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天王 第68章、小茶庄(二)
作者:南家烟客的小说      更新:2020-01-08

  两辆三轮蹦蹦车在小山路上蹦跶了十几分钟。

  总算是看到了零零散散散落在一片山坳间的一些精致小房屋。

  这些房屋有新有旧,新的不过这几年建起来的,大都是平房的形式。

  旧房大都有十几年的历史的,都是石瓦房。

  甚至最老旧的石瓦房都有三十多年历史了。

  那些石瓦房都是一栋连着一栋,远远看去,倒还真有回到九十年代的味道。

  在村口处,韩帅远远看到一群人朝着这里张望。

  开着车的那个师傅笑着道:“陈哥,村子里的人知道你们剧组要来拍戏,所以都在等着呢!他们都想看明星,对明星特别的好奇,也想跟明星拍照,我有个侄儿就特喜欢那个柳什么菲。”

  “柳静菲。”陈监制接话。

  “对对对,柳静菲。”开车师傅一拍脑袋。

  陈监制笑道:“我们这只是个小剧组,请不起柳静菲那样的大明星,我们这剧组都是一些新人演员,不是什么大明星,看来要让你们村子的人失望了。”

  “嗨!”开车师傅一挥手:“在我看来,能演戏的都是大明星啊!”

  柳静菲,国内四小花旦之首,在演艺圈的名气比周婧媛还要高。

  这几年也是出了不少收视率极高的作品。

  特别是她拍的仙侠剧,只要有她拍的仙侠剧,同档期的收起率基本都是一骑绝尘,平均收视率都是在三个百分点以上,同时段第一。

  当然,陈监制这话也是有些弦外之音的,只不过这个蹦蹦车师傅听不懂罢了。

  柳静菲被称为国内新人之中最有仙气的女演员,古装第一美人。

  就算能请得起她,这种有年代感的文艺片也是不适合她的。

  文艺片都很注重演员的挑选,而不是名气大就能演的。

  柳静菲曾经最火爆的时候也曾试着转型想演一些实力派电影,只不过拍了几部之后一直都反响平平,撑不起票房的号召力。

  名气差点滑落。

  后来才不敢去触碰,接着拍仙侠剧,这才把名气拉回来的。

  论演技的话,柳静菲的演技自然是不如周婧媛的。

  很快,两辆三轮蹦蹦停在了村口。

  数十个村民都熙熙攘攘的围在周围评头论足。

  那几个女演员则是高兴的连忙拿出手机,开始四下拍照。

  然后上传到自己的微博:

  “新戏开拍,这里风景好美啊!”

  “这是个小茶庄,有没有想要茶叶的爱豆,我给你们捎点。”

  “看看这群可爱的村民。”

  “这是我们的冯导。”

  “剧组人员”

  ……

  标题下的配图至少五六张。

  只是她们个人的脸至少占了照片一半的空间。

  钟慧琪自然也是其中一员。

  韩帅在一旁感叹:女人真是神奇的生物。

  村口站着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头。

  他正是这个小茶庄的村长。

  剧组要去某个地方拍戏都得跟这个地方的负责人打招呼的。

  毕竟租用地盘,民房等等,都要与这个地方负责人事先商量。

  得到首肯之后,剧组也才能进驻。

  “徐村长,您好,您好!”

  一行人跳下车后,陈监制热情的与这老头握手。

  这个村子本来叫徐家庄,整个村子六十多户人,有五十户都姓徐。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村子里的人大都以种茶为生,所以才叫了小茶庄,叫着叫着也就一直这样叫了。

  一阵招呼打完之后,徐村长便让他儿子,也就是刚才那个开蹦蹦车的年轻师傅带着冯成导演,韩帅等几个想游逛的演员去游逛。

  他则是带着陈监制,杨姐等几个主创去准备好的地方休息。

  毕竟他们这些主创在年前来踩景的时候就早已对这小茶庄一清二楚了。

  而那些看完热闹的村民也被徐村长赶回家了。

  冯成导演,韩帅等几人一路跟着这徐师傅,领略这幽静小山村的风景。

  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到四周漫山遍野的茶树。

  那徐师傅一边走一边道:“还有一个月,就是春茶最佳的采摘时节了,到时候整个村子的人都会很忙碌。”

  “你们村子里的这些茶都是什么茶?”

  韩帅好奇的问着。

  他对茶虽然不是很热衷,但也知道江南是名茶产地。

  那徐师傅笑着道:“我们小茶庄栽种的都是西山小龙井(本茶叶纯属虚构)。”

  “西山小龙井?”韩帅道:“那跟西子湖大龙井有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徐师傅笑着道:“这种茶是我们祖辈自己培育的,因为茶叶状似西子湖大龙井,只不过小了很多,所以才称为西山小龙井。当然,跟西子湖大龙井那种名茶那是没法比的,不过在我们这一带,也是我们这的名茶。”

  “你们村子种那么多茶,都是销往哪些地方?”冯成疑惑道。

  “南溪镇上有好几家大茶商,专门收购我们小茶庄的茶,特别是春茶,他们最是喜欢。当然,春茶自然也是最贵的。我们炒好之后,会批量批发给这几家大茶商,他们收去再加工,进行包装。一般他们都是往省外的江北地区和海都销售。”

  茶叶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春季采摘的就叫春茶。

  春茶是四季茶叶之中品质最好的,因为茶树经过一个冬季的修养,春天时是雨水量最多的时候。

  “你们批发的价格一般是多少?”韩帅像个好学的学生问着。

  “炒干后的春茶是38元一斤,如果是新鲜的湿茶,是7元一斤,我们这西山小龙井春茶的品质好,一般来说三斤多点的湿茶就能炒出一斤的干茶。”

  “那那些茶商收去加工包装之后是多少?”韩帅又问。

  “128元一盒。”

  徐师傅说着:“据我所知,他们要用两斤多的干茶才能加工成一斤包装茶,而一盒里面的重量也就八两八左右。”

  “这么高的利润?”韩帅微微吸口气。

  他毕竟也是做过生意的人,也许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特想知道这茶叶的利润,这种利润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徐师傅有些无奈的点头:“是啊,相比我们批发给他们的利润,他们加工后的利润更高。但是我们没有他们的加工技术啊!做不出那种茶叶,我们喝过他们加工后的茶叶,真的比我们自己炒的干茶泡出来的还要好喝。”

  “不过…”

  说到这,徐师傅露出一丝丝商人特有的奸诈表情:“不过我们炒茶时,都是尽量控制水分的,保证干茶的同时又能保证含有一定的水分量,这样,称重时重量也就有了。”

  韩帅大汗!

  这可是商业机密啊,这徐师傅这么实诚,居然都能说给他听?

  就不怕他传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