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宋 第130章 大宋的重心
作者:兰江观鱼的小说      更新:2019-09-20

  史浚虽然觉得罗愿的主意不错,但他也不肯让对方再插手字典编撰的工作,认为罗愿等人应该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再说。因为有着沈敏在,罗愿也不能同史浚继续纠缠下去,只好先保证了在报纸上分期刊登字音字意这个要求,为日后加入字典编撰留一个借口。

  沈敏替两方理清了在报社内各自的职责、权利后,顺便连双方日常办公的区域都做了明确的划分。平息了报社内存在的分歧之后,他才有暇在罗愿、史浚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报社,也包括了隔壁的印刷工坊。

  负责印刷工坊的大匠黄十九才四十不到,原本是替明州胡家金银铺子研究银票印刷上使用的油墨的。沈敏在临安购下印刷工坊准备开办报纸时,胡家就把他给送了过来,为沈敏管理这间印刷工坊,顺便把活字印刷术同油墨的配合技术移植到此。

  胡家虽然并不愿意这一独门技术传播开来,但这门技术也是沈敏委托他们找人研究的,只不过被胡家用在了银票上而已。胡家自然知道,他们阻扰沈敏不仅不能成功,还会恶了两家的交情,因此便派出了一个最不受重视的工匠。

  只是这位黄十九从给老师打下手的地位一下提高到一座印刷工坊的管事,顿时爆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加上沈崇安只要求成果并不做出任何限制,因此黄十九在这数月之内似乎突然就开窍了,一举解决了油墨印刷术中的诸多问题,将这一技术发展到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程度。

  沈敏拿着一张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反复看着,觉得这已经差不多和后世偏远地区学校使用的自制考卷差不多了。想到这个,他顿时向黄十九询问道:“如果我们先用一张蜡纸刻出图形,然后再用一个滚筒把油墨挤压到蜡纸下方的白纸上,这是不是也能行?”

  黄十九想了一会后说道:“小官人说的倒像是蜡板印刷的一个变种,只不过蜡板是用调制好的蜂蜡浇筑在木板上,小官人这是想用蜡纸来取代蜡板。小人觉得,这想法应当是可行的,不过要给小人一些时间去试验。”

  沈敏顿时笑容满面的对他说道:“当然,新技术总是要不断的试验才会成型,不过你也要用文字总结下来,这样就会少走不少弯路。我看你这里还有十来位孩童在帮手,他们都是工坊工人的子弟么?”

  黄十九点了点头道:“是的,这些孩童都是工匠家的,他们在工坊帮帮手,也顺便学几个字。干我们这一行的,要是不认字,就没法给文章排版啊。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最大的区别就是,工匠们都必须认字才能不犯错。”

  沈敏想了想,便对着身后的罗愿问道:“报社里有这么多读书人,难道就不能找几人出来做一做他们的老师?这总比让这些孩童支零破碎的学习要好的多吧。”

  罗愿正想着要如何同这位沈三郎拉近关系,免得让史浚这些人骑在自己的头上。毕竟在这些官二代们面前,无法暴露身份的他和他的朋友们,天然就处于下风。

  听到沈敏这个问题,他立刻打着包票道:“沈郎君说的是,我们还真是疏忽了,教导这些孩童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一会我就找间房子作为学堂,明日让他们都去上学。正好,有着你今日送来的字典素材,我们就用它来教授这些孩子们学习好了…”

  一圈参观下来之后,沈敏又拉着众人坐下,对于报纸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一次讨论,算是让众人对于报纸的未来有了一个稍微清晰的概念。

  在此地盘桓了将近一天之后,沈敏方才准备离去。替他送行时,史浚方才记起了什么似的,将沈敏拉至一旁小声说道:“三郎,你说的那个什么学习阿拉伯文的学校,家父甚感兴趣。他已经托人去泉州寻找熟悉汉文的大食商人,准备在明州设立一座学习外文的书院了。”

  沈敏顿时大喜,向他追问道:“不知令尊打算开办多大规模的学校,我以为至少不要少于五十人,要是钱粮不足的话,我可以让胡家金银铺先备下一万贯,到时你直接去取用就是了。”

  沈敏的支持让史浚听了甚是开心,他也不推辞的说道:“有了这笔钱,我倒是可以催促家父尽快着手办理书院建设的事了。不过,这样的话,过段时间我就要回明州去了,这里的事务恐怕就要交给王兄来主持了,不知三郎你…”

  沈敏只是沉默了一阵,便若无其事的说道:“既然史兄你觉得王兄可以信赖,那么就把报社的事交给他去办理好了。我就算不信他,还能不信你吗?”

  史浚一时如释重负,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他顿感轻松了起来,同沈敏继续交谈了两句之后便结束了谈话。之后他带着沈正礼坐上小船,挥手同岸上的众人告别离开了。

  当船只远离了码头之后,沈正礼终于忍不住向站在船头沈敏问道:“三郎,在这些人身上花这么多钱,就是让他们写个小说、编个字典,真的值得吗?”

  沈敏望着两岸石堤上长出的青青杂草,漫不经心的回答道:“你知道两人手搏时,为什么最重要的是首先破坏对手的重心吗?”

  沈正礼不假思索的回道:“手搏时破坏对手的重心,自然是为了让对手无法发力,从而赢得控制对方身体的机会。”

  沈敏轻轻拍手说道:“非常正确的回答。那么如果我们把大宋这个国家比作一个人的话,你觉得它的重心在哪?”

  沈正礼赫然说道:“这个答案不正是三郎你过去教导我们的么,我自己可想不出这样的答案来。至于大宋的重心在哪,我可真瞧不出来。这样大又这样繁华的一个国家,就算有重心的话,也不是我们能轻易撬动的吧。”

  沈敏回头望着他微笑着问道:“你记不记得,我第一次给你们讲两国之争时,第一争取的是什么?”

  沈正礼只是微微思考了片刻,就照着记忆复述道:“第一争取的自然是众人之心,十人一心可胜百人;百人一心可胜千人;千人一心可胜万人。而敌虽有百万之众,却有百万之心者,虽众而无势也,必不敌我一心之万众…”

  沈敏点了点头,随口就接过话头说道:“凝固了一个国家或是一个团体的价值观,就是这个国家或团体的重心啊。

  今日之大宋,不要看有主战和主和之争,但这两派的基础实际上是一致的,他们的基础就是为了保卫士大夫统治这个国家的法统。所以你看,不管主战派和主和派斗的多么凶狠,甚至连赵鼎这样的士大夫都被迫自杀了。

  但是,这个国家依然牢牢的掌握在士大夫手中,不管是武臣还是其他社会阶层,都无法撼动士大夫们的统治。为了遏制武人在国家事务上的发言权,这些士大夫们不惜向金国称臣,也要先削弱那些武将的势力,如岳飞、韩世忠等。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先动摇大宋的价值观,让大宋百姓知晓国事不能全部寄托于士大夫身上,我们就休想从内部改造这个国家。

  古人说得好,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今日的大宋就是这样一个状况,士大夫自以为是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没有他们对于这个国家的统领,大宋就维持不下去了。而大宋的百姓对于这种愚蠢的言论深信不疑,他们宁可听从这些士大夫的命令任由外敌宰割自己,也不愿意试着用自己的意志去保卫自己的家园。

  百姓服从于朝廷,朝廷服从于士大夫,这就是现在大宋上下所认同的价值观。而这也就是大宋这个国家的重心。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破坏这个社会共识,让大宋百姓知道,国家之事应当交由全体国民来决断,而不是交由一小撮士大夫来决定,还是由一群外残内忍的腐朽士大夫来决定。

  一旦现在的社会共识被打破了,这个朝廷就失去了最后保护自己的一层屏障,那时也就是我们改造这个国家最好的时机。”

  沈正礼思考良久,还是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是,这些人难道不也是属于士大夫中的一员吗?他们知道了我们的目的之后,还会站在我们这一边吗?”

  沈敏低头注视着河中浑浊的河水,叹了口气说道:“所以,我们要抓紧培养认同我们价值观的知识分子,然后不断淘汰掉那些不愿改变自身立场的读书人。这将会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当沈敏返回洪府南院时,倒是收到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从台湾送来了一封信件。信中告诉他,大兄沈度已经同郑广的幺女正式结亲了。沈度还在信中通知他,八、九月间会来临安见见他。除此之外,信中还告诉他,黄信已经于四月间北上山东等地联络山东群豪,之后大约会南下临安同他见面商议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