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围棋故事 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十万大奖(6)
作者:麻烦大了的小说      更新:2020-12-16

  他们主张“知辅行主”,意为做人不能大谈空论,要有自身想法和实际行动。

  二、提倡求真务实、实学实用。

  尽管东林书院和我国古代其他书院一样,讲学和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儒家经史著述,但其不论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方法上都针对性、实用性较强,强调从实际出发,注重讲实学,办实事,有实用,求实益。

  这一点在东林书院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讲学和学术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关于东林讲学活动情况和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领袖生平言行的记载中,都有比较清楚的反映。

  诸如:《东林书院会约仪式》第一条强调,会讲属业余自愿性质,所以参加会讲的通知不必要求每个人都来参加。

  第三条规定,举行会讲时,主持会讲的会主由大小会公推产生,根据实际需要,由不同学者担任;第四条规定,每次会讲推举一人讲《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即“四书”中的一段内容,然后大家“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

  第十一条强调要尽量简化来与会的学人之间的交拜手续,不搞繁琐的礼节和形式主义。

  政治主张

  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反对矿税,是东林党的三项具体主张。

  明朝中期以后,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和工场手工业更加发展。

  在一些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商人、作坊主、手工匠以及其他城市平民,开始形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给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带来了新的影响。

  东林党就有不少人是中小地主兼营工商的。

  他们有的人突破了传统的农为国本的经济思想,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新观点。

  如赵南星说:“士农工商,生人之本业。”

  李应升反对关卡重重、商税繁多,要求执政者“爱商恤民,上不妨工而下利于途(指贩运)”。

  可是从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起,神宗派宦官到各地采矿和征税。

  神宗一开始派出矿监、税使,东林党人就表示反对。

  山西巡抚魏允贞在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上疏指出:宦官出领矿、税,为民祸害。

  魏允贞因此受到神宗的切责。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大学士叶向高上疏要求罢撤矿监、税使。

  同年,吏部侍郎冯琦上奏说:这些矿监、税使不但使贫者断绝生计,富人也蒙受其害,这样下去,势必激起大乱。

  李三才反对矿监、税使的言行,在当时影响最大。

  他于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就任凤阳巡抚。

  在凤阳巡抚管辖的地区内,有好几个矿监、税使,残害百姓。

  李三才在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五月上疏万历帝,揭露万历帝派遣税使、矿监这一弊政的要害。

  李三才任职凤阳巡抚期间,曾经严惩太监陈增的爪牙,罪大的则加以捕杀,打击了陈增的气焰。

  他还奏劾陈增的重要帮凶程守训贪赃数十万银两等罪,使程及其同伙被捕解京,终于伏法,远近大快。

  史书上说,李三才“以折税监得民心”。

  两淮地区发生灾荒时,他经报请朝廷获准,对灾民加以赈济,还免除了应纳的“马价”(一种苛税的名目),因此李三才的言行赢得了民心和朝野正直人士的赞扬,声望日隆,有可能被推举进入内阁。

  齐、楚、浙党一派官员生怕李三才入阁会对自己不利,就连连上疏攻击李三才奸诈贪横。

  顾宪成等东林党人则驳斥这些谰言,于是双方又发生了一场笔墨官司。

  由于一再受到攻讦,1611年(万历三十九),李三才不得已自动辞职。

  这就是当时喧闹得不可开交的李三才入阁事件。

  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明神宗死去,朝廷宣布撤掉一切矿监、税使,过去因反对矿监、税使而被处分的官员也酌量起用。

  至此,反对矿、税之弊的斗争以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而告一段落。

  结果

  由于东林党人开放言路指责朝政,触动熹宗时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开馆纂修《三朝要典》,在霍维华的基础上纂辑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有关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大案的档案资料,打击东林党,同时造编《东林点将录》等文件上报朝廷,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

  次年,东林书院被拆毁。

  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遭到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杀害。

  有“东林六君子”“东林七君子”之说。

  1627年(天启七年),崇祯帝即位,魏忠贤被贬南直隶凤阳府看守皇陵,后魏忠贤畏罪自杀,阉党成员被革职下狱乃至处死,自此,阉党集团被彻底剿灭。

  正因如此,东林党人余人才免遭打击。

  1629年(崇祯二年),崇祯皇帝下令为遭到迫害的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

  影响

  东林党人号称“清流”,影响着天下的舆论。

  上述皇位继承权之争和京察之争,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

  但是,这并不能掩没东林党人在这些斗争中力图革新朝政、反对统治集团中最反动腐朽势力的进步作用。

  由于东林党人威胁到其他非东林党人的利益,许多非东林党的官员为自保也纷纷以地域为单位,以高官为领袖,结成帮派,一时朝中宣党、浙党、楚党、齐党林立,他们联合起来打击东林党人。

  斗争由原来的阁部之争和门户之争逐渐演变为党派斗争,规模进一步升级,性质更加严重,影响也更加恶劣,明代政争急剧恶化,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东林党人代表了当时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反对朝廷向工商业者收税,并借着崇祯帝清除魏忠贤势力的时机,取消或降低了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的税负,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朝廷的税收来源更加依赖于普通的农民,再加上当时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形成大量流民,直接导致了明末的农民大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