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悍媳:妖孽夫君宠上瘾 第160章 改变
作者:宅思mm的小说      更新:2019-09-14

  三月,冯望林和陆凌再次来到了凤山县。

  下个月陆凌已经要送锦缎到织造局参选。

  这一次来,自然是陆凌想要看看能不能说服陆见安。

  毕竟陆见安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

  陆见安的生丝让他挣够了脸面。

  主要是陆见安的生丝织锦简直是事倍功半。

  虽然还是没有把老祖宗的丝光锦制作出来,可是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和人家的生丝品质可没有关系。

  这一次来,主要是他们想要说明白他们陆家需要的生丝的规格有要求。

  陆凌翻查了所有的祖宗留下的关于丝光锦的书籍,唯一有破绽的是关于生丝上色的问题,现在似乎还没有一个好的办法。

  唯有生丝上面做文章。

  这个时候的方家村,已经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要不是熟悉的人大概都会被方家村现在的变化给惊呆了。

  田地里的桑树苗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村口一溜宽敞的石屋。

  废了大功夫,可是效果好。

  家家独门独院。

  走进去就能看到整个屋子里面都是满满的养蚕的笸箩架子。

  因为敞亮,反而增加了这种震撼。

  尤其是前面的第一家,光是屋子就是别人家的五倍,两间大屋,前后院,外加厢房。

  两间大屋抵得上十间养蚕棚的大小,侧面的厢房是缫丝室。

  前院水井,伙房,柴火一应俱全。

  后面则是陆见安的私人缫丝室。

  这里面不是为了陆见安缫丝用的!就是为了学生们观摩学习,还有陆见安自己闲来无事可以研究生丝用的。

  认真说其实是工作室。

  工作室的由来没人知道是怎么来的,就知道这是他家师傅给起的名,所以大家也一都开始用工作室这个名字。

  今年开春儿。

  陆见安养的蚕直接翻了几倍。

  她从方里正方成那里直接买了两万张蚕卵。

  按照他的经验,这一季的话下来最少可以收获四十万斤干茧。

  他可没有准备把这些干茧卖了。

  谁让他们家有一个大胃王。

  小桑这个年几乎是哭着喊着要他给能量。

  人家的树枝上那两片叶子可怜兮兮地摇晃着,并且各种狗腿的巴结。

  陆见安倒不是因为小桑磨人,反正她也需要小桑的能量,树叶上的叶子,他知道养的蚕喂出来还是会结成金茧。

  还打算弄一套金丝软甲呢。

  那些金茧的丝她已经缫出来。

  经过了他的实验,刀砍火烧,还真的是水火不浸,刀枪不入。

  对于像他这种武力值几乎是菜的人来说。

  有一件金丝软甲,简直是保命的利器。

  所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这一间金丝软甲,他也得好好的努力。

  反正他已经算过了。

  这一片金叶子大概需要两百斤干茧,要是想多养一些蚕出来,起码也得几十斤叶子。

  那么自己需要消耗的干茧也就是成倍数的增长。

  说说看,自己养了这么一个大胃王,就算养那么多蚕还稀罕吗?

  就这样,她算可以一下,要想出一定数量的金茧,没有百八十斤的桑叶,根本不可能成规模。

  要知道,就算是百八十斤的桑叶喂出来的蚕,产量也不过是一百斤干茧。

  缫出来的丝也就是十几斤罢了。

  这十几斤的生丝再要织成锦缎,然后再裁成衣服。

  那可不够。

  按照道理来说,十几斤的生丝,当然可以够做一件金丝软甲。

  问题那只是按照道理。

  十几斤的生丝织出来也就不过是,窄面的一片丝绸,估计想裁一个软甲都不够布料,起码要织出一匹绸缎,才能考虑制成软甲。

  所以她还任重道远啊。

  光是这一件金丝软甲,恐怕他就得费一年的功夫。

  况且,如果自己想要制作这个做金丝软甲的丝绸,绝对不可能假手别人。

  为了织这个绸缎,还得买一个绸缎织布机。

  一台机器可是3000两白银。

  你说她容易吗?

  那得缫多少丝出来啊。

  为了活下去简直是惨不忍睹。

  何况,这一件金丝软甲要是好用,徐氏和小五怎么不得一人来一件。

  不能想了。

  继续想下去去,陆见安忽然觉得生无可恋。

  还没赚来万贯家财,花钱的速度堪比超音速飞机。

  银子啊!

  你可真是好东西。

  想回去似乎变成了遥不可及的一件事。

  陆见安没有比任何一刻更想要赚钱。

  这个时候,冯望林,陆凌的到来,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因为陆见安这一次准备这一届的茧节就让方家村大方异彩。

  现在有了方家村做后盾,就不害怕谁上门欺负。

  别看是平民百姓,可是人多啊。

  当人多的时候,平民百姓也是可怕的。

  村民们这一季的干茧初步估计收成不错。

  要是都在自家缫丝的话!卖出去的价钱也是一大笔银子。

  方家村要想碌碌无名,还真的不容易了。

  不过陆见安也没准备无名。

  无名的话,怎么卖的上去价钱。

  既然想要做生意,想要成为富甲一方的富翁。

  做就要做成有名气的。

  陆见安打算的就是把方家村打造成第二个凤山县。

  就不相信,如果这里的生丝一鸣惊人,质量好的没话说。

  丝商会不慕名而来。

  那样的话,这几百号人也就算是真正的有饭吃。

  家家户户开得起丝坊。

  认真说起来吃缫丝这半碗饭,其实是个辛苦活。

  可是在这个年代,人们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

  没有机器可以替代人工。

  一饮一啄,全部靠的是人力。

  所以在这个年代,有手艺反而成了活下去的根本。

  现在他就在创造这个根本,让这个根本成为方家村的根。

  冯望林和陆凌到时候,就看到了方家村的一片繁荣。

  两个人心里也是暗暗吃惊。

  上一次来的时候,虽然也是这个村子,但是看起来和普通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

  可是这一次给人的感觉是热火朝天,欣欣向荣。

  尤其这村口大路边。

  很明显的,这么一大排房子。

  一个个整齐的院落。

  而且上面分明都挂着招牌。

  “陆家丝坊”,“方记丝坊”,“方三丝坊”…………

  这大大小小居然有三十多家丝坊。

  简直就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而且看得出来,家家户户的确都在忙碌。

  尤其是那让人眼馋的蚕棚。

  两个人互相对望一眼,都明白彼此在想什么。

  还没出腊月,这可不是养蚕的时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