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男配有点慌! 第一个世界番外(3)
作者:矜持男孩的小说      更新:2019-07-04

  闻之捏了一块,放进嘴里,甜甜的很好吃。

  然后给出了一个客观点评价,道:“嗯,味道不错。”

  想了想,闻之又问道:“他…”

  张梁笑着接了一句,道:“御大爷在门口候着呢。”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雾霭消散了,银色的月光静静地洒下来,大街上人来人往,年轻男女成双成对出入,只有御风将闻之死死护在怀里。

  御风道:“前面有家茶馆,我们去休息吧。”

  闻之体力实在不行,他远远地瞧见有家馆子,就拉着御风进去了。

  奇怪的是,旁边的不管是酒店,还是茶楼,都人满为患,只有这家店几乎没什么客人。

  这家茶楼名为‘怡红楼’,店里却没几个客人。茶楼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算上客栈老板也就才三人。

  “老板,你这儿为何如此冷清?”闻之喝上一口热茶润嗓子,不禁打量起四周。

  老板看起来很是年轻,穿着一件黑色麻布衣,模样看着令人舒服,就是坐着轮椅,那人眸子幽深的仿若枯井,惊不起丝毫波纹。

  老板抱着茶壶,在邻桌找了位置,慢悠悠地倒了杯茶,慢悠悠地喝了一口,如此反复。

  老板道:“大概,是出过人命吧。”

  老板放下茶杯,声音低沉诡谲,仿佛来自地狱的索命恶鬼,听得人头皮发麻。

  闻之不动声色的按下御风的手,看向老板,道:“老板说笑了。”

  “客官,在下可从来不说笑。”顿了顿,老板端起茶杯,语气不急不缓地说道:“这杯茶就算我请客官的,喝完还请离开。”

  闻之拉起御风转身离开,老板忽的看向他们,眼里没有丝毫情感,仿若看着死物。

  闻之笑着没说话,他只是拉着御风的手,往他名下的酒店走。

  闻之道:“吃吧,这家的烤肉很不错。”

  闻之夹了些菜放在御风碗里,他不知道自己看着御风的目光,是多么缱绻温柔。

  闻之的笑容,衬得他此时有些苍白却依旧精致的五官,显得更加美好,少了些艳俗,多了些优雅贵气。

  而他眼中依旧清冷的目光,此时微微软化,仿佛流淌着月华般清寂的光一般,虽冷却让人心暖暖的。

  有些人,生来就是让人仰望的存在。

  御风被美色迷了眼,吃得心不在焉地,然后就遭了报应,连连呛声咳嗽。

  “咳!咳!”

  闻之道:“吃慢点,没人跟你抢。”话罢,闻之忙着倒了杯水递给御风,道“喝些水。”

  有些人明明不笑的时候,也会给人他在笑得感觉,就如闻之,他关心地看着御风,那双眼眸中噙着丝丝温柔,嘴角微微上扬,再加上常年不见阳光的白皙肌肤。

  有种美人如玉,公子温润似春风拂面般的暖人而不自知。

  御风突然有种想把眼前的人藏起来的冲动,不让任何看见,那双温柔的眼里也只能看着他一人。

  半响之后,御风低声唤了一声,“王爷。”

  闻之察觉到御风的情绪不对劲,轻声问道:“嗯?”

  御风突然道:“你什么娶我?”

  而后,御风眼巴巴的看着闻之。

  “……”闻之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他刚端起酒杯,就被御风夺下了。

  闻之讨好地望着御风,语气带上了点不似成年男子的软糯,“一口成不,就一口!”

  御风夹了一小块喂进闻之嘴里,闻之看着满桌的菜,突然充满怨气。

  御风道:“我们去外边看烟花吧。”

  御风拉着闻之往外走,漫天的烟花,绚烂多彩,但却转瞬即逝。闻之抬头看向御风,正对上御风的视线。

  遥遥对视,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御风突然道:“我该回去了。”

  他拉着闻之的手不愿放开,眼里流露出不舍。

  闻之笑道:“天色已晚,小九儿不如就在王府歇息一晚?”

  “王爷说得有理。”御风一本正经的点点头。

  几年后,小皇帝成年,闻之依言归还了政权,收拾东西准备离开京城。

  张梁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大声喊道:“王爷南方告急,天玑国突然发兵来犯。”

  皇宫,金銮殿上,群臣跪成一片,大殿寂静。

  已经成年的少年帝王看着倒在地上的士兵,软声道:“辛苦了,来人带下去医治。”

  帝王高声道:“可有人愿为国出战?”

  “可有人愿为国出战?”

  “可有人愿为国出战?

  帝王一连问三遍了,大殿上无人应答。

  大臣甲抬头,突然道:“皇上,往日都是摄政王……”

  帝王怒斥道:“住口!”

  下了朝,帝王直接了去摄政王府,再次找闻之哭诉,“皇叔,朝中都没人肯去南方战场。”

  闻之将这话在心中过了一遍,了然于胸,他问道:“那…皇上想让谁去?”

  “御风。”御风顶着闻之的目光,肯定道。

  不等闻之回答,皇帝又道:“皇叔,只要您答应了,御风定然回去!”

  闻之醒来时,御风已经跟着大部队走了,张梁端着尤九亲手做的粥走进屋,闻之抬头左看右看,没看见御风的身影。

  “王爷,将军走了。”张梁放好粥盘道。

  “走了好。”闻之无声地笑了笑,精致的面容上笑容灿烂,眉宇间似乎都染上了暖意。

  “王爷您别笑了。”张梁有些慌神,他别过脸去,不忍再看闻之。

  他觉得自家王爷的笑容,太过刺眼,让人打心底难过。

  南方战事吃紧,天玑国内部矛盾严重,天玑国国主年迈早已分身乏力,无暇顾及国事。

  此时发生战端,必是有人想凭着战功乘机拉太子马,但他有法子让天玑国太子尽快登位。

  天玑国国,皇宫。

  “老三,你说得事可是真的?”天玑国国主躺在床上,神色衰老,脸上的病容藏都藏不住。

  “回父皇,是。”端王恭敬的站在旁边。

  老皇帝沉声道:“叫人立即退兵,三年之内不得出兵天元。”

  对于他这个儿子,老皇帝打实喜欢不起来。

  端王不解:“父皇,咱们眼下就能捉到北下御风,为什么要退兵?”

  老皇帝怒道:“混账,你捉御风有什么用?”老皇帝气得恨不得拍死这个猪头,还是解释了一句,道:“北国大权都被那个摄政王,握在手里。”

  端王笑笑不在说话,恭敬地行了礼,转身离开。

  太子路过看了一眼端王,那一闪而过的阴霾,他看得清清楚楚,语气带上了一丝焦急,“三哥,可是父皇那出了什么事?”

  端王道:“太子殿下,既然想知道,不如自己进去问问,不就什么都知道了吗?”

  端王唇角轻扬,笑得温柔且无辜。

  战事越发吃紧,三日后天玑国国主离世,举国哀痛,天玑国太子即刻登位,国号承天。

  对外,承天帝先是给天元国抵了投降书。

  天元国损伤亦不小,天元帝不敢拿乔怕多生事端,尽快与承天签订了和平协议。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内承天帝大刀阔斧的将朝堂整治一顿,下手果酸干脆,对于自己的皇兄也丝毫不留情面,圈禁的圈禁,流放的流放,斩首的斩首。

  事情传到天元国已是半年后,王爷府,闻之站在窗前。

  “王爷,天玑国来信。”张梁从外面拿着信件递给闻之。

  闻之放下手里的茶杯,忍不住轻咳几声,“咳!咳咳!咳…”

  张梁慌慌张张地给他顺气,语气中难掩担忧,“王爷别气,气坏身体了不值当,将军回了该要心疼了。”

  闻之坐回椅子,又拿起茶杯喝了口润润喉,暂时压下想继续咳嗽的欲望,道:“传话…咳咳…下去,按照计划…行事。”

  闻之重重的喘着气,又道:“他那边,派人好好护着。不容有半点闪失。”

  “是。”张梁领命下去,往外走,走到半路又撤回来,道:“王爷,那个书生又来了。”

  闻之道:“让他进来。”

  书生走进屋,他瞧着这气氛不太对劲,怪不得张梁那厮这么痛快,心中突然有些懊恼,道:“草民参见王爷。”

  闻之笑道:“免礼。”

  书生走近一看,才发现王爷脸色苍白,眉宇间隐隐有病气暗生,但又夹有丝生机、异像暗藏。

  书生愣了一下,忽然问道:“王爷近来可是觉得身体大好,嗜睡,时常没有胃口,夜里难眠?”

  闻之道:“有话直说。”

  书生站在那里‘我’了半天,愣是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闻之也没了听的兴致,直接挥挥手让人滚蛋。

  半个月后,闻之收到边境的加急信件。

  当即脸上血色全无,心抽搐的厉害,密密麻麻的痛楚向四肢蔓延,他一时间仿若失去了镇定,没有了故作矜持,像只狼狈不堪的丧家之犬,嘶声力竭的喊道:“都出去!”

  “临安!她怎敢!她怎敢…”闻之话已经无法完整的说出口,双手捂着脸,偶有泪水从指间滑出,而后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

  几天后,闻之恢复了平静该吃就吃,该喝就喝,日子过得跟之前一样,偶尔晒晒太阳。

  但这身体,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脸色苍白的毫无血色,整个人仿佛只剩下一副骨架子。

  闻之躺在床上叹了口气,忽然道:“张梁,本王交给你个事。”

  张梁躬身道:“王爷您说。”

  闻之抱着汤婆子,暖了暖手,心中却感受不到似乎暖意,他道:“替我准备副棺材,能放俩个人那般大。”

  他一身克己守礼,临了却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光明正大的与所爱之人同处一棺。

  张梁愣了一下,惊恐万状,道:“王爷,这不符合规矩。”

  闻之嗤笑一声,道“规矩那是什么玩意?本王为皇室这般卖命卖夫,合葬算个什么?你去准备吧。”

  身上突然被什么东西搭了一下,闻之皱着眉头向后看了一眼。

  他伸手去抓,身后什么都没有…闻之若无其事地收回手,夜色无边,弯月当头。

  几年来,这是闻之第一次穿上正装,深红的官服,仿佛与生俱来的威压,逼得百官抬不起头来。

  “王爷,将军的尸身已送到门府上。”宰相顶着各方视线上前一步。

  闻之笑道:“…嗯,本王知道了。”

  说完,他转身准备离开。

  太监快步跑过来,大声喊道:“王爷,皇上有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准许摄政王与御将军的合葬。”

  圣旨一出,大殿上的人都惊恐的望着座椅上的青年。

  只见华服青年勾唇笑道:“本王领旨,谢恩。”

  天元一六年,御将军领兵抵抗外敌,战战告捷,周边各国纷纷表示成为其附属国。御将军回京途中,惨遭敌国士兵埋伏,不幸身亡。

  天元一六年,摄政王病死,皇帝追封为崇明帝。

  (未完待续…有时间写个温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