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超级兵锋 第九百六十四章:野战重炮旅
作者:长风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新一军的整编会议开的比较低调,比之前的豫北防务会议低调多了,甚至根本就没有对外发布任何消息。

  虽然有些记者消息十分灵通,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发言人梁栋围追堵截,但都被他用四两拨千斤的方法给对付过去了。

  新一军四大主力旅的人员补充和整修工作随之开始了。

  四大主力旅,每个旅限制兵员八千人,严禁私自扩编部队,新36旅驻扎焦作,新37旅驻扎新乡,以这两个旅为主力组建的第201师,师部驻扎焦作。

  新39旅驻扎濮阳,新40旅驻扎安阳,以这两个师为主力组建的第202师,师部驻扎安阳,伍新华担任副师长、代师长,新来的余万成少将海军担任参谋长,梁栋转任豫北行署办公室高级参谋并兼任新乡市市长。

  唯一的一支骑兵旅两团制驻扎汤阴,原骑兵团团长胡八桂任骑兵旅旅长。

  若是按照国军现行的编制的话,其实四个主力旅都已经算是师的规模了,冷锋要是再稍微松一点儿口子,这四个旅就是四个整编甲种师。

  相当于四个整编甲种师,外加一个战斗力强悍的突击旅,还有一个精锐的骑兵旅,战斗兵力就已经接近五万人。

  如果再把补充旅和辅助的人员算上,新一军的规模绝对超过一个军团,位居国军主力军团之首。

  带甲十万

  好家伙,杜光亭听了,都忍不住摸一下额头,看是否出了一层汗。

  新一军整体实力居然如此强悍,绝对超过当初的教导总队了,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冷锋绝对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这样的人只要不行差踏错,未来至少会成为一方巨擘,甚至是可能更远。

  老头子现在就开始担心冷锋尾大不掉,难以控制了吗

  冷锋没有盲目的扩军,盲目的扩军不但会降低战斗力,而且还会给后勤带来严重的负担。

  按照冷锋的设计,四个主力旅将会承担四个警备旅的训练任务,在自己整训的同时,也同时训练四个警备旅。

  补充旅则是另外招募的,这个旅全部都是新兵,不要老兵,这是冷锋打算作为种子而打造的一支部队。

  冷锋将补充旅夜叉特种作战大队驻训夜叉营正式的成为新一军具有试验性质的特种部队。

  新一军直属的部队还有一个防空营,运输汽车团,舟桥大队,水上运输大队,防化营,以及直属工兵团等等。

  细算了一下,新一军若是这些部队都满编的话,整个编制人员将超过五万人。

  五万人,规模小的集团军也不见有这么多的兵力,何况加上要整编,接受新一军指挥的豫北地方警备旅和补充旅以及辅助人员,那将超过十万人。

  十万人,现在的中国还有哪一支地方部队超过十万人

  豫北之地虽然富庶,可要养活一支十万人的精锐大军,显然是不够的,冷锋很想努力的精简一下部队,可发现,怎么减都减不下来。

  最后没有办法,他划了一个硬性的指标,十万人是能够承受的极限。

  养兵是十分费钱的,冷锋的要求又高,这也是为了保证士兵的训练和最大限度发挥出战斗力。

  所以新一军在每一个士兵身上花费,就伙食标准而言,就超过一般中央军的一倍,其他方面就不说了。

  后勤部门粗略算了一下,如果要给每一名士兵两套夏常服,两双帆布球鞋的话,就要近二十万大洋。

  这钱还是必须掏的,是不能省的。

  穿的解决了,吃的,喝的,还有士兵的军饷,训练的弹药损耗等等。

  虽然老蒋会拨给一部分,但这部分只能维持部队基本不饿死而已,想要达到冷锋的水准,投入至少要增加三倍。

  钱从何来,粮食从何来,武器从何来,弹药从何来

  坐拥豫北产粮之地,粮食问题好解决,只要有钱,不愁买不到粮食,武器嘛,把自己家底儿拾掇拾掇,还能再找补一些出来,至少可以人手一把能配齐了,弹药,从小鬼子那里缴获不少。

  勉强够用,如果不打像台儿庄那样的大会战的话。

  从阎老西儿那里订购的弹药还有一批没送过来呢,不过这是要付钱的,没钱的话,还可以用别的东西抵。

  问题就一个字:钱

  钱从什么地方来,就算冷锋占领新乡,抄了鬼子的银行还有杀了不少汉奸,抄没也不少家产。

  可这也只能国军打了胜仗,可为啥别的部队就弄了些步枪,机枪啥的,了不得的也就是几门迫击炮,山炮啥的。

  这新一军和第8军报上来的都是重型榴弹炮,坦克和装甲车

  新一军全军加起来也就三四万人,就算把后勤保障人员都算上,也不过六万人左右,约占全国现在总兵力的三十分之一,可它拥有的火炮数量,特别是重炮的数量几乎是全国的一半了有真实数字,国军抗战前后总共从德国购买了44门莱茵公司的150重型榴弹炮一共是44门,淞沪会战中损毁八门,现在还剩下36门,编成两个团,一个炮10团,一个是炮14团,炮十四团还未形成战斗力,还在后方训练,参战的主要还是炮10团,炮10团配属汤军团参加徐州会战

  除了野战重炮旅之外,各师也直属也分别组建炮团,主要装备野炮和山炮。

  当然,多数现在只是一个架子,人员和装备都还没有到位。

  若按照冷锋的这个整编计划弄下去,这精简兵员的工作还真是不好做了,像他这么铺开了搞,新一军的两个师的编制直奔两万去了。

  若是按照整编方案来,都快比得上日军两个主力野战师团了。

  受制于人力、财力还有武器装备根本没有到位,有些设想中的部队只能缩编,计划编一个团的,现在只能是一个营,一个营的先编一个连,实在人才短缺的,混编。

  还有,就是再不增加兵力的情况下,不降低部队的作战力的原则下,优化原部队的编制。

  冷锋召集参谋人员做了一个详细的整编指导方案,规定班,排,连人数,武器,火力配置等等。

  随后下发至全军,对人员开始大范围,小幅度的调整。

  这一次整编之后,新一军的编制架构基本成型,以后都是在小范围内进行增添和调整,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长风说再来一波,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