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那些小事儿 第二百零五章:青帆白帆
作者:花楼俏佳人的小说      更新:2020-01-26

  李敖这事姜桃没放在心上,前路坎坷,他碰壁碰多了总有一天会知难而退的。

  遇上了几件糟心事,姜桃把铺子开到镇上的事给提上了日程。现在天气还热着,再过俩月入了冬,棚子底下就不能住人了。

  姜桃算了一笔账,两个月下来,七七八八也算是回了本,用不着等到年底,她就能上镇上寻摸一个小铺子,把这大大小小的家伙什给安排下来。

  趁着上镇上买物什的功夫,姜桃算是把清水镇街给摸熟了,有时候还能碰上几个相熟的揽工汉,是去年跟她爹一块干活的工友,一听她要上镇上开铺子,几个人拍胸脯保证,开张那天说啥都上门给她们捧捧场。

  姜桃一一谢过,心下有些定了,整一条街的商户看似一盘散沙,各做各的生意,要出了客人胡搅蛮缠的事,闹大了,其他都会出来相帮。

  说难听点这叫做霸王生意,欺上瞒下的,你从街头走到街尾,一样的东西卖不了二价,说好听点,大家伙都是商友,你帮我我帮你都是应该的。

  姜桃跟杂货铺和粮店的几个小伙计混了个脸熟,跟掌柜的也打过照面,有意无意透露出一丝往后在镇上站稳了脚跟,还光顾他们生意的话,两个店伙计一见着她那都是堆着笑脸,提前喊了声姜小娘子,姜掌柜的。

  事情顺利,可临街的铺子却并不好租,旺铺租钱又贵,只怕一月没卖出一千碗茶都回不了本。

  不临街的铺子,地势偏不显眼,不是太大就是太小,甚至还有一间铺子隔成两间租售的,后边就是扎纸人的,太晦气。

  姜桃这边焦头烂额,大虎那好巧不巧出了大事,赵夫子不教了,门下六个娃要么转到镇上书院,要么就由他一个友人接手。

  那个友人是个秀才出身,今年快七十了,姜桃倒不是看不上老人家,只是那老夫子住在郑家村,路途遥远不说,家里连个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姜强特意去郑家村看过一眼,老夫子左边邻居是个杀猪的,右边是个吹唢呐的,姜桃自认做不到孟母三迁,但这喇叭一响,猪一叫,是个人也看不进书去。

  “赵夫子就没说点啥?”姜桃皱着眉头问,“说不教就不教了,这不是闹着玩么?”

  “有一回赵夫子喝醉了酒我听他念叨过两句,”大虎眨了眨眼,“他说姜陵哥哥是他教过最有天赋的学生,不该不中状元,所以下月底他亲自陪着姜陵哥哥上青州府求学。”

  “不是,他为着一个学生就把六个学生给撂了?”姜桃气不打一处来,“他当镇上书院是那么好进的?你才学了一年,要是断了再想续上可就难了。”

  大虎揪着手指,嘟嚷着:“大概是咱们没什么天赋……”

  姜桃不忍的拍拍他的脑袋:“胡说,你天赋大着呢。”

  她暂且把寻铺子的事搁置一边,大虎念书要紧。

  清水书院的郑夫子跟她们是有点交情不假,但三番两次的寻上门她面上也挂不住,余氏备了厚礼,家里十只鸡捆了一半,五只小母鸡一只大公鸡,精面精米备了两袋,点心和好酒自然不比多说。

  可这些东西提上门,郑夫子不咸不淡的说了句:“满院了,不是我不想收,再多一个学生屋里就坐不下了。”

  姜桃和姜强好话说了一大箩筐,郑夫子就是闭嘴摇头。

  临了,东西一样都没收。

  姜桃急得嘴上长了一茬的燎泡,吃一口饭都疼得直咧嘴。

  她咬着笔杆子,账本上的数目一个都没看进去,不幸中的万幸,铺上的生意尚可,这几天挣了不少钱。

  角落的李敖瞧她一脸愁容,拉了刘五郎问:“刘大哥,姜桃这是怎么了?”

  刘五郎摇摇头:“我就晓得她家里出了点事,出啥事我不晓得。”

  李敖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姜桃合上账本,忽然就想起了个事。

  姜陵好像下个月就要上青州府了。

  她给自个舀了一碗饮子消消火,要走便走,她还念叨个屁!

  含含糊糊的不说自个是个什么心思,她是天王老子还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她一大摊子事要忙活,那点悸动都快被日常琐事给磨没了。

  翌日一大早,狗子这个传信使者带了个话,说是他哥月末要走,问姜桃去不去送他。

  “送送送,我是送子观音还是啥?”姜桃气道,“你麻溜的告诉他,要处的话到时候在船上挂一块青帆,不处的话就挂白的。”

  狗子怔愣问道:“处啥处?”

  “青帆,我等,白帆,我就当自作多情。”姜桃匀了匀气,“我就问这最后一回,往后不会再不会扰他。”

  去他的白面书生,多情举子,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她今儿就要挥快刀斩乱麻。

  狗子似懂非懂,回去报了信。

  姜桃说了这事,心里舒坦,夜里睡得也香了,无非是个结果,到了那日自然知晓。

  这时候,镇上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姜桃一直寻的铺子有了眉目,街头一家卖瓦罐的不做了,契子到这月底,东家不想断了租,便要急转。

  姜桃趁着闲工夫,上镇上瞧过一回,铺面不大,跟清水镇的繁荣地界还隔着一条大街。因着是做瓦罐生意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不少,能留下来用的大概也是一排木架子。

  墙面瓦顶都有些年头,地面坑洼,但是位置好,门前还能摆桌子,东家说了她们要是一声说要租,修葺墙面这活他包了。

  姜桃心动不已,铺面是不宽但是长,打个板子隔成两段,后面摆张床,前边还很宽敞。

  入了冬,刘五郎也能在后边歇息了。

  定钱一百八十文,租金三百文,押金一钱银子。

  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姜桃在柜上拿了银子就交了定钱,至于租金和押金得这户退了租再交。

  姜桃一家自然是喜不自胜,在路边上开个茶棚跟在镇上开个铺子那完全是两回事。

  姜强长舒了一口气,感觉自个是真真正正走到了全村人的前列,要不是这消息不能走空,他真恨不得广而告之,虽然铺面小,但大小算是个掌柜的。

  到了月末,这头拆棚子,搬进新铺面,整好三月。茶铺也积累了一些回头客,他们见着姜桃也能叫个名。

  姜桃忙得不可开交,等待的日子过的飞快,青帆和白帆的答案也快就要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