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银河 第五一一章:过滤筛
作者:东山宅的小说      更新:2019-07-19

  “其实之所以削减寿限,只是因为帝国控制不住的而已。”杜根一世感叹道:“很多人以为帝国强大的是科技实力,但其实帝国一直以来最重视的都是控制力。

  帝国就像一辆被光明皇帝带上高速轨道的飞车,光明皇帝是驾驶员,但他中途离开了,剩下的接替者首先想到的并不是维持和此前一样的速度,而是保证怎样才能不翻车。”

  杜根一世顿了顿道:“你玩过一种叫自行车的玩具没有?就是古人用机械结构发明出来的原始代步工具。”

  子衣下意识摇了摇头,谁玩过那东西啊,但她又很快点了点头,虽然她没玩过自行车,但她完全知道原理啊。

  杜根一世笑道:“自行车这东西,就是越快反而越稳妥。这放在寿限上也是一样的。现在帝国已经没有能力把控一千年的时间了,帝国只有不断缩减人们的寿命,才能保证帝国的子民按照帝国的节奏运转。”

  子衣下意识想反驳,什么不自由,人权什么的。但突然又意识到,帝国皇帝都有寿限,她能说什么呢。

  “可惜帝国的寿限已经快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了,再缩减下去,帝国就不配银河的名头了。”杜根一世又问:“你知道帝国的寿限削减是按照什么来的吗?”

  子衣下意识准备点头,这谁不知道啊,这是常识啊。但子衣突然又想到,现在显然是杜根一世想多说说话,既然如此,何不让杜根一世继续讲下去呢,反正自己只是接收信息,并没有什么损失,兴许还有新的收获也说不定呢。

  于是子衣有些羞愧的摇了摇头。

  杜根一世笑着继续解释道:“寿限的削减是按照帝国人的活动范围来的。

  早期空轨的速度并不高,一名帝国人即使有一千年,也不过能在银河来回十几趟而已。

  后来星际空轨的速度提升了,帝国人在银河范围内的活动速度变快了,这其实就是周转速度的上限提升了。

  但当时帝国已经没有了把速度提升到上限的能力,为了维持周转速度的稳定,就只好把上限降下来,所有寿限就被削减了。”

  杜根一世好像在讲什么很搞笑,而非与自己、与整个帝国息息相关的事情一样:“这不就是削足适履吗,帝国简直有太多地方是在这么干了。

  为了把整个帝国绑在光明皇帝规划好的轨道上,所有不符合规划的都只能砍掉、舍弃掉,不论多么心疼,多么可惜,都没有办法。”杜根一世的笑容渐渐收敛,闭上眼睛,一声叹息。

  “为什么帝国不尝试着摸索出光明皇帝规划之外的道路呢?比如减少能源消耗,放开寿限,减少空轨能耗,这样的话银河的使用极限能得到极大的延长,帝国也有更多时间思考该怎么前进。”子衣问道。

  “我们当然曾经这样想过,但你知道文明过滤筛里面,最普遍,也是最致命的一道过滤筛是什么吗?”杜根一世问道。

  子衣知道这是自己该配合摇头的时候了。

  “是效率。”杜根一世说道:“效率是整个宇宙中最致命的过滤筛。

  不仅仅是效能比,实际上只要效率没有得到提升,不论能源充足与否,文明都只有走向灭亡一个结果。

  一旦文明发展起来,就需要经受各种考验,从原始的气候与天灾,到文明初显的战争政变,到星际时代的宇宙风暴、资源匮乏、距离和密度问题、人居环境问题,等文明再前进一些,就得考虑道路方向问题、个体存在问题、文明兼容度问题、文明外交问题。

  种种问题层出不穷,但其中不变的是,文明每时每刻都需要变得比以前更加强大,更加有效率。停滞不前的文明只有死路一条,没有取得进步的文明也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帝国按照你的思路,那么当效率下降的一天,就是帝国走向毁灭的一天。”杜根一世最后道。

  “哦,还是自行车理论。”子衣简单总结。

  “也可以这么说吧。”杜根一世笑了笑:“但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当初联邦和图特加,可就是因为这个才分裂出去的。”

  “这事怎么又和帝国分裂扯上关系了?是因为寿限吗?还是因为效率?”子衣有些意外的问道,按照常识给出的答案,是联邦的十三家不满帝国的寿限,才教唆了图特加一伙星际盗匪独立。但现在挺杜根一世的话,好像另有隐情的样子。

  “其实是为了帝国的效率和文明道路。”杜根一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光明四世时期,帝国将寿限削减至六百,这极大的激起了民众的不满,十三家就是在这个时候冒头的。

  而且当时的帝国发现,寿限可能还要继续削减下去,而且可能削减到三百也不够,于是帝国便半推半就的让联邦和图特加独立出去了。

  再后来不久,便有科学家提出,既然联邦和图特加已经独立出去了,不如让他们选择和帝国不同的文明道路,这样差异化更有利于文明的存续,而且也许帝国也能从中学到什么新的东西,相当于多了一条后路。实际上当时帝国内部没有多少人认为帝国能按照光明皇帝的规划,一路顺风顺水的到达八级文明。

  于是当时的帝国不仅没有剿灭联邦和图特加,反而开始有意引导联邦和图特加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后来联邦确实走上了信息生命的道路。抱歉,信息生命这个词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不过一百多年前联邦是这么用的,他们现在主要用‘量子永生’‘量子生命’什么的。

  而图特加也在生物技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杜根一世一边笑着,一边又讲了一条子衣不知道的秘闻:“实际上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图特加不会在生物技术上有所作为,不论是帝国还是图特加都没有在这个方面看到未来,再加上联邦有意将图特加变成缓冲带,这使得图特加自主发展更为困难。所以当时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可能图特加这支可能发展不起来。

  但谁想图特加最终竟然出了个药神,这是一位在科学史上能和光明皇帝与王舟舟比肩的人物。

  就因为药师,图特加竟然成了!”说到这里,杜根一世忍不住笑着拍起手来。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