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明朝 第一百一十四章亲自安水车
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说      更新:2020-02-26

  两天后,王树直亲自带来三个组装好的轴承,沐川接过来一看,果然不愧是咱们大盟的工匠,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沐川从王树直的口中得知,他们用砂模铸造好了两个铁圈,然后雕刻,手工打磨,清除杂质,到最后成型,花费了一天多的功夫。

  圆柱铁条则是好弄一点,老师傅弄个样板就让学徒去模仿就好,就是抛光这一方面有点费工夫。

  学徒们用的还是那种脚踩踏板型的农村老式打磨机,费时费力不说,功率还不是很好。

  沐川带着三个轴承找到了王管家,言道:

  “木材都准备好了没有?咱们今天先去安装三个水车试试。”

  王管家低头哈腰的说道:

  “早就准备好了,好些日子不下雨,这几天曲江的水位都有些下降了,少爷,咱们快点去把这事办妥吧。”

  春雨惊春清谷天,过了惊蛰,便是春分,昼夜平分。

  古代的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乌至,二候雷始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待到春分一过,便是清明。

  清明,源于“清明风”。春秋时中记载:一年四季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汉朝刘安所作的中也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的记载。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正所谓春雨贵如油,可惜老天爷小气吧啦的,连一点金豆子都不肯落下来,这可急坏了昆明总部的沐正恩。

  徐夫子来报:

  “明公,现在各地都有受灾的迹象,村子里面的水井水位都下降了,好多村民不得不跑到河那边挑水浇地,有些离得远的甚至要走四五里路,咱们老百姓苦不堪言呀。”

  沐正恩也知道这雨水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于是又问道:

  “各地的水车筒车运转的怎么样?”

  徐夫子惆怅的说道:

  “现在金兵大举压境,各地都在派工建修缮城墙防务,哪里有足够人手去管那些水车筒车。

  而且好多水车年久失修,已经不能用了,重新制造的话也要费些功夫,而且还不耐用。”

  这时,突然沐府的下人来禀报,来人正是沐老太君身边的丫鬟鸳鸯。

  鸳鸯行了一个福礼,然后对着沐国公说道:

  “国公爷,老太君今日离了佛堂,说要去看川儿,咱们怎么也拦不住?大太太吩咐奴婢来找国公爷,求国公爷拿个主意。”

  “咳咳……”徐夫子强忍着笑意咳嗽了几声,大太太明明自己也想去看,还把锅甩给了国公爷。

  “知道了,你就让大太太带着老太君去军事基地吧,路上小心点。”沐正恩挥了挥手说道,示意他知道了此事。

  鸳鸯得知此事,便笑眯眯的回去复命去了。

  沐正恩双手一摊说道:

  “行了,老太太想去就随他的愿吧,我还能拦着不成?

  唉,玉阶,那个姓关的老学究今日派了一群乡老在我身边叨叨个不停。

  说什么要迎回圣人,如今咱们昆明又干旱不止,我这做总督的还要在里面两头受气,唉!”

  徐夫子亦是有些无奈的说道:

  “他们真以为我们不想永历天子吗?永历天子他老人家待在缅甸寻欢作乐别提多开心了。

  怎么会想回到我们这危险的云南呢?非明君也。”

  沐正恩脸色一变,看了看桌子上的地图,然后这才黑着脸说道:

  “玉阶慎言,小心隔墙有耳而已,此事非吾等人臣可以议论尔,永历天子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等还是不要理会为好。”

  沐正恩是一名直臣也是一名正臣,比干这样的大忠臣才是他标榜的模范。

  徐夫子尴尬的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香茗,隽味清香,闭目沉思着什么。

  沐正恩突然想到,自己好像也没去过军事基地,不知道自己那败家儿子在那边搞的怎么样?不如一同过去看看如何?

  实际上是沐正恩还在纠结那个抚恤金问题,大盟王朝确实是有抚恤金一说,但哪里有这儿子这么败家?几百两银子往外抛,而且还发金子银子做的勋章。

  徐夫子也笑道:

  “这样吧,不如咱们一起去考察一下军事基地,看看那沐小子混的怎么样。

  顺便把孙知府,李老将军他们都叫上,还有按察使卢有衡也一并叫上,至于刘知府那一系还是算了吧。

  李老将军不是一直抱怨沐小子把他的兵都招完了吗?嘿嘿嘿。”

  沐正恩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反正自己在这总督府也呆不住了,心烦意乱几乎处理不好公务,不如跟着这些知心好友们去军事基地透透气。

  沐正恩属于行动派,说做就做的那种,他也没有打算和老太太他们一起去,只是叫人去邀请刚才所说的那几位大佬。

  李兴军,孙之江,卢有衡他们几位大佬接到了沐国公的邀请,自然是欣然而至,而且他们还不需要像老太君她们那样进行繁琐的准备。

  几位大佬准备好简易的马车,就朝着军事基地前进,当然少不了一对精锐的轻骑护卫,若是这几位大人物都折在这里,整个云南都要引起大地震。

  半个多时辰后,沿着官道已经可以看到军事基地的轮廓了,孙之间的目光确实被山坡上两边的绿叶所吸引。

  被弄得整整齐齐的山坡弄成了一亩又一亩的耕地,可是上面不见种植别的作物,只是一排绿油油的菜叶还有紫色的纹路。

  卢有衡掀开了马车的窗帘问道:

  “正恩公,山坡上这物便是川小子所说的红薯吗?此物难道是吃其茎叶不成?”

  徐夫子他们吃过沐川之前带回来的红薯,便侃侃而谈说道:

  “这红薯是要吃起土底下那一层根茎,若是用柴火烤着吃,甚是香甜酥脆,只是不宜多吃,否则会有污秽之气放出。”

  徐夫子亦是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些作物,这年头能种植在山坡上的作物并不多。

  更别提那种主食了,特别是在西南,大家都是吃水稻,这种山坡根本就种不成,红薯这么好吃,还真的是种好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