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略红楼 第七十七章:再次来信
作者:礼凡庸的小说      更新:2019-05-03

  府内,十二名年轻人在银两的奖励下跟着孙医师学习医术,庄园里火药生产也在有序进行,地下堡垒已经建设完毕,储藏室建有两座,一座储藏火箭,另一座储藏手榴弹。不过现在庄园内的护院都喜欢叫它震地雷,因为它每次爆炸都像引起地震一般。

  牛大带领的杂糖黑市交易已经渗透到杭州一带,来福客栈推出新品:金陵烤鸭,每日限量十只,只面向住宿客官。天然居酒庄已经成为苏州第二大酒庄,每日订酒之人络绎不绝,也是限量供应。

  随着生意的做大,林正松派人装作闽南富商,给苏州知府上下都送去了不小红利,上下打点了一番。

  两家产业生意红火,引起同行眼红,欲使下作手段,结果各家酒楼小老板床头都被放了自家护院狼犬的狗头,一觉醒来被吓的不轻。早就听闻闽南民风彪悍,现在看来这神秘的闽南富商果然是个狠角色,商界之中五家忙于杂糖生意,不屑争利,经商之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叫做适可而止,若是壮大到威胁朝廷,那也就离死不远了。朝廷固然奈何不了抱成团的商贾,可是绝不会坐视一家独大,这是底线!所以五大家无论从哪方面都没有必要去与闽商拉仇恨。

  至于小酒楼掌柜们也只能慢慢默认了其存在。

  清明时节,林正松带着黛玉去了趟寒山寺祭奠。与上一次来不同,黛玉这次状态明显好了许多,少了许多忧愁,更多的是股对父母的怀念之意。

  上次黛玉父亲刚逝去,从此孤泊一人,心中凄凉。不过现在,时间的相处让黛玉渐渐在心里找到了依靠,日子中有了欢声笑语,心里甚安。

  看着父母的灵牌,黛玉心里默默想着:爹娘你们在天有灵也会为女儿高兴吧。

  祭奠完毕,走在石路上,心情都有些沉重。石路上行人往来络绎不绝,天色暗淡,一片肃穆。

  下山路上,天空飘起了小雨,行人纷纷撑起油纸伞。此情此景林正松有感而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黛玉正望着远处小景出神,听到此诗,心受触动。

  “松哥哥的这首诗很是应景”,黛玉赞叹了一句,旋即想到同处一片景致,表哥能诗性大发,自己却在发呆。

  心中这一比较,越觉得自己相距甚远了,“松哥哥能教我作诗么?”

  教黛玉作诗,林正松自认为没这个能耐,“妹妹自幼诗书熏陶,可是才女,我又有何能耐教妹妹。不过我却明白一个道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单纯为作诗而作诗,反而不美。”

  “松哥哥意思是要即兴而来嘛,哼!不肯教就不肯教,我即兴不起来”,黛玉一撇头,心里倒没真想让林正松教写诗,这只是一个由头,想借此多相处些,多了解些。黛玉嫌弃臭男人,在贾府也只与姨妈之子宝玉亲近,但是却觉得这个从天而至的表哥,身上似乎总弥散着一股神秘的色彩,让人忍不住想去了解。至于诗词,黛玉自认为还是不错的,只是平日里一人待着无聊,同在屋檐下,只有三餐时才见着面,紫娟总说这不像话,就该多相处些嘛。

  林正松不似宝玉,清楚女儿心思,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林正松清楚黛玉的孤傲性子,为了避免相处的尴尬,不会主动迎合,只求无愧于心即可,所以几月的相处也算得上相敬如宾,虽然时间的磨合消除了彼此间的陌生感,但总有那么股干硬在里面。

  不过现在黛玉的反驳让林正松有些琢磨不透,算了,想不通就不想了,这还是黛玉第一次提要求,拒绝了总归不好,所以林正松折中回复道:“妹妹要是愿意,今后可以来书房,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理。”

  “那说定了,让绾兰也给我收拾出一副桌椅来”......

  回到城内,回府前面的大街上,马蹄声阵阵,未到府前,远远就见到有两人在门前叫嚷,看到林府马车停下,其中一人大声道:“我是从京城荣国府来的,奉老爷太太之命,来给林姑娘送信!”

  说着,递上了腰牌凭证,确实是贾府凭证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