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也开挂 第三十五章 千丝针
作者:匆匆术法的小说      更新:2020-01-05

  “小孙,遇到问题要多跟张医生请教,望诊在我看来是四诊之首,也最为复杂,多学多问。”

  姜良铎感觉自己可能终生也不能达到张帆这种水平了。

  但是小孙还很年轻,而且又非常好学,成长的空间很大。

  “我知道的姜教授。”

  现在是坐诊时间,他们也不可能停下来让张帆给他们专门讲解。

  接下来的几个病人,都是些小问题,姜良铎确诊之后,张帆并没有任何动作。

  一直到了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医院里来了一位奇怪的病人。

  这是一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胳膊上刺着纹身,一身肌肉把衣服撑的鼓鼓的,顶着个油亮的大光头。

  患者只有自己一个人,往问诊桌前一坐。

  “医生,我听说中医有办法可以提高人的反应能力,是不是真的?”

  这位患者其实没病。

  他只是想过来看看,中医是不是可以提高他的反应能力。

  姜良铎看了看这位强壮的大汉。

  这家伙长得就像反应迟钝的样子。

  就凭他想通过中医来提高反应能力,就可以看出这个人不怎么精。

  “反应能力你可以通过训练来变快,中医是没有办法的。”

  毕竟人家也是花了几百块钱的挂号费的,姜良铎不可能直接把他赶出去。

  “没办法?你不是燕京最有名的中医吗?中医就这水平?”

  男子一听姜良铎的话,立马不乐意了。

  要知道姜良铎的号是有多难挂。

  他可以花了一千多,从黄牛那里买来的这个号。

  结果过来就跟自己说没有办法?

  “你了解中医吗?”

  姜良铎最讨厌别人诋毁中医了,一听男子的话,火气立马就冒了起来。

  这个人看样子就是存心找茬的。

  这时候张帆直接拦住了他,然后摇了摇头。

  “这位病人,你能跟我说一下,是谁跟你说的中医可以提高反应能力的?”

  男子看了一眼张帆,一个小年轻。

  当然是忽略了。

  随后又看向姜良铎。

  “实话跟你说吧,我是练功夫的,我师父跟我说中医有办法提高我的反应能力。”

  虽然这个青年忽略了张帆,但是他毫不在意。

  根据张帆的观察,眼前这个青年绝对不是一般人。

  他下盘极稳,双臂肌肉爆发却透露一种灰芒。

  这种肌肉不是在健身房能炼出来的,而是长期练功服炼出来的。

  而且他的手掌浑厚,老茧横生,妥妥的会真功夫。

  “不好意思,我们医生只会治病救人,像你说的这种,我们没有办法。”

  姜良铎说完之后,青年起身就想走。

  “这位大哥,稍等一下,想要提高反应能力,我有办法。”

  张帆直接开口喊住了他。

  青年人回头看了一眼张帆,见他一脸自信的样子,就没有走。

  “你有办法?”

  姜良铎跟小孙也都看向他,中医提升反应能力,他们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当然,不过我想见一见你的师父,不知道行不行?”

  “不行,我师父从来不见外人。”

  “那就不好意思了,恕不远送。”

  既然他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那张帆自然也不强求。

  青年又看了看张帆,接着说道:“你真的有办法吗?”

  “我当然有,人的反应快慢与大脑神经直接挂钩。

  其中遗传要占五成因素,还有五成是后天训练,当然这个训练是在神经没有发育成熟之前。

  作为一个成年人,他的神经系统已经发育完全了,再想做反应训练,就会变得很难。

  尤其对于习武之人来说,见招拆招,每一个动作都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反应,这就更难了。

  不过我却知道一种方法,可以改变病人当前神经结构,慢慢提升病人的反应。”

  张帆这一段话,使得这个青年眼睛立马亮了起来。

  “行,我带你去见我师父,不过到时候你如果做不到你说的话,可不要怪我不客气。”

  青年那双手,起码有千把斤的巨力,碰一碰都得让张帆断几根肋骨,张帆哪敢骗他。

  “当然。”

  “给我留个电话,等我回去之后跟我师父商量一下,下午给你打电话。”

  张帆把电话给他之后,青年就离开了。

  “张医生,你该不会是在骗他吧,你有什么办法能提升反应能力?”

  姜良铎有点不太相信。

  他作为医生,当然知道反应能力跟神经有关,有些人天生反应迟钝。

  就算是现在的西医最高水平,也做不到在神经上下刀子。

  而普通训练效果又不好,他们实在想不出张帆为什么要答应他。

  其实张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系统提示。

  “系统提示:遇到千丝针传人弟子,拜师千丝针传人,学习千丝针,奖励高阶针灸学习时间一小时。”

  这是这位青年刚出来之后,张帆得到的系统提示。

  所谓千丝针,相当于中医界的高级针灸。

  细如蚕丝的银针,传说一根大拇指上,就能插的下上千根针。

  “姜教授有没有听说过千丝针?”

  张帆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而问道。

  “千丝针?这不是传说中的针灸手法吗?我听说古时候单单针灸领域,就有好多种高级手法,其中千丝针就是其一。

  千丝针在行针的时候,动辄就是成千上万根针。

  这些针甚至能精确的扎进穴位具体位置,控制全身穴位经脉开关,以达到调节身体的目的。”

  姜良铎自然是听说过这种针法的。

  不过这东西只存在于古籍当中,现实里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谁会千丝针。

  像张帆的父亲所用的冰丝针,已经算得上是当前中医界非常高级的针法了。

  “那就对了,我现在怀疑告诉这个年轻人中医可以提高反应能力的,就是千丝针的传人,最少也认识千丝针的传人。”

  姜良铎听到张帆的话,立马陷入了思考。

  “你的意思是说,千丝针可以做到?”

  “没错。”

  姜良铎心跳加速,千丝针可是只存在于古籍中的高级针法,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世间出现过。

  难道自己有机会见到千丝针现世?

  “下午我跟你一起去。”

  姜良铎当然不想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哪怕自己没有机会学习千丝针,见识见识,开开眼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