出来的鱼保持最大的野生状态。

  以前沿海的生态结构没有被破坏的时候,建设这些渔场根本用不着人工种植海藻之类,是人类自己制造了这个苦果,自己吃的时候就不要嫌苦!

  当然,他有这个信心主要靠的还是他有海岛空间啊,里面的泉水能够促进动植物的生长,让生物更加健康,无病无灾。所以他才敢这么干啊,要不然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他又不是没见过一场病害过来,沿海养殖场大量倒闭;一场台风过来,沿海养殖场损失惨重。是空间泉水给了他这个自信。

  于是,他找人采购长毛对虾虾苗的同时,陈旭也采购了大量的海藻籽,一同撒入渔场。在撒进渔场之前,他都把海藻籽浸泡在泉水中一天,把虾苗也是在泉水中养几天,再撒进渔场。他相信,经过泉水养过的海藻籽和虾苗,都能够在渔场中健康的生长的。

  等虾苗和海藻长大一些后,就可以放养些鱿鱼仔、墨鱼仔和小鱼们等软体动物和一些可以捕食虾的鱼类了。

  海藻籽也是一种很棒的食物,营养丰富、味道好,这样每次播撒海藻籽,有一半都是进入了虾苗的肚子里。但是没办法,谁让现在渔场里没有足够的食物给虾苗呢!

  这就是陈旭买了八十万元草籽的原因,一共是四十多吨,别看这个数量很大,可是将它洒在广袤的海洋中,其实就是沧海一栗。

  这些草籽会被海洋生物吃掉一部分,无法发育一部分,被水流卷入海洋深处一部分,最后在渔场中留下的顶多有四成,而就是这四成,将构成渔场未来发展的基础。

  而长毛对虾,体淡棕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4~6齿。额角基部侧视比Z国对虾高,比墨吉对虾低。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无中央沟,在我国东南沿海等地都有养殖。

  长毛对虾比其他南方虾更耐低温,在较低温下生长较快,所以养殖区域较广,是南方较好的养殖品种,经济效益较好。

  长毛对虾为一年生虾类,但也有个体生命周期达到两年,它在一生中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每个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亦不相同,即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表现出不同的生态类型。

  在自然海区,幼虾常喜欢聚集于浅水内湾及河口附近觅食。随着幼虾迅速发育成长和生理生态上的变化,逐渐离开浅海内湾及HK区域向较深的水域栖息活动。

  长毛对虾食性很广,其饵料种类和食物组成随着个体发育而有所变化。处于幼体发育阶段,食物主要以单细胞藻类为主,如小型硅藻类,甲藻类以及其他动物幼体和有机碎屑等。随着个体的增长,食物组成也逐步扩大,主要食物以动物性底栖生物。

  当每年秋末冬初,随着水温的下降,长毛对虾逐渐向较深的海区进行过冬,到了来年春天,水温逐步回升时,亲虾便开始交尾生殖活动。

  随着沿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大量而缺乏节制地排放入海,已对浅海渔业和滩涂养殖业造成了污染。在所排放的污染物中,重金属对长毛对虾的危害最为突出,不仅直接污染虾池水质,而且毒性大、作用时间长、富集浓缩明显。

  还好葫芦岛这里远离海岸,受到的影响较小。

  还好海藻籽和虾苗的撒放不需要陈旭来做,现在他有三个员工了,加上他老爸也会帮帮忙,这样他就轻松多了。

  至此,连同承包加上购买海藻籽和虾苗,他腰包里的资金已经没了,最近这些天每天庄叔和洪叔的海鲜货款都投了进去。

  当然,撒海藻和虾苗没有船可不行,所以陈旭又花了二十多万,买了艘11米长的渔艇,满载的排水量8吨,能够乘坐8人,足够大家目前的使用。然后大家进出海岛不方便,开渔场需要不断巡视,海钓艇太耗油,普通小舢板速度慢,于是陈旭又花二十万买了四条摩托艇,这个速度快、耗油少,属于渔场标配。

  这还不止,虽然现在渔场里没什么鱼,但是以后养鱼后得有人守卫渔场,那么葫芦岛就得建设起来。

  作为一座远离海岸的海岛,葫芦岛的一切物资都需要从岸上补充,在岛上居住很烧钱。还好现在不用专人在岛上守卫,所以陈旭没有建给人居住的房子,但是他还是需要建一座仓库,用来放工具、材料等东西的。

  岛上没人居住过,建仓库只花了他三十万,可把这些材料工具运送到岛上,加上要买的家具家电,这又花了他五十万!

  岛上需要电和网络,电路自然通不上来,他得买发电机,还得买信号接收塔,这两样东西合起来依然是五十万!

  渔场所需的标配工具太多了,杂七杂八买完之后,他看看自己的银行卡,里面数字已经从八位数变成了六位数……

  现在他还没有买鱼苗呢!只是打基础就投资这么大了,看来建海岛别墅还是等等吧,把自己的小金库攒起来再说。

  小两千多万砸进了渔场,根本没看到什么东西,他开的还是个小型渔场,不过才一百平方公里,要是开个一千平方公里的大型渔场,那至少准备几个亿!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一再鼓励渔民开渔场,大家却不响应的原因,太烧钱了!

  渔民们要是有个几百万上千万,谁还干这活不如买几套房子去等升值!

  还好,他选择的这片海域因为有冷暖暗流交融,海里的水很干净,有礁岩区,往深海里还有珊瑚区,帮他省掉了建设海底环境的钱,只要这些海藻和虾苗能够健康的成长起来,陈旭就不怕渔场不能给他的投资带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