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月影谁与归 六十三、袁又村亲自出马
作者:江风语火的小说      更新:2020-04-12

  第六十三章、袁又村亲自出马

  这一次招兵,出现了令杨孟晗都有些感动的场面,乡亲们当兵的热情太踊跃了。

  因为是分别定点招兵,招兵点分成两拨,在大营东门外,马路北边是定远兵源的招兵点;马路南边是上海本地兵源的招兵点。两面都早早地有人排队;后来听说,夸张的,头天晚上就来排队了。

  杨孟晗早上起来,吃完早餐,和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骑马上班。马路上三三两两全是人,像乡间赶集一样,向大营方向而去。随口一问,都笑嘻嘻地回答,全是来应募当兵的。

  到了大营门口,竟然看到袁又村亲自来了,还带着一帮乡老、保长以及几个衙狱;应募的人已经开始排队了,招兵还没开始;他们坐在招兵条桌前,吃着营里送来的早餐。

  杨孟晗连忙下马,朝袁又村一拱手,半开玩笑的说:区区小事,怎么把知县大人的大驾,给惊动了?

  袁又村:哈哈,幼鸣的事,我哪能不上心,不是怕闲杂人混进来嘛;和方子詹说好了,各处的兵,人由巡防营自己挑,由各乡各保的乡老保长现场作保;怎么样,保证不混进来一个幼鸣你不想要的人。

  杨孟晗看了看,横向摆了一溜条桌,每个条桌上分别放着各乡的小牌子:怎么是一个乡一个招兵点呀?

  袁又村:没办法,抢破头了;下面的乡保长们,都想本地多招几个;幼鸣,一百亩上好水田呀,再穷的人家,立马就翻身了,能不抢嘛;在我县衙里,乡老们为各家的名额,都吵了好几天了。

  杨孟晗:名额怎么分配的呀?

  袁又村:呵呵,虬江、江湾两乡,一开始非说,这名额就是给他们两家的;吵到后来,各家退让一步,虬江、江湾每家150人,其他700人,另外十乡均摊,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杨孟晗看看排队的人,问袁又村:可来的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呀。

  袁又村:所以,现在条件高了,只招十八到二十岁的,独子的不要,大字不识、没有特长的不要;只有这样,才能筛掉一些人。

  杨孟晗:好,我再给又村兄一个面子,只要是童生以上的,身体条件符合的,不受名额限制,如何?

  袁又村:幼鸣心好,这也算给我辈苦读书、穷读书的,一条出路,谢了,我这就吩咐下去。

  杨孟晗:行,又村兄,你先忙,中午,在大营请你吃饭,嗯,乡保长们也叫上。

  招兵工作半上午就结束了,选上的人家,陪来的家属,都聚在大营门口,伸头看着自己家已经入营的子侄;一边吐沫横飞的议论着,久久不肯散去,恨不得马上就拿到分田分地的执照文书。

  方子詹和袁翔甫进来汇报,这一次,童生以上竟然招来了小八十人,举人也有好几个;举人年龄限制在三十岁以下,秀才限制在二十五岁以下,身体条件也都基本过关。

  杨孟晗考虑一下,说:从前面老兵中,再挑二十几个人,凑齐一百人,分成两个军官预备班,像上次一样培训吧;新兵先编成新兵连,强化训练。

  杨孟晗想着让一部分优秀士兵进预备军官培训班,是想引导士兵努力学习文化,给冒尖的士兵,一点成长空间。没想到,到后来,却变成给下属军官托关系走后门,开了一个口子。

  这一次,也不知道袁翔甫、方子詹是怎么考核的,杨孟林、杨孟怀赫然在列,连蓝大盛吊车尾也给塞进去了。

  孟林、孟怀进去还马马虎虎说得过去,蓝大盛进去就太勉强了。

  后来才知道,这与蓝大盛的小脚老婆梦有关;蓝婶四处托人,最后是方子詹帮着说了江湾一个秀才公的女儿,秀才公是江湾工程队的管账的小股东,和方子詹有些交道。

  秀才公的女儿,家教不错,长得也好看;蓝婶看了,一百个满意。大毛远远看了一眼,差点魂都给牵走了;回家的路上,平时半天没句话的人,都乐得蹦高,哼起家乡小调了。

  秀才公对蓝大盛为人厚道实在倒还满意,但对他就是个大头兵,多少有些微词;哼哼哈哈的,就是不吐痛快话。这下蓝大茂给吊在半空中了,上不来下不去,站岗时都老走神了。

  嗯,这次蓝大茂进培训班,估计是方子詹、袁翔甫两人捏着鼻子闭着眼给弄的;没个官身,真心娶不到秀才公家的漂亮小脚女儿呀;这蓝大茂的小脚老婆梦,都让部队坏规矩了;唉,谁这么缺德把他带沟里去了......

  因为军营不能喝酒,中午,在军官小餐厅请袁又村和乡老、保长们吃饭,只能以茶代酒,菜还是蛮丰盛的;新巡防旅现在的供给,还是蛮宽松的。

  席间,乡老们都对巡防旅一下子从上海县招走这么多人,还是一个个打躬作揖,千感万谢的。

  都说:这一下子,多出一千家上户呀,上海乃至整个江南,家里只有亩吧田、三五亩田的人家太多了,三公子功德无量啊!嗯,就是兵额有点少......

  杨孟晗有点疑惑,问袁又村:其实也不一定要当兵呀,大夏公司不是在招商吗?公司可以先借钱给穷苦人家,去南洋开垦,每家许买五十亩,田价也就五两一亩,三年免税,几年日子就翻过来了,这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子呀?不一定非要当兵呀?

  袁又村有些懵,大夏公司还有这好事,我这当股东的,都不知道唉。

  袁祖德:这事他们没说呀?

  杨孟晗:估计是没碰到你,还没来得及说;我大哥现在就在招商办事处,在虬江镇码头边上,一个挂着牌子的小四合院。有兴趣,待会顺道问一嘴就是了。

  这是大好事呐,当然有错过、没放过,袁祖德跟乡老们一说,大家吃饭的心思都没有了;草草填饱肚子,一大帮人就杀奔虬江镇码头了。

  杨孟晗是想岔了,想当然了,低估了这个时代,百姓对土地的珍惜之情。

  大哥在一帮定远亲戚的鼓动下,根本就没想对外招商;只想着,各家分多少田亩指标,再各自回去给本家、亲戚、朋友,分猪肉做人情。肥水不流外人田喔,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所以在沪上,也就瞒得死死的。

  甚至,向官员招商这一块,是润淼从舅负责的;他也在本地瞒得死死的,只是悄悄给几个安徽同年写了几封信。

  等袁又村进了大夏公司招商办,大哥看到袁又村带着一帮乡保长进来,也想岔了,就笑道:知县大人呐,给官员低价发卖土地,是润淼大先生负责唉,你找我没用噢!

  好嘛,这下,两件事全漏了。

  吆喝!还有给官员低价发卖土地的好事,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事瞒着我;有些恼了,一拍桌子:杨凤鸣,你跟我说实话,还有多少好事,瞒着我袁又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