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小岛 第115章 抢占市场(二更)
作者:向小园0的小说      更新:2019-08-20

  “抢占食客用户,无非就一种方式,价格战!”

  李文敏轻声说道:“价格战是最适合您的,因为任何企业的成本都不能与我们相比,我们餐厅大部分食材都可以用海鲜支撑,其余的餐厅根本支撑不起这样的价格战。”

  “况且海鲜自助没有好的输运方式,支撑得起生鲜活物大江南北千里之外的运输,而您的优势所在就是这点,而且价格战一旦打起,绝不能偏居一隅,不然竞争者资金雄厚,完全支撑得起在一处城市和您打上旷日持久的战争。”

  李文敏知道他拥有天网储物的能力,不担心海鲜活物的运输问题。

  除了某些出水必死的海底生物,一般海鲜他都可以保存。

  她提的价格战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竞争手段。

  具有杀伤力强、短平快等优点。

  被广大厂商所看好和采用,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行业更为普遍。

  张腾前段时间就被动和本土海鲜餐饮企业干了一场价格战,最终凭借品牌和产品品种取得了胜利,彻底改写了连城高端的海鲜餐饮格局。

  向小园也没有过多参与这件事,对价格战也知之甚少,印象中好像就感觉就像两家超市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促进消费者购买力。

  但价格战实际上是指价格竞争,是企业应用价格战略的一个突出表现。价格竞争实际上是市场经济下最基本的竞争形式,也是最容易应用的竞争形式。

  她的意思直白点讲就是将摊子铺的大一点,最好多在几个城市开启餐厅,然后几家餐厅一举反击价格战,打得竞争对手毫无还手之力。

  摊子小的话,人家以为就这么一家开业想争取点食客资源,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人家放放血,反正就打一会儿,心态上始终觉得,你肯定会输。

  可是一旦你的摊子大了,连续在多家城市都这样打价格战的话,人家就不得考虑成本了。

  一处城市损失点,多家城市连续这么亏损的话,相比利润而言,他们的成本也不低。

  相反他呢,完全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只要把管理人员的费用按时发放,该交的税按时交,服务和卫生上多用点心,完全就可以等着人家撤场。

  不撤场,那就就继续赔着呗,看谁烧的起。

  企业不怕行业对手的竞争,怕就怕某些人一进来就是砸场子,这种人是最可恶的,他完全不在乎行业的前景发展,他只关心资本。

  李文敏的措施就是一个进场砸场子的人,她进场不按竞争的方式来占有市场。

  我就是逼着你们退场,看谁钱多,谁烧得起,谁最先撑不住。

  典型的商业竞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区别就是别人烧的是资本提供的钱,而她完全可以自己担负得起,因为她烧的不是钱,只是时间精力罢了。

  只要异世界的大海不枯竭,海鲜资源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

  你怎么跟我打!

  李文敏就是用资本的角度去思考餐厅的营业模式,她根本不在乎一只花龙免费供应会损失多少钱,她只考虑市场占有率,只要当市场占有率大了起来,企业就可以估价、乃至上市,赚资本的钱。

  再说,她会亏钱吗?

  她知道只要有异世界的根基在,就不会存在赔钱的事。

  也只有这种模式下,才能尽快的实现向小园梦想的产业升级。

  不然这么小打小闹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够积攒起大量资金实现盈利。

  一家餐厅定价100元,就算它是纯利润,每天中晚300餐位爆满,一个月的利润才多少,180万而已。

  作为曾经身价超两度过亿元的他来讲,这点钱能够干嘛,在现实世界雇用两位渔民都做不到,指望餐厅能够实现产品升级,还不如一艘渔船出海捕捞获得的利润高。

  要知道为了将海鲜运输到现实世界,还要支付每吨万元的费用,不然远洋捕捞的利润更高。

  既然目的是为了产业上的升级,自然利润要比海洋捕捞直接贩卖出来的利润要多。

  这不仅是为了实现他海洋产品项目上的一个试点,更是为了后续对更多形式上的探索。

  海王集团作为国际海洋巨头的营业模式,应该是他前期要学习和模仿的。

  人家海王集团不仅有高端的海鲜连锁餐厅公司,更有多家规模庞大的海鲜加工公司,听说还拥有多艘千吨级别的海洋捕捞队,除此外各种涉及重工业的产业才是真正的巨头。

  自己这点家当跟人家比起来实在是大巫见小巫,跟随人家的模式,也不失为一种方法啊。

  你做高端的海鲜餐厅,我做便捷的海鲜自助餐厅。

  “继续说。”向小园看着她,面容似乎略有醒悟的神色。

  “其实不管是海鲜自助还是其他自助餐饮,产品结构越来越雷同,技术附加值开始降低。

  连城多家企业的产品同质化很严重,产品没有创新,技术更新缓慢,缺乏差异性,这也是连城海鲜餐厅经常大批关闭又重新开业的矛盾所在。我们若想要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进行策略性降价,甚至是价格战,都是不可避免的一次战斗。”李文敏轻声说道:

  “但是我们也要实施差异化战略,就是要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充分发挥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取得较高的利润。”

  “具体该怎么做?”向小园继续问道。

  “很简单,就是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便宜。”李文敏看着他道:

  “餐厅里面该有哪些海鲜,该定什么样的价格,您找餐厅经理和总厨去商榷就行,但要记住这个方针,才是对您占有市场最快速的方法。”

  听她这样说,向小园也知道关于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不适合去询问她,她是运营上的专家。

  考虑的方向都不同,自然不能对一家小小的餐厅做出什么样细致的划分。

  “不过……”李文敏看着手中的纸条,摇了摇头道:

  “老板没必要将精力放在这些旁枝末节的东西上面,要注重成本风险,这些贝壳之类的海鲜,完全可以从现实成本价采购,就算在餐厅里以成本价售卖,也不是一个大问题,关键是一些高经济的海鲜生物,放在餐厅里的话,能够提高很大的购买力。

  海鲜餐厅要做,但并不妨碍你海鲜售卖,等手头上的钱多了,再雇佣些渔民专门从事海场养殖,不管是大园岛还是小园岛,都有大片的海域可供选择。”

  看来我是陷入了思维上的误区,盛浅予反对花龙青蟹进入餐厅食材上的时候,他就被带进了沟里。

  他差那一两只螃蟹的钱吗,如果能换来市场占有率,他还怕海鲜卖不出去。

  到时候随便一个更换季度海鲜的理由,将这些高价的海鲜撤走,到时候还不是自己想卖什么,他们就得吃什么海鲜的嘛,反正你们也没有第二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