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祖是徐福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莲一僧坐孤禅
作者:月明花满枝的小说      更新:2020-05-15

  徐玄和江雨凝盘坐在一边,慧能与他两个徒弟坐在另一边,中间隔着一个小小的过道。

  两个小和尚不时抬头看一样徐玄和江雨凝,眼中满是好奇,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上午的佛堂悠扬宁静,供桌上的佛香袅袅轻舞,使人眼目清明。

  此时慧能开口道:““贫僧日夜诵读《华严经》,心中颇有些感悟。尤其是经中所提到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这一句。

  ”一和万法,万法归一,一化万法,归于天地。天地之间,为我心是唯一,天地万法皆由心所演化,心到,万法生……”

  一行洋洋洒洒的说了足足二十分钟,将心唯一,驾驭万法的理念解说的十分透彻。

  江雨凝听着之打瞌睡,但是没好意思表现出来,依然是坐得直直的。

  方法,方相两个小和尚却是频频点头,听得极为用心。

  慧能双手合十,见礼道:“贫僧所讲只是个人体悟,想让小施主评点一二。”

  《华严经》徐玄听过,也读过。

  在那一次西藏之行回来后,他就对佛门的一些主要经文仔细看过几遍,结合他脑子里的许多感悟,也是有不小的收获。

  徐玄和慧能见礼,然后双手合十,微微一笑道:“我对于《华严经》中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倒是有点不同的看法。“

  此话一出,两个小和尚有些摸不着头脑,大多数的人,包括显通寺的方丈,也是对慧能的佛经佛理大为赞赏的,这小施主怎么一上来就和自己师傅唱反调?

  要不是他是师傅请来的客人,两个小和尚真想直接把他赶出去。

  徐玄道:“佛说众生苦,可是众生苦在哪呢?”

  “慧能法师所说,万法由心,万象由心,一切都源自于心。心只有一个,但是心可以演化出无穷烦恼。所以,佛说一即是多。而多即是一,这便是万法归一的境界。”

  “然则在下认为,摒弃那些烦恼,化万千烦恼为一颗单纯的心,一就是一,不是万千,不是多,这才能真解脱,获得佛祖所说的大自在!”

  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许多人都将他理解为,心生万法,万法归一,天大地大,唯心最大。

  却从未有人去考虑过,一就是一的问题,心是无限,但也是唯一,外边一切,嘴中也都是心之幻象,也就是心而已。

  徐玄一开口,慧能仿佛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慧能还要请教,外面却走进来七八个僧人,其中当先一人身披锦鸿袈裟,下颚花白长须飘飘,看上去年纪很大,但是又给人感觉很年轻,走路虎虎生风,完全没有老态。

  慧能和身后的啷个小和尚急忙站起身来见礼:“师傅!”

  “主持方丈!”

  徐玄和江雨凝也随着一起站起身来。

  这是主持?徐玄看着面前的老人,能清晰地感觉到方丈体内的勃勃生机,就好像...就好像他手腕上菩提手串上的那种气息。

  这是一个有真本事的老人,徐玄心中给显通寺方丈贴上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标签。

  方丈对着徐玄见礼,徐玄回礼后只听方丈中气十足的话音:“小施主勿怪,贫僧法号智臻,敢问小施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主持方丈问出的的话,让周围的僧人包括慧能都有些惊愕,弄不清主持方丈的欲意何为?

  徐玄也是被问的摸不清头脑。

  浑浑噩噩的回答道:“京都来,长安去。”

  智臻方丈又问道:“何来显通?”

  徐玄答道:“解惑。”

  “欲寻何人?”

  徐玄道:“原本以为是主持方丈,但是此刻却不知道应该找谁了?”

  主持方丈听后却是微微一下,说道:”善哉,善哉。“

  不顾其他人,对徐玄道:”请施主跟我来。”又对着江雨凝到:“劳请女施主留步。”

  众人包括徐玄都不知道智臻方丈在卖什么关子,江雨凝无聊的望着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一点都提不起兴趣观赏。

  徐玄跟着方丈走啊走,走啊走,不知走了多久,终于是来到了一个稍显偏僻的小山包。

  山包上孤零零的一棵大树,一间木屋,只有一个木门,没有窗户。

  “笃.笃.笃.笃.笃......”

  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徐玄有些莫名奇妙紧张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忽然他想到了刚刚进入后院时的情形,若不是有木鱼声安定心神,但是他就差点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灵力了。

  智臻方丈在木屋前停下脚步,对着木屋说道:“师叔,您说的人我给您带来了。”

  “进来......”

  木屋里面传来了一声嘶哑的声音,语气平静细弱,犹如风中残柳,却是清晰可闻,停在徐玄的耳中异常铿锵。

  “小施主,请。”智臻方丈没有多说,只是让徐玄进入屋内。

  带着强烈的好奇,徐玄伸手推在了有些老旧的木门上。

  门外的智臻方丈瞪大了眼睛,紧紧顶着徐玄的动作,右手手指攥着佛珠的手指指节发白。

  “吱呀!”

  轻响声传来,随后又是一阵“吱吱啦啦”的声音,小木屋的木门被徐玄轻松的打开,外面的阳光照射进来,落在地面上,地上的泥土晶粒反射着阳光落进智臻方丈的双眼,刹那间闪烁的他眼中泪光萌动。

  已经有花白胡须智臻方丈嘴唇蠕动,半天没有发出一个声音,喉间不停滚动,心情异常激动。

  主持方丈的变化徐玄没有见到,他已经被自己面前的画面所震撼。

  地涌金莲,又叫地金莲,千叶佛莲,是佛教五树六花之一,在云南印度境内长得很多。

  徐玄又是见过很多次,虽然在莲花属里面算大的了,但是他从来没见过眼前这么大的地涌金莲。

  在他面前的金莲直接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周围的花径花叶曲曲直直,花朵直径有两米宽,金莲上面盘坐着一个人影。

  在人影的头顶,居然悬空漂浮着一盏油灯,被徐玄推开门的动静一惊,正徒自摇曳。

  木屋就像是一个框架,将一灯,一人,一莲,锁在了这个小空间里面。

  眼前的一切,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得道高僧,再一次颠覆了徐玄的认知。

  “你来了......”

  声音依旧沙哑,好像是多年不曾开过口一样,像是来自于悠远的远方,飘飘荡荡。

  徐玄回过神来,对着眼前的人影,施了一礼道:“请问您是?”

  许多问题在徐玄脑子里徘徊,嘴中还是问了一个所有人第一次见面都会问的问题。

  “贫僧弘喃,在此画地为牢今日正好是第51个年头了。”

  徐玄默念道:”51年?”

  人生有多少个50年,跟何况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当中坐孤禅,徐玄犹记得现代在国外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在一个房间中一个人没有电子产品的生活一年,就会给参加试验的人100万美金,但是知道许多年都没有人成功。

  这其中的艰辛,特别是孤独的感受,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人毕竟还是群居动物。

  没有交流,没有互动,更没有对于新鲜事物的信息渠道,这样的生活,怎么能是人类能过的了的。

  但是现在,做在徐玄面前的老和尚却是自称独自生活了51年,而且从刚才方丈的神情来看,显然没有说谎。

  弘喃没有回答徐玄的话,只是默默地看着他,问道:“你愿意听我讲一个故事吗?”

  徐玄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回答,他盘膝坐在了地上,竖耳聆听,他明白,他想要知道的一切都在这个故事里。

  小屋内,两个人,盘膝而坐,一老一少,一高一低。

  徐玄的耳边响起了一阵梵音。

  梵音如乐,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唱出来的,声音洪亮却不震耳,犹如刚才在门外他听到的“进来”两字。

  但是徐玄却没看到弘喃动嘴,一如既往的端坐在莲花上。

  徐玄不懂梵文,却能听懂他在说什么,讲什么故事,每个字都清晰明白,瞬间徐玄就沉浸在了这个故事中。

  徐玄好像是在迷迷糊糊之间睡了过去,等他在此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已经置身于另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了。

  左右打量了一番,周围的房间摆设像极了一个破落的佛堂,正中有一个阿弥陀佛金身,只是外面的那一层金箔已经被剐了去,只剩下灰白中带着点油光的粗糙表面。

  佛像前的供桌断了一条腿,用几块石头垫在下面,桌子上有几只已经腐烂的金桔,一个小小的破旧香炉,上面插着一根已经烧了一大半的细小清香。

  徐玄发现他正跪在佛像前,低着头,周围占了几个面色蜡黄的汉子,都是不伦不类的僧人打扮,没有剃发,却穿着个僧衣,还是干干净净的纯白之色。

  徐玄还在纳闷他明明是低着头,怎么能把周围的景象看的如此真切时,耳边传来了一人的说话声。

  “亚达,你家也算是咱们十里八村的富户,我们净土教能在这片地区发展的这么好,你家功不可没,如今我便收你入我净土宗,为护法之尊。”

  徐玄还没说话,却听见“他”自己的声音从喉间传出:“童叔叔,什么是护法?”

  徐玄这才发现,他附身之人还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生的白白净净,虎头虎脑的。

  “我净土教从上至下有教主,圣女各一,法王四人,护法八人,你如今就是这两广最大的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