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纣王 第228章 有巢风后齐相助
作者:老李已存在的小说      更新:2019-12-07

  帝辛顺路回了一趟朝歌,就赶上一场好戏。

  等好戏看完,又向高明高觉询问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朝歌近况,帝辛就准备离开。

  不过在离开之前,帝辛照例去了一趟三圣庙,先是对着自己的塑像欣赏一番,随后就恭恭敬敬的,对着燧人氏、有巢氏两位先贤的塑像行了一礼。

  行礼毕,帝辛紧盯着有巢氏,希望他能像上次一样,给自己一点提示。

  可惜,等了半晌,有巢氏塑像毫无反应。

  “难道还在怪罪自己上次没有听清?”

  饶是帝辛一向面厚心黑,此时也不由的脸面发红,实在是,唉,一言难尽啊。

  再对两位先贤一礼,帝辛转身离去。

  就在帝辛离去之后,燧人氏和有巢氏两人塑像,眼珠居然动了一动!

  若是帝辛在此,就会发现,两人塑像此时的灵动程度,堪比真人。

  “皇兄,你说,咱们上次就那样坑了这小子一把,不会被这小子发现吧?”

  帝辛一直都以为毫无反应的燧人氏塑像,此时却主动向有巢氏传音说道。

  “发现?怎么可能发现?我装的那么像。

  “况且,当时你我神魂刚刚有些恢复的迹象,确实虚弱,即便不出声,说出那两个字来,也费了我老大精神。

  “帝辛小子没有发现也就罢了,即便发现,他也还得感谢我。”

  听有巢氏说完,燧人氏赞同点头。

  不是赞同有巢氏的歪理,而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早习惯了有巢氏如此‘脸大’的说话风格。

  “可是,若是他不能悟出那两个字,那该怎么办?”

  有巢氏刚才略显嬉笑的表情褪去,也变得严肃起来。

  “为兄也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两个字,关系到昊天上帝成圣最大的秘密。

  “这是你我兄弟二人在这漫长岁月中,根据昊天上帝与伏羲、神农、轩辕三人成圣的过程,自行推算而出的。

  “可是,这两个字,我又不能明明白白告诉他,你我二人头上,不但有昊天上帝注视的目光,还有神农、轩辕巡视的身影。

  “罢了,就看帝辛自己的造化了。

  “毕竟,就连这两个字本身对是不对,你我二人不也都没有把握吗?”

  有巢氏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也不知是想起了何人、何时、何事。

  遂人氏见有巢氏情绪低落,也不再说话。

  可过了半晌,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皇兄,对于神农、轩辕,你恨他们吗?”

  “恨?恨吗?”

  有巢氏眼中出现茫然之色,显然,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再说帝辛,从三圣庙里出来,就悄然离开朝歌。

  不过,帝辛一没回转碧游宫,二没直奔界牌关,而是来到另一处地方,二龙山。

  二龙山乃是原文中殷洪下山,收服庞刘苟毕四将所在之地。

  此四人本领一般,以帝辛现在的势力,当然不会缺他们这几人。

  但闻仲现在正在界牌关统领大军,手下只有两个弟子,以及早年间自己为闻仲物色的黄花山四将张节、邓忠、陶荣、辛环可用。

  实力不免有些单薄,帝辛就想将四人收服,分给闻仲调遣。

  等到了二龙山,帝辛也不知道他四人具体躲在哪里,只得随意游逛,正是“因来二龙访四将,偷得浮生半日闲”。

  一直以来都是不停的征战打仗,自己还真的没有好好欣赏过山景,趁此机会,就当是游山玩水了。

  可就在帝辛刚有一点兴致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声大喊,“你是何人,胆敢探我巢穴?”

  真是煞风景,帝辛心中暗骂。

  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庞刘苟毕四人之一了。

  帝辛转头,就看见一人,面如亮漆,颌下红髯,两道黄眉,眼如金镀,皂袍乌马,穿一付金锁甲,用两条银装锏,滚上山来。

  嘴里大喊,手上也不歇着,劈头就一锏朝帝辛头上砸下。

  “还真是个莽夫”。

  帝辛一边说,一边随意的抽出金鞭,向上一磕,就听见‘当啷啷’一声响,来人手里的银装锏就飞到不知哪里去了。

  来人大惊失色,叫一声,“好大的力气”,转身就要逃跑。

  “还想跑?”

  帝辛只是伸手一指,平地一道金墙生出,正挡在那人面前。

  那人一个急转身,就拐到另一个方向,可还没等迈步,就听见‘咔咔咔’连续三声,又起三面金墙,将那人围在中间。

  “好久没用五行法术对敌,倒是没有生疏。”帝辛自语。

  不过,自己现在的修为,不但比不上现在的闻仲,就连原文的闻仲也比不上。

  原文闻仲收服黄花山四将,只是伸手一指,金遁法就把邓忠捆住,可是自己,却指了四下,还是要多加练习才是。

  “你到底是谁?有如此修为,何必为难我等?”被困住的那人开口问道。

  帝辛刚要回答,就听又一声大喊,“兄长,我来了。”

  只见一人头戴虎磕脑,面如赤枣,颌下长须,用驼龙枪,骑黄膘马,挺枪就朝帝辛刺来。

  “看来不把你们全打趴下,是不能好好说话了。”

  又是一鞭,把来人打翻在地,伸手一拎,就扔进四面金墙之中了,还顺便将刚才那人砸倒在地,一时间,就听二人‘哼哼唧唧’个不停。

  “孤乃人皇帝辛,山下何人,还不上前拜见?”

  二龙山四将,还有两人没来呢,帝辛可没兴趣跟他们玩车轮战,直接喊话。

  话音刚落,只见山下又有二人上山来,长相更是凶恶。

  两人全都面如黄金、短发虬须、穿大红、披银甲、坐白马、用大刀。

  此时刀已落地,二人滚鞍下马,倒身下拜,口称“拜见大王”。

  帝辛满意的看着两人,自己终于也走到了这一步,只要虎躯一震,散发出王霸之气,草莽英雄,争相来投。

  一拂手,撤掉金遁法,“你二人去将他们搀扶起来,孤有事吩咐。”

  过不多时,被困的两人恢复过来,四人重新拜见,“我等不知人皇驾临,万望恕罪。”

  “孤本是从朝歌出来,要去界牌关,却被你四人拦下,就罚你等军前效力,随我同去界牌关,归与太师闻仲帐下,如何?”

  四人一听,这哪是惩罚啊,这是在给自己四人谋出身啊,虽然军前大战有些许危险,但他四人本就一介武夫,何曾怕过这些?

  只要用心用力,谋得一官半职,不比落草为寇,强上百倍?

  想通此节,四人齐声道“蒙人皇提携,乃贵神所照,敢不如命。”

  至于帝辛从朝歌去界牌,怎么一个弯拐到此地,四人都没有发现异常。

  帝辛命四人打点行装,整顿兵马,有愿去的一起前去,有不愿的,给钱遣散,最后得了两千多人马,一起朝界牌关而来。

  走在路上,帝辛才忽然猛醒,自己连四人名字都没问呢。

  虽然自己早就知道,可此时的自己,不应该知道,只得又问一句,“你四人姓甚名谁?”

  四人中领头的庞弘答道“末将姓庞,名弘;此人姓刘,名甫;此人姓苟,名章;此人姓毕,名环。”

  一路无话,众人来到界牌关。

  将四将安顿住,帝辛就召见闻仲、邬文化,还有自己的亲家公,邓九公。

  “见过大王。”三人齐齐行礼,帝辛随意点头,就让几人坐下。

  都是自己的亲近之人,也不讲那许多礼数。

  可却见闻仲犹犹豫豫未曾坐下,正待开口,就被帝辛拦住,“太师,你我君臣相称,师叔之类的称呼,切勿提起。”

  闻仲这才点头,安然而坐,心中泛起一丝感动。

  这件事事情很小,闻仲也不是因为一个称呼这种小事,就能随意被拉拢之人。

  只是,在以前,同在金灵圣母门下听道,帝辛执意不准自己称呼大王,而是以道友相称,可如今,帝辛成了闻仲的师叔,却又要求以君臣相称。

  如此处处为闻仲考虑,正是这种不起眼的细微小事,才更让闻仲认定,帝辛是一位仁德之君。

  “如今姜子牙占据汜水关,不日必将进逼界牌,此地就由太师主持,邓总兵邬文化,你二人一切听太师号令。

  “前些时日师父为我讲道数天,我也有所体悟,而且拜师当日,吕岳也曾前去,将修炼所需丹药,已经交付我手。

  “趁此机会,我正好闭关几日。”

  “请大王放心,臣等谨遵号令。”三人齐声答道。

  将这些琐事处理完,帝辛开始闭关。

  再说那日风后从轩辕处出来,也没等伏羲、神农的弟子,就自顾自下山。

  来到汜水关外,却没进关,而是打量了几眼之后,转身就朝青龙关而去。

  “呼呼”,等风后到了青龙关外,施展密法,刮起了一阵怪风。

  就见那风居然上空下漏,只有一丈来高,刮到青龙关上,树木不摇,青草不摆,就好像一根记事的绳索,进了关内。

  风林本来正在教场练习弓马技艺,突然有那怪风刮到自己身前,脸色大变。

  就见风林鼻翼扇动,竟是在闻那风的味道。

  过了一阵,风林跳下乌骓马,抄起狼牙棒,自己撒开脚丫一阵狂奔,比那乌骓马都不知快了多少。

  等风林来到城外密林,看见风后,却是一声大喝,“你是何人,竟然懂得我族秘法?”

  看着这唯一仅存的苗裔,风后心中泛起悲意。在轩辕时期,自己这一族,族人怕不有数十万?

  只是在轩辕问道,自己‘故去’之后,各方倾轧,族群逐渐衰落,更重要的,是被那个人,看中了族中的一件宝物,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而像自己族群一样命运的,又何止几个?

  “你到底是谁?若是不说,不要怪我不客气。”就在风后思绪浮起之时,风林又是一声大喝,将风后拉回了现世。

  “自己这一族,还是这么脾气暴躁吗?”风后有些欣慰,有些伤悲,不知是该苦笑,还是该自豪。

  也不用说话,风后又打出一道秘法,随后一掌朝风林额头拍去。

  “你还敢动手?”说着,风林挥动狼牙棒,就要照风后头上砸下。

  可他那点微末修为,哪能是风后的对手?未等狼牙棒临身,风后的手掌已经印在风林额头之上。

  风林顿时两眼呆滞,仰天倒地。

  半晌之后,风林一骨碌站起身来,纳头便拜,“不肖子孙风林,叩见先辈,只是,不知您老人家,是晚辈的多少辈祖宗?”

  风后被风林的一句话差点逗笑了,绷着脸,保持自己的长辈威严。

  “你不是不肖子孙,反倒是我,是个不肖祖宗,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照管过你们。”

  “您,您老人家说的哪里话,听长辈讲,有一位不知哪辈的祖宗,得罪了一个大人物,还是靠着祖上余荫,才得以留下一支苗裔,晚辈不敢,不敢,~”

  风林一个丈许的汉子,说着话,眼泪却流了满地。

  风后握着拳,又缓缓张开,再握拳再张开,等风林哭声渐止,这才长出口气。

  “你起来吧,我刚才已经将族中秘法尽数传授与你,不比你以前修炼的残缺道术,你还要用心修习才是。

  “另外,你帮我传个话给当代人皇,就说,风后想要与他一见。”

  风林一边抹眼泪,一边答应,“是,是,晚辈必把话带到,就说,啥,你是风后?

  “就是我族第一代族长,曾任轩辕圣皇宰相的风后?”

  风后微微笑笑,“对,就是我,等你与当代人皇联系好了,再来此地,我自有办法与你联络。”

  说着,风后身形向上飘起,就如春风中的一片树叶,随风而去。

  风林跪在地上,又狠狠的磕了几个头,“风后,居然是风后?我族难道又要大兴?

  “呸,兴个屁,现在族中只有我一人,要想大兴,得把我变成种马才行,我才不要做种马。

  “那我族又该怎么办?对了,可以娶个媳妇,生个儿子,然后让儿子去担负振兴我族的重任。”

  心中想着坑儿子计划的风林,满怀兴奋的回到青龙关,与张桂芳禀告,就说是一位修道人想要面见大王,请派探马送信。

  张桂芳也没阻止,也不怕有何诡计,帝辛的修为,可比他们高多了。

  再说,见与不见,决定权在帝辛,他们只需传递消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