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大宅男 第六十三章 三入紫霄宫
作者:某船上的海贼的小说      更新:2019-10-16

  “三千年已到,汝等可速来紫霄宫中听道。”

  轰隆隆...

  鸿钧的声音自那三十三天外的混沌而来,清楚传到各处修士的耳中。

  “刚说了两句话就来了,难道是我睡觉的时间卡的太准?”青莲不仅想到,而后便卷起生生造化池,化作一道遁光,飞向三十三天外的紫霄宫中。

  鸿钧的声音只会传递到前往紫霄宫中听过道的修士们的耳中,至于其他修士,自不在鸿钧的考虑之内。

  换句话说,天道还巴不得鸿钧少给人讲道呢!这样也能够尽量的减少先天灵气的消耗。毕竟,都卡在大罗金仙巅峰,再无存进了,自然也就不需要消耗先天灵气了。

  青莲刚从洞府中遁出,便感觉出了鸿钧的威力了。

  这威力,不光是对鸿钧的传音功力来说,更是对于斩三尸之道的威力来说。

  洪荒大陆,自龙汉初劫之后,已是休养生息多年。

  这漫长的时间中,自是有一部分气运深厚,福源广博的修士渐渐的将修为追了上来。虽然这些修士未能有幸前往紫霄宫中,听得鸿钧将道,尤其是斩三尸之道,故无法晋升准圣之境。但这些修士在大罗金仙之境中,亦是佼佼者。

  鸿钧能够在整个洪荒众多修士中,将声音精准的传递到每个体的耳旁,并且还能够从容的避开这些大罗金仙级修士的元神感应,此等功力不可小视,最起码现在的青莲是绝对做不到的。

  但这并不能让震动青莲的道心,毕竟鸿钧乃是洪荒世界之中的第一位圣人(混元大罗金仙),再加上青莲忍受着孤独.寂寞,修行多年,这道心不是谁人都可撼动的,就算是鸿钧,也不行。

  但是这次青莲的道心真的动了,不是因为鸿钧的境界修为,亦不是因为鸿钧的传音功力,而是为的鸿钧自创的证道之法,流传于洪荒之中的斩三尸之道。

  要说青莲本来就知道这斩三尸之道,并且在紫霄宫中也听得了鸿钧讲解的斩三尸之道。

  可是青莲为什么早不慌,晚不慌,偏偏赶上这即将去紫霄宫中听鸿钧第三次讲道的时候慌了呢?

  不为别的,只因为现在出现在青莲眼中的场景。

  虽然青莲早就知道,鸿钧传下斩三尸之道,看起来是在给与修士们证道的机会,可实际上却会因大部分的修士手里的灵宝不够斩尸,而出现抢夺其他修士灵宝的情况,从而触发修士之间的争斗,诞生灵宝之劫,也会使得经历了龙汉初劫,好不容易才平稳下来的洪荒中的局势变得混乱。

  原本青莲觉得这没什么,毕竟这也是天道为了减少修士数量,维持洪荒世界之中先天灵气浓度的一种方式罢了!

  减又能减多少?

  但是看着眼前这些稀稀拉拉的遁光才使得青莲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法永远也跟不上事态的发展。

  紫霄宫中三千客,如今已经没剩几个了!

  看着那洪荒天空之中的遁光,细数一下,不足百道。原本一到听道之时,遁光漫天的场景,已是一去不复返。

  “也不知,鸿钧如此,到底是好还是坏啊!”青莲暗自想道。

  青莲深吸了一口灵气,不在考虑这些,一个加速飞入了混沌之中。

  ......

  青莲坐在紫霄宫中原本的位置上,虽然没有了属于他的蒲团,但青莲表示无所谓。

  “反正我有法相”

  待得修士们都到齐后,昊天.瑶池二位童子,将宫门缓缓关闭。

  一道身影出现,端坐在高台之上。

  这身影出现的无声无息,好似一开始便坐在那里一般,与当初在巫妖初战战场上的那道身影出现的方式一模一样。

  正是鸿钧。

  此次讲道,鸿钧的气息稍显冷厉,虽然其面目表情未变,但是这股冷厉的气息却使得所有修士都感受到了。

  这次鸿钧上来也没说什么废话,直接就开讲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人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人军不被甲兵;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为而不有。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夸盗。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

  这一讲。又是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