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六零七章 人事(上)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的小说      更新:2023-05-28

  赵曦前期未将三级决策制全数公布,是担心通过的可能性,而含糊部分内容,同样也是担心通过的问题。

  其实,这也是赵曦矛盾心里的体现。

  从他作为君王的立场考虑,他应该加强皇权。可从国祚绵长考虑,他应该更偏重制衡和分权。

  正是这样的心里,赵曦才没有将三级决策制明朗化,才为未来君王留了余地,也为未来的宰辅留了余地。

  至于他在位期间,甚至下一代的君王和宰辅,赵曦还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再久了,就看君臣制衡的结果了。

  再说了,当一项制度运行太久后,是不是还适应时代要求不确定,是否会被人找到其中的漏洞也不确定。

  而现在遵行的大统继承人选定方式……走着看吧!

  如果说讨论官制改革是相公们对其他臣工的答疑,那么,讨论三级决策制就是赵曦为所有与会者答疑。

  这种答疑,是赵曦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三级决策制的核心思想和流程。

  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新鲜事务,朝臣们已经基本接受了王安石的那几句话,到了赵曦这里就一句: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所以,与会者倒也理解了官家未将三级决策人员遴选方法公布的原因。

  接着,臣工们相互讨论……是相互交流对官家这些措施的理解。

  “安道公,朕设想的内阁成员是十人左右。此次唤安道公回朝,也是准备提名安道公入阁。当然,既然朕有意将三级决策遴选人员的方案,在一定范围内讨论,就是用来遵守的。”

  “对于朝廷的现状,议政应该是最好确定的。是故,还望安道公稍安勿躁,遵流程推进。”

  赵曦这样跟张方平说,就想起了后世的组织谈话……

  话里话外的很明白,就是要告诉张方平:我这给你提名了,是有意重用你。你自己也要努力,把议政评议这一块做好,别太过不去了。

  好像后世组织谈话的含义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赵曦绝不是在引导拉拢选票,他是需要稳定,需要三级决策制的第一次能顺利推动……好吧,借口都是一样的。

  “谨遵陛下旨意!老臣定不负君望。”

  张方平总算是得到准信了,同时也确实让他有些犯愁。就他这性子,入仕几十年,还真没做过拉帮结派的营生……希望官家不是这层意思。

  “富相,朕准备将司马君实、欧阳永叔、张安道、王拱辰一并提名入阁……”

  “官家,老臣以为苏颂、薛向、韩缜以及吕公著也具备入阁资格。”

  “苏子容专注的点不同,他于国朝的作用巨大,甚至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朕与他有过沟通,他志不在治政……”

  苏颂,从担任护卫营教导开始,在赵曦有意无意的引导下,这位对科学有相当兴趣的士大夫,就全身心的钻进了科学的海洋里。

  “至于薛师正,他所擅长的是财货之道,经历相对单一,无州府任职经历。从朝廷立场出发,以及他个人意见,朕决定还是他留在现在的位置妥当。”

  “皇家银行、国营寺这都是新生事物,需要薛师正踩出一条道来,把这两项工作规范了。他还是有具体职衔比较好,有利于做事。令其同知三司使吧。”

  “内阁确定以后,文宽夫需要卸任枢密院职,吕公著接任文相之位。”

  “讲武堂主官之位,将由韩缜接任,讲武堂文佐官苏辙顶上。王陶任工坊城主官,章惇调任工坊城接王陶。”

  “讲武堂的武佐官……讲武堂将一正三佐的职衔确定下来,主官一人,文武佐官各一人,另外要配备一名负责后勤保障和协调朝廷的佐官。”

  “职责明确。主官统管全局,文佐官负责讲武堂的教化,武佐官负责军事,各司其职。四人皆为议政席位。”

  “工坊城主官一人,负责产业和各作坊一人,负责运输和轨道一人,负责营造军备和将作监一人。同样均为议政。”

  果然,富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官家的传统范围,还是依靠着潜邸旧臣。

  即便是吸纳新人,也必须是融入官家那个势力圈子里去。比如薛向,比如李诫,比如已经有意在讲武堂扎根的苏辙和章惇。

  富弼也曾有心将冯京塞进官家的绝对势力范围,可考虑自己女婿的性子,他没有那样做。

  不管苏辙还是章惇,本就是大才,还是懂得变通,能接受新事物的大才。能在讲武堂有一席之地是肯定的,而自家女婿…~连韩琦都不看在眼里,又怎能接受官家的那套教化?

  “官家,议政席位根据职能职位确定,此事可有章程?”

  富弼心思还是回到正事上了。见官家一点不忌讳的就把讲武堂和工坊城的议政席位直接确定了,还是四位…~这让富弼很担心。

  如今的君臣关系很好,他不希望因为官家的过于强势,让朝臣再生出与官家别劲的念头来。

  君臣制衡的理念,不仅仅是韩琦有,在朝臣中的市场不小。

  “此事还需要富相与诸位相公拿出个初步意见来。这样吧,既然朕已经提名内阁成员了,富相不妨直接将诸位准内阁召集起来,组织一次准内阁的议题,在总监察的监督之下,试行一次内阁会议。议题就是确定议政席位的朝廷职位!”

  这算是掌握度到一定境界的做法吧?

  先把讲武堂和工坊城的议政席位强势定下,在富弼有些许不满时,直接把其他所有的议政席位丢给了内阁…~

  看上去赵曦是放权,很大方。可事实上,议政席位是根据职能确定,根本就没有多少余地。

  六部九卿肯定一个不能少,三司使、国营寺、皇家银行、市易寺这些新增的权利部门也不能少,同样,各路驻军的军事和文佐官,以及边军的军主官文佐官等等,都是雷打不动的议政。

  剩下的就是朝廷衙门的佐官和州府主副官的争议了,真的剩不下多少。

  况且,议政对应的是职位,不是人,那怕内阁成员有意提携亲近,任期满时的考功和监察衙门的监督会让一切走上正轨。

  放出去的是权利,同样也是责任是麻烦。在内阁评议还没有进行之前,赵曦很确信,内阁会把议政席位做的公平公正。

  更何况还有范纯仁那个耿直的总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