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的无限崩坏之旅 真假美猴王的终极秘密(二)
作者:游戏搬运工的小说      更新:2019-07-13

  初级解密篇

  先解决两个大众关心的问题:

  1、六耳猕猴是谁?

  从书上看,只有两种可能。一,如来所说“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中的六耳猕猴;二,是悟空幻化。

  假设,六耳猕猴是如来所说的“四猴”之一。

  从识破到丧命,六耳没有辩解,没有求饶,一句话没说,就被悟空敲死。

  逻辑上说不通,六耳的初衷是替了唐僧,“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这么好的理由,如果说出来,如来一定会阻止悟空杀他,因为对如来而言,东土传经很重要,谁来执行东土传经并不重要(唐僧之前,已有数个取经人,沙僧脖子上最初的佛珠就是取经人的头盖骨所制)。在不明确唐僧一定可以成功取经的情况下,多一个后备队伍绝不能算错。而且,六耳的本领和“孙大圣无二”,如此优秀并且愿意主动取经的后备队员,如来有什么理由杀他呢?

  这个道理,“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的六耳猕猴,不会不明白,他一定会开口辩解,只要张嘴,就能活下去,甚至可以去取经。为什么不辩解?解释不通。

  前面和悟空争斗,找菩萨神仙分辨,然后按照谛听的说法来灵山求佛祖,到此时,六耳一直保持着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可是到了如来面前,刚被道破本相便“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心理素质差的不可思议,不辩解也不用立刻跑啊。因为这个时候,如来并没有指出哪只猴子是六耳,哪只是悟空!本来还要再费一番周折,一跑,立刻露馅了。一只“不入十类”与“灵明石猴”齐名的“六耳猕猴”,不可能如此窝囊,曾经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哪去了?

  为什么前面信心爆棚,后面瞬间就心理崩溃?也解释不通。

  照妖镜看的清楚,“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看见没,六耳猕猴的重要特征“六耳”并没有被照出来,而“孙悟空的影子”已经影射此怪,是孙悟空变化而来。照妖镜的存在,同时也断绝了其他妖怪变化的可能性。

  只有此怪是悟空变化,才能解释通上面的矛盾:孙悟空不让他说话,他就不能说话,孙悟空让他立刻逃跑,他才能“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如来的解释只是孤证,天下仅他一人知道“六耳猕猴”,本身就十分可疑,加上全书中没有其他描述作为佐证,可以确定如来在说谎,“六耳猕猴”是编造出来的。

  而且,如来一开始已经道明真相了,看原文:

  两只猴子刚到“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如来就对大众道:“汝等具是一心,且看二心竟斗而来也。”

  如来说的很清楚,此乃“二心竟斗”,并非“二怪竟斗”。如果六耳是“四猴”之一,和如来刚开始说的“二心竟斗”就矛盾了。

  那么如来后面为什么不再提“二心竟斗”,而是解释成“四猴混世”呢?

  因为如来“正欲道破,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观音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观音若不来,如来便“正欲道破”此乃“二心竟斗”。观音来了,说:“千万与他辨明辩明”,如来才开始大段大段的描述“不入十类”的“四猴混世”。

  如来一开始,就说漏嘴了。

  所以,“六耳猕猴”是悟空幻化而成,悟空幻化而成的妖怪,被如来取名为“六耳猕猴”。

  三个问题:

  为什么如来说话前后矛盾?

  为什么如来不能直接告诉大众,六耳是悟空幻化而来?

  如果直接说六耳是悟空的“二心”,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2、究竟死的是六耳,还是悟空?

  赞同悟空死了的依据,就一条:悟空太嚣张,对唐僧不尊重,性格叛逆,说走就走,道心不稳,如来不允许取经队伍中有“二心”的人存在,所以借机除掉悟空,选一个踏实肯干且和悟空本领无二的六耳猕猴担任取经重任。

  然后特别指出,真假美猴王之后,孙悟空变得安分守己,一心只为打怪升级,保唐僧取西经,再也不说走就走,完全成了两个人。因为真的悟空被弄死了,活下来的是听话又懂事的六耳猕猴。所以,说的有道理吧。

  有道理个屁!

  师徒四人中,最有二心,说走就走的不是孙悟空,是猪八戒!佛祖怎么也是清理“墙头草”,何不再演一出真假大天篷,把猪八戒也收拾了。

  有人反驳:猪八戒什么水平,本领不强功夫不高,有他没他一个样,犯不着清理。错!在能力和忠心上,老板最看重的是忠心不二,而不是能力超群。

  一个能力超群道心不稳的孙悟空被清理了,一个能力普通二心最重的猪八戒为什么不清理?换成一个能力普通忠心耿耿的猪八戒难道不更好吗?

  一定要记住,佛祖要求取经队伍的素质不是本领高强,而是一心向前,稳定团结。否则无法解释那么多比孙悟空能力更强的妖怪为什么佛祖不选,比如红孩儿、牛魔王,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要“四圣试禅心”。

  维稳大于一切!

  而且,孙悟空的佛心是队伍中最高的,比唐僧要高的多。每次(注意是每次)碰见高山峻岭,唐僧总是心中害怕,担心妖魔横行,过不了山翻不了岭。这样的人,能说禅心稳定吗?每次这个时候,孙悟空都会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跟唐僧说,“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需心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

  这样的取经人,比猪八戒强的不是一丁半点,佛祖有什么理由清理他呢,如果清理了孙悟空,又有什么理由不清理猪八戒呢?

  完全说不通。

  前面讲,六耳是悟空幻化。那么如果悟空这个本体死了,六耳这个幻化的“副体”会活下来吗?书中没有类似的例子,不好直接判断,只能存疑,有存疑就好。

  假设“副体”可以活下来,也不过是个“机器人”,没有自主的思维,只能听命于人(上面已论述),在取经这条意外频出的路上,如何凭借主观能动性处理突发事件?又如何能保证队伍的稳定?仍然存疑。

  如果是真悟空活下来,就没有任何疑问了。

  真悟空能力超群,佛心稳定,敢打敢杀,又尽在掌握(紧箍咒),如来有什么理由要清理他呢?

  找不出任何理由。所以,死的一定是六耳。

  至于之后判若两人,安心打怪,佛心更坚定,势必要保唐僧取得真经,跟活下来的是不是真悟空,根本没有半毛钱的因果关系。

  真正的原因是,孙悟空获得了他本不可能拥有的奖赏,所以对待取经任务,必须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六耳是谁?死的是谁?不重要,真假美猴王让我们思考的不是这两个问题。

  为什么让孙悟空得到天大的福缘,获得本不可能拥有的奖赏,才是真正的问题。

  六耳猕猴,功不可没。他到底在干嘛?

  大幕启动,佛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终极解密篇(没有结束)

  六耳猕猴说替了唐僧去西天取经,然后和悟空争斗,找神仙菩萨分辨真假,最后到了如来面前,不吭一声,被悟空直接打死。

  他到底在干嘛?

  找如来一定能分辨出真假,分出真假不申辩一定会死,即便这样,六耳仍然义无反顾的走上了不归路。

  只有一种解释:慷慨赴义,只求一死!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答案可以解释六耳猕猴前后矛盾的所作所为。

  替唐僧取西经,是个借口,这个借口足以让悟空发怒引起争斗,挑动众仙注意,三界动容,事情越闹越大,最后有理由前往灵山,一死了之。

  只有六耳死了,悟空才能获得天大的福缘,本不可能得到的奖赏。

  一个成佛的指标!

  观音在五行山下指引悟空时说:“待我到东土大唐寻得一个取经人,你与他做个徒弟,入我佛门,再修正果。”

  如来吩咐的清楚,“去东土寻一个善信”,观音说的明白“东土大唐寻得一个取经人”。悟空、八戒、沙僧,不是取经人,而是取经人的“徒弟”。

  佛祖只给了“取经人”成佛的指标,他的“徒弟”是没有的。等到“五圣成真”,唐僧是“旃檀功德佛”,八戒是“净坛使者菩萨”,沙僧是“八宝金身罗汉菩萨”,龙马是“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取经人的正果是“成佛,”徒弟的“正果”只是“菩萨”。

  所以,这里观音对悟空所说的“再修正果”,一定也是成为“菩萨”,绝不是“成佛”。“成佛”只能是如来许诺,作为菩萨的观音是无法越权提拔的。如来若不张嘴,任你本领再强,佛心再稳,也绝无可能“成佛”。

  当打死六耳之后,如来对悟空说了一句话:“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孙悟空获得了一个“亦坐莲台”的成佛指标,并如愿成为“斗战胜佛”,排名在观音之前。

  取经路上,徒弟们若想获得功果(可理解为业绩),须按观音所说:“打死妖魔,可得功果”。所以悟空他们对妖怪能杀就杀,能全杀就不漏网,杀不了也得把房子点了,不能回避,不能谈判,因为只有把妖怪打死,徒弟们才有功果,才能论功行赏。妖怪不死,啥都没有。

  六耳猕猴的出现,就是为了被悟空打死,不死悟空没有功果,没有功果如来就无法行赏。

  想获得足以“成佛”的功果,被杀的妖怪需要非常著名,非常特殊,非常牛逼,最好是独一无二,能“绝此一种”的妖怪,方可立大功,得大赏。

  很幸运,六耳猕猴在如来的嘴中,被描述成一个具备这样超强功果的妖怪,杀了他,就给成佛指标。

  如此,可以解释很多问题:

  如来为什么不能直接告诉大众,六耳是悟空幻化而来?

  如果直接说六耳是悟空的“二心”,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

  如来若道明真相,悟空杀了自己的“二心”,将不会得到功果,甚至会落下欺瞒佛祖的罪名,成佛指标更别想了。如来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只能撒谎编造一个从未有人知道的六耳猕猴,并把六耳塑造成三界独有的稀罕妖怪,杀了他功果很大,功果大了才能给悟空“成佛指标”。

  这一切,有个大前提:真假美猴王事件,是由如来一手炮制。只有如来主动给悟空一个成佛指标,他才能得到,没有如来的支持,悟空永远不会得到成佛指标。六耳猕猴也不会出现。

  那么,真假美猴王事件,背后的操纵者是不是如来呢?

  事实上,如来不但是幕后主脑,观音也是帮凶,悟空也是该计划的知情人。真假美猴王,是以如来为首,观音辅助,悟空执行的一桩彻头彻尾的阴谋。

  仔细想想,两只猴子都找了哪些人分辨真假。第一个,观音;第二个,李天王的照妖镜;第三个,唐僧;第四个,谛听;第五个,如来。

  六耳既然是悟空的化身,照妖镜当然只能照出“两个孙悟空的影子”,肯定无法分辨出谁伪谁真。悟空一开始即料到会如此,照妖镜只是掩人耳目以示公平的幌子而已。

  另外四个,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佛教中人。

  观音、唐僧、如来不必多说,谛听是地藏王菩萨座下的神兽,地藏王菩萨乃佛教四大菩萨之首,他的宠物当然也归佛教了。

  谛听“若伏在地下”,听出六耳是悟空的“二心”,同时也听见如来加持在“二心”上的咒语,知道这“二心”的背后站的是佛祖如来,那么作为佛教宠物的谛听,怎么敢一语道破天机呢。水太深,有什么事,你们找老大去谈,我不能说。

  假设“二心”的背后不是如来,是道教中人,天庭神仙,哪怕是太上老君,谛听也没有理由不说,更没有理由把两只猴子指往灵山,而不是三十三天。别人主谋,为什么要把麻烦事推到自己老板头上呢?说不通啊。

  有人说“二心”的背后主使是观音,不对!如果是观音,谛听也可以全盘托出,他的直属领导是地藏王菩萨,比观音的级别和法术更高更强,说出来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不说,代表幕后主使肯定不是观音。

  只有最后一种可能,背后的主脑是如来,谛听才有足够的理由不能说,不敢说。说出来搞砸了如来的买卖,地藏王菩萨也保不了他。

  谛听的出现,就是给了悟空去灵山求佛祖折辩的理由。换言之,只有谛听,可以把路指向如来。

  换做另外一个人,比如顺风耳,就不好说了。顺风耳若听出真相,一定会戳穿猴子的把戏,顺风耳不怕如来,他是道教中人,老板是太上老君,如来算毛;若听不出真相,顺风耳正常的反应是,去找老君折辩真假吧,他是我们道教最牛逼的大神。顺风耳看不见如来的影子,只想解决办法,首推的肯定是同属一个教派,世界两大BOSS之一的太上老君了。

  不管那种可能,悟空都没有去灵山找佛祖折辩的理由,见不到如来,就立不了功果,立不了功果,就得不到成佛指标。这种情况,都不是如来和悟空想看见的。

  所以,在分辨真假的路上,一定要多安排佛教中人,不能胡说瞎说,要按照老板的意图,把两只猴子引到灵山上来。

  观音和唐僧用紧箍咒是分辨不出真假的,猴子是疼是痒只有他自己知道,演戏就好了。观音也许能看出来,可惜他是帮凶,不能说。唐僧,一个肉眼凡胎遇事无主的白胖和尚,你觉得可能吗?

  如来和观音大段的对话,只有他们二人,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大众插嘴。从头到尾,观音问,如来答,配合的天衣无缝。观音问的问题,正是如来想说的结果。若不是观音说“千万与他辨明辩明”,如来已经说漏嘴,差点把“二心”真相和盘道出。幸亏观音及时赶到,才把话圆完。观音作为帮凶,已经显露无疑。

  六耳本相败露,“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孙悟空看明白了,再说下去,万一有人插嘴询问,生了枝节,反而夜长梦多,不如一棍敲死,一了百了。“忍不住”说的妙,孙悟空着急了,赶紧灭口完事。

  至此,孙悟空经过一系列的铺垫、生势,击毙了一只“四猴混世,不入十类”的六耳猕猴,“至今绝此一种”,功果超大,终于获得被如来许诺的成佛指标,“汝亦坐莲台”。

  六耳猕猴前后矛盾,无法自圆其说的做法,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他的本名不叫“六耳猕猴”,而是“炮灰”,他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送死,制造悟空可以获得成佛指标的机会。

  一切都通了。

  真假美猴王的真相,讲的就是如何让孙悟空获得一个成佛的指标!

  如果纠结在六耳是谁,死的是谁这两个问题上,将永远看不透这个真相。

  可是,如此珍贵的成佛指标,如来为什么要给孙悟空呢?

  因为,佛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如来需要一个死心塌体,六亲不认的孙悟空,去做一件拯救佛教,与道祖对抗的大事。所以必须要给悟空一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

  如来为了此事殚精竭虑,以至于乱了分寸,差点把“二心”的真相说漏了嘴。原因很简单,他太紧张了。

  那么,孙悟空到底要去做一件什么事呢?!!

  且听下回分解。

  PS:如来为啥那么关心猴哥儿呢?有个说法说的好,猴哥儿拜的葡萄老祖,呸,菩提老子其实就是如来变得。当然,也有说是准提三尸之一或者准提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