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六零谈恋爱 第五十九章
作者:徐凤启的小说      更新:2019-05-17

  果然,季文斌背过去,季奶奶可乐坏了。

  季大伯娘眼睛里亮晶晶的,大年初一,早上家里的白面都包了饺子才包三十个,用粉面子包了些蒸饺,这才把一家人的肚子都填饱。

  季雪兰和陈慧芳在家里收拾东西,一年到头大伯家没少帮他们,家里的力气活儿很多都是大伯家帮忙,大过年的谁家也不富裕,又是灾年,她们家一去四口人,不吃不吃也不少吃。

  陈慧芳从后院缸里拿出两只鸡,一块猪肉,有十来斤重呢。

  季雪兰跟着过去,后院仓房里有四口大缸,入冬时装满了小鸡,猪肉,豆包,现在吃的不那么满了,可也不少,过完年没几天就开化了,得赶紧吃。

  陈慧芳和季雪兰拎着肉来季大伯家。

  “大嫂,这几天在你这儿吃,我们这一家四口的吃的也不少,等初四,兰子相对象,你们都去那儿。”陈慧芳笑着说道。

  “慧芳,真相啊?兰子同意了?”季大伯娘一边扒葱,一边问到。

  “他哥头回说的时候,她就答应了。这是咱欠人家的。”陈慧芳说着心里不禁有些难受。

  季雪兰早就跑去厢房那边和四个侄子侄女玩儿上了,大哥带回来一包山楂,有两斤多,季雪兰不爱吃,季铁柱留下了半斤,剩下的都让她拿过来了,还带了一包糖,给四个孩子站糖葫芦吃。

  “姑姑,我们咔嚓好了,这些够不够。”除了小一点儿的二妮儿,其他三个孩子跑后山弄了不少树枝,回来串糖葫芦。

  “够了够了。”季雪兰看了一眼,这一把,得有三四十根。

  季雪兰教他们把山楂一个一个的串好,然后她就去熬糖了。

  季雪兰站糖葫芦,让孩子们在一边看着,糖浆的温度很高,一不小心会烫着他们。几个孩子看着红彤彤的糖葫芦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最后一共有二十八个。

  “放到外面去,等冻上了就可以吃了。”季雪兰把糖葫芦一根一根的插在院子里的雪壳子上,转身准备进屋了。

  “你们咋不进屋啊?”季雪兰回头一看,三个萝卜头站在糖葫芦跟前一动不动。

  “姑,我在这等她,省的别人来偷。”季小海一本正经的说着。

  “那这样吧,你们两人一伙儿,轮班,每一班五分钟。”说着,季雪兰带着季春妮的季小江先进屋了。

  东北的冬天很冷,有零下三四十度,不一会儿就都冻硬了,季小江兴奋的去叫季雪兰,季雪兰正在炕上和王招娣揣面呢。

  “姑姑,你快看看去吧,冻上了。”季小江在地上蹦蹦跳跳的,口水都要淌出来了。

  “好,咱们去看看。”季雪兰下地穿鞋,披件衣服就和他们出去了。

  最后季雪兰把糖葫芦给他们分了,大人每人一个,季雪兰还多拿了两个给季文娟他们两口子留着,剩下了十二个,每人三个,自己保护好自己的。

  三个孩子可高兴坏了,每人都先拿了一个吃,剩下两个都让自己的妈给藏起来。

  吃饭的时候,季雪兰他们女人和孩子坐炕上,男人都坐地上。

  季大伯娘没少做,炖的小鸡,酸菜白肉,芹菜炒土豆,炒豆芽,干豆腐,还有一个凉菜。

  肉是有数的,张兰给每个孩子分好,放到碗里,他们就不可以再去夹肉了,两个儿媳妇也不挑理,这个年代家家都吃不上饭,那还有给孩子吃肉的,每个孩子还能分到两小的不能再小的肉,已经很好了。

  张兰把鸡爪子分给婆婆一个,另一个鸡爪子和鸡头给了公公,鸡腿给季铁锁和季铁柱,两个鸡翅膀给季文斌和季雪兰,两个儿媳一人分到一小块鸡肉,给陈慧芳夹了一大块,她自己却没分,至于她的两个儿子,反正肉剩下的在他们那儿,自己夹去吧,不过经过这么一分,剩下的也就是鸡骨架了。

  季雪兰看了一眼碗里的鸡翅,她还真不怎么喜欢吃,因为她不喜欢吃鸡肉,有一桌上的孩子,给这个给那个也不好,季雪兰端着碗转身给季奶奶的碗里到了过去。

  “我不爱吃鸡肉,一股鸡屎味儿。”

  季奶奶黑瘦的脸瞪着两个眼睛。

  “这孩子,鸡屎啥味儿?你吃过?”张兰笑着问。

  季奶奶感动的一塌糊涂。

  吃完饭,季雪兰他们一家很早就回去了,因为初二要去串门,得提前准备准备。

  季大伯家这边也准备着明天儿媳回娘家要用的东西,本来每年是初三回娘家,可今年季雪兰不是要相对象,就提前一天,好提前回来。

  张兰不是苛待媳妇的婆婆,人家一年到头干活,过年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也得带些东西表表孝心,儿媳妇的心里好受了明年干活儿也卖力。

  张兰把儿媳妇都叫了屋里,她不用回娘家了,爹妈都没了,兄弟姐妹多,去哪家也都不方便。

  “这两袋,每袋里面都是半斤白面,半斤肉,两斤苞米。现在家家都不过。”张兰说到,两个儿媳看到老二家带过来的东西,她害怕她们觉得自己太苛刻了。

  “妈,不少了,谁家也没有拿白面和肉回娘家的呀?王招娣看着肉和面还觉得有些心疼,这都够自己家吃一顿的了,可另一面是自己的父母,也是一样的。

  田淑红心里也不太犹豫了一阵,娘家是后娘,对她一点儿也不好,回去也是去弟弟那儿,幸好弟媳妇人不错,回去那个后娘也不待见她,她还不如把东西给弟弟,可这么好的礼物,她也不太忍心。

  初二早上季雪兰季文斌和陈慧芳驾着马车就走了,陈慧芳装了半袋子的糠,有四五十斤重,又揣了十个鸡蛋,。

  “妈,你没给我小姨带点儿啥呀?”季文斌问到,自己妈和姥姥家的关系他从小就知道,和大姨水火不容,和小姨关系却很好,过年不给小姨带东西不正常啊。

  “年前就给送去了。”

  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姥姥家了。大舅妈和大舅听见声音赶紧出来迎接。一进屋,果然大姨和小姨都到了。

  先一一打了招呼,陈慧芳让兄弟把糠搬下来。

  “二姐,这些可够吃到开春的了。”大舅妈笑的合不拢嘴,他们屯子今年的灾特别严重,他们家过年都喝的粥,还是稀的和水差不多的粥。

  大姐陈慧珍撇了撇嘴。“老二,你家这斌子在部队,娟子又嫁个干部,就拿这回娘家,也太小气了。”

  大舅妈瞪了大姨陈慧珍一眼,二姑子带这是粮食,救人命的,她带什么了,二两白面,还拖家带口的来,喝糊糊汤都不够。

  “这还有十个鸡蛋,你收好,给家里人补补。”陈慧芳说着把篮子递给弟媳妇。

  “兰子,快上炕,瞅着小脸冻的。”小姨坐炕头招呼着季雪兰。她带的是一块猪肉,一小根肥肠,现在非常有话语权。

  大姨在那坐着撇了撇嘴。

  陈家的伙食一点儿也不好,糠煮的粥,里面放了些野菜干,桌子上一碟子酸菜芯儿蘸酱。

  小姨一看桌子上的菜,刚要破口大骂。

  “我说弟媳妇,我们大过年的来串门就给我们吃这个,有肉都不给我们吃,你缺德不缺的呀?”陈慧珍先骂上了。

  “这粥里有肉二姐三姐,我给你们俩碗底下都放了,这年头有口吃的就不错了,你们还带着东西来看娘的,咱家再穷也不差你们这一口。”

  陈慧珍一听弟媳妇这话,一下子火了。直接摔了筷子。

  “你不吃就别吃,还省了呢。”陈家老头说话了。这个大闺女真够呛,每年来都要吵上一架才肯罢休。

  “闭嘴吧,有的吃就不错了。”陈老太太现在瞅着这个大姑娘也不太顺眼,也不知怎么了,这些年这个大闺女越来越不像样。

  陈慧珍一听爹娘都不向着自己,一下子败下了阵来。

  走的时候,还对着屋里的爹娘说着”下回我们可不来了,对你们再好也换不来一般大的。“

  陈老头坐在炕上气的差点儿没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