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 第21章 纠正
作者:正牧的小说      更新:2020-01-21

  “我直接用‘郑氏’和‘杨氏’称呼前太子妃和前齐王妃,妥当?”李华问道。

  “从身份上说,郑氏和杨氏现在是白身。”李渊回答道。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全家和李元吉全家被李世民除籍。)

  (现下,因李世民的追封,李建成和李元吉恢复宗室身份。)

  (鉴于李世民追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诏书没有提及郑观音和杨氏,郑观音和杨氏目前的身份是白身。)

  “故而,我用‘郑氏’和‘杨氏’称呼前太子妃和前齐王妃恰如其分?”李华问道。

  “没错。”李渊回答道。

  “日后,我称呼前太子妃和前齐王妃时,会直呼郑氏和杨氏。”李华道。

  “你应该立即改变你对郑氏和杨氏的称呼。”李渊道。

  “好。”李华道。

  ……

  ——————————

  东宫。

  谨身殿。

  “常和,我要你把谨身殿中的宦官、宫女分成三组。”李华对常和道。

  “是。”常和对李华道。

  “稍后,上主会遣人送两个人来谨身殿。”李华道,“届时,你安排两组宦官、宫女服侍她们。”

  “是。”常和道。

  “记住,不可怠慢上主送来的两个人。”李华道。

  “尊上,奴婢会吩咐相关人等尽心侍奉上皇送来的两位贵人。”常和道。

  “很好。”李华道。

  ……

  ——————————

  武德9年9月18日。

  大兴宫。

  甘露殿。

  正殿。

  “李华,郑氏和杨氏到谨身殿后,你如何对待郑氏和杨氏,朕听说了。”李渊对李华道。

  “上主,您是不是觉得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的饮食起居还不够好?”李华朝李渊问道。

  “朕要是觉得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的饮食起居还不够好,你如何应对?”李渊问道。

  “我可以继续分润我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李华回答道。

  (李华把他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分成三份——李华、郑观音和杨氏各占一份。)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知悉李华的分享行为后,都没有干涉李华的分享行为。)

  “再分,你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就不如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了。”李渊道。

  (李华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是有定数的。)

  “我不在意自己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不如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李华道。

  “真心话?”李渊问道。

  “真心话。”李华回答道。

  “李华,你刚才问朕的问题,朕可以回答你了。”李渊道。

  “请说。”李华道。

  “朕不觉得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还不够好。”李渊道。

  “上主,您叫我来甘露殿的目的是什么?”李华问道。

  “朕叫你来甘露殿的目的是纠正你的错误行为。”李渊回答道。

  “错误行为!?”李华满心诧异的问道,“在您眼里,我做错事了?”

  “是的。”李渊回答道。

  “我哪里做错了?”李华问道。

  “你对待郑氏和杨氏的方式错了!”李渊回答道。

  “不明白。”李华一脸迷茫的开口道。

  “说好听点,朕赋予郑氏和杨氏的任务是照顾你。”李渊道,“说不好听点,朕赋予郑氏和杨氏的任务是服侍你。”

  说到这里,李渊顿了顿,继续道:“李华,朕是让郑氏和杨氏服侍你,不是让你照顾郑氏和杨氏。”

  “这么说,我误解了您的意思?”李华问道。

  “你误解了朕的意思。”李渊回答道。

  “上主,你真打算让郑氏和杨氏服侍我?”李华问道。

  “若非如此,朕实无必要派郑氏和杨氏去你身边。”李渊回答道,“毕竟郑氏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还不如息王妃和海陵郡王妃能够享受的饮食起居。”

  “郑氏终归是息王之妻,杨氏终归是海陵郡王之妻。”李华道。

  “朕知道郑氏是息王之妻、杨氏是海陵郡王之妻。”李渊道。

  “您的行为,我看不明白。”李华道。

  “郑氏的身后是荥阳郑氏,杨氏的身后是弘农杨氏。”李渊道。

  “郑氏和杨氏到谨身殿后,我向郑氏和杨氏询问了她们的出身。”李华道,“由此,我知道郑氏的身后是荥阳郑氏、杨氏的身后是弘农杨氏。”

  “鉴于某个特殊原因,朕不派郑氏和杨氏服侍你,郑氏和杨氏出不了宫——即便郑氏贵为息王妃、杨氏贵为海陵郡王妃。”李渊道。

  听见李渊的话,李华看了一眼李渊身旁的值守宦官。

  “您派郑氏和杨氏服侍我的原因是您希望郑氏和杨氏脱离宫廷?”李华问道。

  “让郑氏和杨氏脱离宫廷只是次要原因。”李渊回答道。

  “主要原因是什么?”李华问道。

  “安抚郑氏身后的荥阳郑氏和杨氏身后的弘农杨氏。”李渊回答道。

  “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是海内望姓。”李华道,“您派郑氏和杨氏服侍我应该不能安抚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吧。”

  “你是不是认为朕派郑氏和杨氏服侍你会让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蒙羞?”李渊问道。

  “我确实认为您派郑氏和杨氏服侍我会让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蒙羞。”李华回答道。

  “掖庭宫中,有一部分宫女出身海内望姓。”李渊道。

  “掖庭宫中,是有一部分宫女出身海内望姓。”李华道。

  “李华,天下皆知这些出身海内望姓的宫女在大内做什么。”李渊道。

  “您是想告诉我海内望姓并不会因相关宫女而名声有损?”李华问道。

  “没错。”李渊回答道。

  “好吧。”李华道,“您派郑氏和杨氏服侍我不会让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蒙羞。”

  说到这里,李华问道:“上主,您的行为为什么能起到安抚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的作用?”

  “在天子当政的日子里,郑氏和杨氏留在宫中一日,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就担心一日。”李渊回答道。

  “所以,郑氏和杨氏需要脱离宫廷。”李华道。

  “服侍身份特殊的你是郑氏和杨氏脱离宫廷的唯一途径。”李渊道。

  “我的身份确实特殊。”李华道。

  “李华,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看到郑氏和杨氏服侍你后,会认为天子不会再因某个原因牵连自己。”李渊道。

  “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看到郑氏和杨氏服侍我后,会明白过去的事彻底过去了。”李华道。

  “对。”李渊道。

  “上主,掖庭宫中,出身海内望姓的宫女是籍没入宫者。”李华道。

  “你是不是想问海内望姓为什么不担心相关宫女牵连自己?”李渊问道。

  “我就是想了解海内望姓为什么不担心相关宫女牵连自己。”李华回答道。

  “相关宫女基本上都是前隋时期入宫的。”李渊道。

  “基本上都是意味少许不是。”李华道。

  “李华,海内望姓只忧虑某些罪名。”李渊道。

  闻言,李华恍然。

  “枝繁叶茂的海内望姓确实只需忧虑某些罪名。”李华赞同道。

  “所以,海内望姓没必要担心相关宫女牵连自己。”李渊道。

  “说到安抚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上主,相较于郑氏和杨氏服侍我,由我照顾郑氏和杨氏不是更能安抚荥阳郑氏和弘农杨氏么。”李华道。

  “朕不愿你照顾郑氏和杨氏涉及另一个问题。”李渊道。

  “什么问题?”李华问道。

  “自天子掌权至现在,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还没有完全消散。”李渊回答道。

  “您这是在回答我的问题?”李华问道。

  “朕当然是在回答你的问题。”李渊回答道。

  “您说的话,我不知如何理解。”李华道。

  “鉴于朕派郑氏和杨氏去你身边一事瞒不住有心人,朕不想对外释放错误信号。”李渊解释道。

  李华想了想,开口道:“由我照顾郑氏和杨氏意味您的态度偏向息王和海陵郡王。”

  “由郑氏和杨氏服侍我意味您的态度偏向天子。”

  “朕的态度偏向息王和海陵郡王,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有可能利用朕的名号搅乱天下。”李渊道,“朕的态度偏向天子,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就无法利用朕的名号搅乱天下。”

  (有些话,李渊没有对李华说——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还可以利用李华的名号搅乱唐国。)

  (鉴于李华的姓氏和年龄,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可以对外宣称李华是息王或海陵郡王遗留在人间的子嗣。)

  (在李渊眼里,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利用李华照顾郑观音和杨氏一事对外宣称李华是息王或海陵郡王遗留在人间的子嗣时,大字不识一个的黔首们会相信李华就是息王或海陵郡王遗留在人间的子嗣。)

  (为断绝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利用李华的名号搅乱唐国的可能性,李渊必须纠正李华对待郑观音和杨氏的方式——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可以利用李华照顾郑观音和杨氏一事对外宣称李华是息王或海陵郡王遗留在人间的子嗣,无法利用郑观音和杨氏服侍李华一事对外宣称李华是息王或海陵郡王遗留在人间的子嗣。)

  (另外,在郑观音和杨氏服侍李华的情况下,就算息王和海陵郡王在各地的势力直接对外宣称李华是息王或海陵郡王遗留在人间的子嗣,黔首们也不会支持并追随一个‘不孝之人’——世间没有父母服侍子女一说。)

  “上主,唐国安宁符合我的利益。”李华道。

  “朕可不可以把你说的话理解成你准备改变你对待郑氏和杨氏的方式?”李渊问道。

  “您的理解完全正确。”李华回答道。

  “很好。”李渊道。

  “上主,在郑氏和杨氏服侍我一事上,您还有话要说吗?”李华问道。

  “朕有话要说。”李渊回答道。

  “请说。”李华道。

  “李华,朕纠正你对待郑氏和杨氏的方式不等于朕想看到郑氏和杨氏劳累。”李渊道,“不管怎么说,郑氏终归是息王之妻、杨氏终归是海陵郡王之妻。”

  “我会设法让郑氏和杨氏轻松度日。”李华道。

  “你如何让郑氏和杨氏轻松度日?”李渊问道。

  “我正在练习毛笔字。”稍作思索的李华回答道,“上主,我打算让郑氏和杨氏服侍我练习毛笔字。”

  “你让郑氏和杨氏服侍你练习毛笔字确实能让郑氏和杨氏轻松度日。”李渊道。

  “您认同我的想法就好。”李华道。

  ……

  ——————————

  东宫。

  谨身殿。

  庭院一角。

  “郑氏、杨氏,即日起,我会撤销你们两人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李华对郑观音和杨氏道。

  闻言,郑观音和杨氏对视一眼。

  “尊上,妾身和杨氏做错了什么?”郑观音朝李华问道。

  “郑氏,我撤销你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的原因不是你们两人做错了什么。”李华回答道。

  “妾身想知道您撤销我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的原因。”郑观音道。

  “我认为你最好还是不要知道我撤销你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的原因。”李华道。

  “尊上,妾身想知道您撤销我和杨氏在谨身殿享受的饮食起居的原因。”郑观音坚持道。

  “原因有些残忍。”李华道。

  “请成全。”郑观音道。

  “刚才,我被上主遣人叫去了甘露殿。”李华道,“在甘露殿中,上主明言我对待你们两人的方式错了。”

  “由此,我决定纠正我的错误行为。”

  (此刻,除郑观音和杨氏外,李华周围再无他人。)

  “尊上,什么叫做‘您对待我们两人的方式错了’?”杨氏朝李华问道。

  “上主是让你和郑氏服侍我,不是让我照顾你和郑氏。”李华回答道。

  “明白了。”杨氏道。

  “郑氏,你明白了吗?”李华朝郑观音问道。

  “妾身也明白了。”郑观音回答道。

  “很好。”李华道。

  “尊上,请您赋予妾身和杨氏职责。”郑观音道。

  “你和杨氏暂且服侍我练习毛笔字。”李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