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天录 第六章 灵台方寸
作者:白狮的小说      更新:2019-12-08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正所谓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寸天地一寸心,说的就是这里。

  灵台方寸山,这个让杨戬搜寻近千年仍不知所踪的神秘之地,当他踏入这里时,才知道自己这千年来当真是白找了。踏遍九州,寻断山河,仍不见这座莽莽青山的真容。

  原来,整座山峦竟然藏在了须菩提头顶的紫藤葫芦里。是啊,方寸山就应该在这方寸大小的天地里,外面的尘世与这里无关...

  杨戬环顾四周,只见清气聚作云海游荡于山峦之间,松柏长青立于石壑之中,更有浮空山列作八卦位悬于主峰之侧。山上亭台楼阁应有尽有,仙鹤飞过灵溪幽幽,浮萍入水,穿桥而落溅起层层雾花...

  杨戬与须菩提二人来到山门处,见一个门坊雕头悬在半空,雕头两侧系有两面黄旗,一面画有净枝莲花,一面画有咬尾阴阳,而雕头当中,正有一双阴阳鱼戏在一朵净莲之上上,流光溢彩,栩栩如生。

  杨戬看的真切,虽身受重伤,但一见到这座雕头,瞬间感到四肢百骸清爽无比,犹如醍醐灌顶。

  “菩提祖师,这是...”杨戬问向一旁的须菩提。。

  须菩提扶杨戬坐到一旁的青石上,捋了捋胡须道:“灵台方寸山,玉莲灵台为佛,阴阳方寸为道。这便是佛性与道根,你懂了么?”

  杨戬听后似有所悟:“既然您守着佛性与道根,千年前又为何教那猴子去捣乱神佛之所?”

  须菩提笑了笑,叹了一口气:“如今佛已非佛,道,已非道...”

  “可是,”杨戬又说,“五百年前,三藏法师为苍生修正道,取佛经,又怎有非佛非道一说?”

  须菩提摇了摇头:“如来说那大乘佛法,能超亡者升天,能渡难人苦厄,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可是你看看,取了真经后,世人无非是把那佛堂道馆重新粉饰了一遍,把那神像金身又镀了一层。烧了高香,念了阿弥陀佛,就能脱离苦海?哈哈哈...”须菩提说到最后竟开始苦笑起来,“西行之意不在取经,而在平妖诛心啊...”

  杨戬一时没了言语,如今三清天尊无故要置他于死地,现在自己又和须菩提在一起,看来神仙是做不成了。既然须菩提救了自己,肯定有什么原因,不妨待在他身边慢慢询问。

  杨戬想到这里,起身向须菩提施礼道:“承蒙菩提祖师搭救,感激不尽。不过杨戬虽为罪人,但也曾受过天上千年俸禄,如今您带我来这必有原因,还请祖师相告。否则杨戬就算死,也要回去!”

  须菩提见杨戬说出这番话,也是一阵无语。心想这小子还真固执,那些个神仙要杀你哪还和你讲什么子丑寅卯,不过转念一想,他现在身体如此虚弱还是不要说的好。于是,他对杨戬说道:

  “你现在身体还虚弱,有什么事等你的伤好的差不多了我在告诉你吧。在我这你也可以静养一段时间,哦对了,”须菩提话锋一转,从袖里掏出一个瓷瓶,“我趁那两个老东西不注意,将哮天犬的魂魄收在这瓶子里,你好好保存,将来若能寻到一尊好的肉身,也可将它还魂。”

  杨戬听到此话,再次红了眼睛。他小心翼翼将瓶子放入怀中,然后又对须菩提施礼道:“多谢祖师。”

  须菩提拍了拍杨戬,一抬手,招来两只仙鹤。他与杨戬一人骑在一只鹤上向山顶飞去。直到这时候,杨戬才发现,原来山峦之后还有一片茫茫的云海,层层叠叠似乎笼罩着什么。

  不多时,二人已乘鹤到了山巅,可环顾而去,这山巅只有一座破烂不堪的孤亭以及一棵歪歪扭扭的老松,还不如山腰间的亭台楼阁华丽。

  杨戬不解问:“祖师,山峦之巅为何不见楼宇,偏有这破亭在此?”

  “随我来。”须菩提下了仙鹤没有理杨戬的询问,缓缓走在前面。

  杨戬无奈,只得随须菩提走进那破亭中。二人走到亭内,只见当中有一石台,放着一尊日晷,只不过日晷表层是一面明镜。

  那须菩提走到日晷前,用拂尘扫过镜面。霎时,周围的天渐渐暗了下来,本来的碧空如洗竟化作长夜万里,杨戬真觉奇特向那亭外望去,方见一弯斜月挂在当空,只是不见了满天星图,唯留三颗星辰点缀在斜月两端以及月怀之中。

  一寸银辉出现,原来是那日晷反射这斜月三星之光射入夜空。渐渐地,斜月三星下出现了一个方才没有的山洞,里面透着丝丝亮光,显然有人居住。

  杨戬叹道:“没想到这方寸天地里还能见到如此奇景!”

  须菩提摇着头:“若不是你这小子头上的天眼,我才懒得将洞府藏得这么深呢,还不是拜你所赐。走吧,先进去...”

  杨戬尴尬的笑了笑,二人又乘了仙鹤进入洞中。透过一扇大开的玄门,这才见了须菩提道场的真容。

  不过是一处山崖吊脚殿,两重楼檐遮天边,三侧廊房围不拢,四下朽木散千千。这和外面的青山绿水亭台楼阁大相径庭,也让杨戬大跌眼镜...

  “祖师,你这里怕是多久没有打扫过了”杨戬尴尬的说。

  须菩提笑道:“千年前猴子出事,我便遣散了众弟子。独自山野惯了,让小辈见笑。”说着,他拿出一颗丹药递给杨戬。杨戬一阵愕然:“这是?”

  “放心,药不死你。”须菩提说到,“这是菩提子,能助你经脉修复,你先服下然后到屋里我看看你额上的伤势。”

  杨戬接过丹药心想,他若是要害我,也不必将我救下,于是便服了丹药。进了里屋,点了灯,两人对坐蒲团之上。

  映着昏黄的灯光,须菩提仔细看着杨戬额上的伤痕,上面隐隐透着青光,他皱了皱眉问:“这眼睛还能睁开么?”

  杨戬摇了摇头,须菩提心想,难不成这青鸾火凤将东西放在杨戬的天眼里了?可没听说杨戬的天眼能放东西啊...

  “你这天眼...平时作何之用?”须菩提问到。

  杨戬说:“这天眼随我出生就相伴,能望千里万里,能感祸吉之兆,能见众生法相,能诛妖邪之恶。不过...”杨戬顿了顿。

  须菩提问:“不过什么?”

  “那日我被青鸾打败时,她说我这天眼里还有什么混沌气息...”杨戬道。

  果然是这样么,须菩提眼前一亮。他想到这,放下拂尘,将手放在杨戬额头,丝丝真气进入杨戬脑中,顿时那种剧痛又疼的杨戬流下冷汗。

  “屏息凝神,意守眉冲!”须菩提喝到,然后他又将另一只手指向杨戬胸口。一股清流由下而上汇入杨戬额上。

  这时,杨戬才慢慢平复下来。须菩提也将双眼闭上,神识借由真气渐渐进入杨戬的天眼,来到了一片混沌空间。

  须菩提此时心中愕然,想不到这天眼里居然有这么浓郁的混沌气息...正想着,他的神识突然受到一丝惊扰,原来前方混沌处经浮现出一颗青赤流焰包裹住的雀卵!须菩提又惊又喜,慢慢将神识靠近那颗雀卵,可是那雀卵似乎也有所感应,猛然射出一道青赤流焰将须菩提的神识弹出了杨戬的天眼!

  须菩提没想到那颗雀卵会骤然发难,慌忙收了神识。可转眼看去,杨戬的伤痕已经青光大盛,不住地颤抖着!

  突然,青赤流焰从杨戬额上的伤口处射出!说时迟那时快,须菩提抓起地上的拂尘引住流焰向窗外一扫,只听得“嘭”的一声,墙上的窗户被流焰炸的粉碎,须菩提连忙起身跳到空中点住杨戬的上星穴,硬生生的将这股蛮横气息压制下去...

  收了身法,须菩提站在一旁,杨戬此时手撑着地板,虚弱的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须菩提又拿出一粒菩提子叫杨戬服下:“有什么事,待你静养几天再说吧,这几日我会叫仙鹤送些吃的给你...”

  说罢,他扶杨戬上榻,然后关了房门离去。杨戬虽然此时满肚子的问题,但奈何身体面临崩溃,也痴痴厄厄的睡了过去...

  再说那须菩提走出三星洞,到了破亭之中。他盯着明镜日晷一挥手,又将白昼替了黑夜。他坐在亭外老松前,想着杨戬天眼中的雀卵...

  “没想到三清的消息竟然如此灵通,鸾凤前脚出狱,他们立马就发现了。”须菩提捏了捏额头,“不过他们千算万算也没想到杨戬会在那里,而且当做了鸾凤的嫁衣,如今鸾凤之卵在杨戬天眼中已无大碍,只是如何将它取出才是最大的问题。天眼乃杨戬精魄所在,若是杨戬身死则天眼也将破灭,显然杀人取卵是行不通的,只有等他醒了再作打算...”

  须菩提摇了摇头,望着陪伴了他无数个岁月的方寸山痴痴呆住了。他耳边又响起了那只猴儿哭诉的声音...

  “师傅,不是俺老孙挣不开这劳什子山,只是这山抽走了我的法力,他们喂我食的铜汁铁胆里又做了文章阻了我的经脉,徒儿力不从心啊...”

  “师傅,这金箍戴上后,一直有一个声音在企图控制我的身体,那和尚的紧箍咒每念一次,我的意识就薄弱一层,怕是今后师傅见到我时,已是行尸走肉的傀儡...”

  “师傅...”

  须菩提此时心如刀绞,他长叹一声喃喃道:“为师何尝不想救你啊,只是时机一过便不会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