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围棋故事 第八百七十三章、茶楼擂争(32)
作者:麻烦大了的小说      更新:2020-12-16

  比方说,比赛中的进行激烈竞争的两名五千米或一万米长跑运动员,一人已经甩开另一人整整一圈的话;通常情况下,落后者还能不能追回来呢?

  此刻李铁如的黑棋落后情况,比上面那个极端的例子还要厉害一些。

  我们应该知道,上面例子中,差距那么大情况下,通常没有可能逆转;除非,突然间二人之中发生了不为人知的巨大变化,胜负结果才有可能会改变。

  上例中,差距太大了;即使领先者不慎摔倒,落后者都未必能够及时追上来。

  而李铁如早已经习惯于在落后中苦苦追赶这种情况了,他参加围棋比赛,几乎有一多半时候会这样。

  李铁如这种坚持或者顽强,其实挺令人“讨厌”的;许多人下围棋,领先很多时都会松懈;而且他因此而取得逆转胜的实战例子也是很多的。

  另外,类似情况在各级各类比赛中,类似情况也比比皆是。

  中国有句古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行百里者半九十”典出刘向《战国策·秦策五》。

  秦王依靠秦国强大的实力、有利的地形,成功地实行了“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

  几年来,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着大局已定,为此秦王逐渐放松了努力,把政事交给相国,自己在宫中饮酒作乐,恣意享受起来。

  一天,侍卫向秦王报告说,有一个年近九十岁的老人,刚从百里路外赶到京城,一定要进宫求见秦王。

  秦王亲自接见了他。秦王说:“老人家,你刚从远地赶来,路上一定很辛苦吧!”

  老人说:“是啊!老臣从家乡出发,赶了十天,行了九十里;又走了十天,行了十里,好不容易赶到京城。”

  秦王笑道:“老人家,你算错了吧?开头十天走了九十里,后来的十天怎么只走了十里呢?”

  老人回答说:“开始的十天,我一心赶路,全力以赴。待走了九十里以后,实在觉得很累,那剩下的十里,似乎越走越长,每走一步都要花出许多力气,所以走了十天才到了咸阳。回头一想,前面的九十里,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

  秦王点点头,说:“老人家赶了那么多的路来见我,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呢?”

  老人回答说:“我就是要把这走路的道理禀告大王。我们秦国统一的大业眼看就要完成,就像老臣百里路已经走了九十里一样。不过我希望大王把以往的成功只看做是事业的一半,还有一半更需要去努力完成。如果现在懈怠起来,那以后的路就会特别难走,甚至会半途而废,走不到终点呢!”

  秦王谢过老人的忠告,再也不敢懈怠,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统一六国的大业上去了。

  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

  比喻越接近成功,越不能松懈,要坚持到底,去争取最后的胜利。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

  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

  与这个意思相近的还有出自《书经》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意思是说要造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石不倒在山顶上,那么山的高度就达不到九仞,就会造山失败。

  这两段古语常用于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但角度略有不同,前者是强调“末路之难”;后者是强调若不能坚持到底,就会“功亏一篑”。

  为什么末路难呢?

  以马拉松比赛为例,大家知道马拉松比赛全程为42.195公里,运动员最疲劳的时候是35公里之后的路程,故35公里处,俗称“鬼门关”。

  此时运动员由于乳酸堆积,所以全身各个关节都十分疼痛,运动员的双腿会逐渐“失去知觉”,若没有超乎想象的意志、耐力,没有长期艰苦训练的体力储备,就很可能半途而废。

  同样,百米赛跑和百米游泳决胜的关键往往是最后十米的冲刺,而这恰恰是向体能极限的挑战,如果不能咬牙坚持,同样会前功尽弃!

  竞技体育是和平时期的“战争”,而在真正的战场上,两军交战都要力争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

  军队失去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的位置,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

  怎样力争主动权呢?

  ***说:“往往在敌人十分起劲自己十分困难的时候,正是敌人开始不利,自己开始有利的时候。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谁能坚持到“最后五分钟”,谁就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兴衰也是这样。

  战国七雄争霸,秦王依靠强大的实力,有利的地形,成功地实行了“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

  几年来,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大局已定,秦王逐渐放松了努力,把政事交给相国,自己在宫中饮酒作乐,恣意享受起来。

  眼看统一大业有可能毁于一旦,于是就有大臣向秦王进言,晓以“行百里者半九十”之理,告诫秦王“未路之难”,秦王听从了大臣的意见,将精力用在统一大业上,避免了“政怠宦成”、半途而废的结局。

  相反,明朝未年打进了北京城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由于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轻敌,刚愎自用,结果大好的江山毁于一旦,李自成也落得个兵败九宫山,被乡勇所杀的命运。

  为什么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呢?

  黄炎培说:“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从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