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动我的三国 一九三 被罗贯中黑的人物
作者:董蒙的小说      更新:2020-04-07

  三丈方圆的宽桌上,摆满了鸡腿猪蹄,甚至正中央挂着一只肥硕全羊,旁边二锅头、勇闯天涯,看的董蒙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见着周围人影全都没有动筷子,董蒙心中暗暗着急。

  这特么是哪个傻逼啊,到现在还不来,耽误劳资等着。

  正烦恼之间,身后传来脚步声,有人呼喊着:“劳烦大家等我了,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尽管此时董蒙隐约觉得不对,还是转过头来,想看看是何方神圣,入目之处,一个羽扇纶巾的中年人,穿着古人服式,大摇大摆的晃着脑袋,不是公孙方又是谁,此时见到董蒙,公孙方分外高兴,大声呼喊道:“董蒙,还不赶紧叫爸爸!”

  卧槽…

  呼!

  董蒙醒转过来,大口喘着气,脑子里不知所想。

  这都哪跟哪啊…

  就算是托梦,不都是交代事情么,哪有追着让我叫爸爸的...

  耳畔传来公鸡嘶鸣,董蒙摸出来机械表看过,刚过了五点时辰。

  董蒙已无睡意,整备好衣着,走出门开,见着已经四处游荡的鸡群,开始日常的习练。

  太史慈说过,武功在于勤奋,不可有间断,否则终生难有成就。

  董蒙虽然做不到闻鸡起舞,直至天明,往日总会寻了时辰,做些体力训练,比如眼前的,马步动作,如今董蒙已经能够坚持半个时辰。

  据本尊那厮说,网上就流传着,有房事不兴的苦逼,坚持每日一百个深蹲,顺带着蹲马步,一年之后,简直是精壮如虎,生活乐无边!

  本尊言语间对董蒙颇有鼓励,私下里定然也是羡慕无比。

  这更坚定了董蒙持之以恒的心思。

  “你在做什么?”

  耳边传来声音,正在烧火做饭的董蒙回头看到,无双便站在自己身后,面色淡然,看不出丝毫情绪。

  董蒙依旧蹲着,在锅灶里添着木材,笑道:“以后,恐怕你要改变一下吃食的习惯了,以往是两餐,今后便是三餐。”

  无双看着董蒙额头上有些灰渍,等了片刻,才低声道:“好,我听你的。”

  “嗯?”

  此间别样温馨,董蒙站起身来,侧身指着锅中,笑道:“早上适合吃些粥食,这东西,名唤作红薯,味道极为香甜,你去准备碗筷,稍等会儿,便可以吃早餐了。”

  “好。”

  陪伴公孙方这段时日,无双与父亲同吃同住,对于父亲一日三餐的习惯,多有些了解,是以董蒙再说起,无双并没有更多惊讶。

  馒头,萝卜咸菜,还有凉拌的木耳,粥是面粉熬制的稀饭,其中放了几块红薯,揭开锅盖,雾气之中,闻到沁人心脾的甜香。

  “来,无双,你来尝尝。”

  董蒙给无双盛了一碗,递给无双,待无双接过,又转过身,自行盛了一碗,既而坐下,以手中筷子搅拌几下,口中吹着碗口,然后“呼噜呼噜”小口喝着,左手拿起馒头,正要夹着咸菜,见无双没有动,再笑道:“以后你我既然一起过日子,我这边不会有男女之防,吃住皆在一起,没有什么规矩,你勿要有些什么约束。”

  “好。”

  无双学着董蒙模样,吃着馒头和咸菜,入口顿觉从未有过的滋味,偏生又鲜美的紧,顺势喝着稀饭,淡味之下,颇为合口,而挑起的红薯,自带芳香甜味,果真是以往没有吃过的。

  趁着董蒙低头喝稀粥时,无双偷偷看过一眼,心中十分中倒有九分的宽慰。

  这董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呀…

  给人的感觉…

  无拘无束,没有礼法,偏生有让人觉得舒服,以后若是这般日子,倒是有些贪福了。

  有人说,女人的成长需要极长的波折,而男人的成长,往往是在婚后的一瞬间。

  董蒙本来就没有大男子主义,无非是嘴笨、闷骚,对酒吧迪厅避之不及,基本上属于那些玩够了,准备嫁一个老实人的那种老实人行列。

  虽然耽误些时辰,董蒙还是亲手做早饭,尽自己所能的让无双畅快些,自家的媳妇,刚经历了父亲死去,董蒙想着自己肥些心神,让无双的心情好些。

  孤男寡女的,一个九零后和零零后,又有着千差万别的代沟,基本上说几句话,就直接将天聊死了。

  为了避免再陷入尴尬境地,董蒙便独自离去。

  成山村,仍有许多事要做。

  昨日归来,董蒙未曾出了公孙方家中,林牧处,王烈处,都需要董蒙亲自过去看看,至于成山村的盐场,林牧早催促过董蒙来看看。

  “校长好!”

  “郡守大人!”

  沿着石路,沿途遇到的村人,争相与董蒙打着招呼。

  到了村中那片空地,早有数百学童排着整齐的端坐,便是没有先生在旁,也没有寻常乡间追逐的嬉戏,而于孩童之后,仍旧是乌压压的一片成人,同样是没有喧哗声响。

  “恩师,您回来了。”

  月华竖着小辫,正朝着这边张望,董蒙出现的一瞬间,便被月华发觉。

  小丫头提着脚尖,奔跑到董蒙身前,不由分说的攥住董蒙袍子,脸面上极为兴奋。

  看着月华的脑袋已经贴近了自己的手肘,董蒙忽而发现,几月未见,月华已逝长高了些,早不复初见的孱弱黄毛丫头模样。

  毕竟是因自己改变,董蒙心中,难免有别样感慨。

  董蒙一直将月华当作女儿一般看待,言语间亦有多亲昵,道:“哈哈,为师想你这个徒弟了,所以就回来看看你了。”

  月华撇着嘴,不满道:“师父骗人,你昨日归来,让三师弟自行回家,你却没有见我。”

  三师弟?

  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的那个三师弟?

  呃...

  应该是徐盛。

  虎子最先被董蒙收为徒弟,是大师兄,然后收了月华,是二师姐,最后的徐盛,便是三师弟了。

  被月华当场揭穿,董蒙老脸连微微一红略表歉意的姿态都没有,哈哈一笑,便与月华一同走过,路过被董蒙当做教研室的一排房子,不经意间,董蒙见到纵横学教研室,其中竟然有两人,一人是孙乾,另一人董蒙浑然没有见过。

  “公佑,别来无恙否?”

  孙乾正与身旁之人说些话,没有留意着外边,忽而听到董蒙言语,才醒转过来,看着董蒙脸面,显然是老友重逢之感。

  “来,来,董兄,我与景兴正说起你,如此甚是巧了,哈哈。”孙乾走出小屋,指着身旁之人,笑道:“这一位乃是东海郡郯县人,师从杨赐杨师,名唤做王朗,字景兴。”

  太尉杨赐?

  听说过,但是不记得...

  王朗王景兴,似乎也没太有印象,只是这个王朗,该不会是那个被罗贯中故意黑的那个王朗吧…

  董蒙看着王朗与孙乾年纪相若,面容极为正派,似不苟言谈之属,而周身夹杂着若有若无的江湖习性,心中尚且没有决断,毕竟,这个三国里,同名同姓的还是蛮多的。

  “久仰景兴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诚不欺我矣!”

  董蒙这厮,已经学会了汉末的规矩,不管认不认识,先夸一夸,总没有错。

  王朗看着董蒙态度亲切,顺势看着董蒙脑门上的短发,竖的格外精神,心中顿觉坦然,这董蒙果然如传闻一般,不仅没有字,还没有头发,当真是奇怪了。

  想是这么想,王朗表面上还是多有客气,道:“王某微名,怎比得上董兄,当日在齐郡以棋会天下英雄,果让王某神往。”

  董蒙哈哈一笑,道:“我们都是年轻人,遇到了祢衡那般泼皮,怎会容他放肆,倒是让我显得狂妄了些。”

  王朗点了点头,似有赞同之意,道:“确实如董兄所言,祢衡此子顽劣,当需有人做些管教。”

  这哥们…还是个知己呢…

  董蒙瞬间对王朗有了善意。

  并非王朗可以附和董蒙,而是王朗的师父杨赐,在熹平四年,也就是175年,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人上奏,指出经学典籍传习久远,讹谬的情况日趋严重,请求正订《六经》的文字。

  灵帝也觉得在自己任期,应该有些什么举动,于是乎答应了杨赐等人的建议,遂命蔡邕等进行校勘,并将校正过的经籍刻于石碑,立在太学之外,作为经籍正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

  是以,杨赐与蔡邕的关系极好,身为杨赐弟子的王朗,自然也是站在蔡邕这一面的。

  春日时,孙乾从北海国归来,适逢董蒙去找李统的麻烦,而且孙乾与董蒙的关系,也知董蒙不看重什么规矩,便带着王朗来见过蔡邕与王烈,因成山村环境住所极好,与有着繁华的北海国相比,竟是更胜一筹,对于此处的变故,王朗便留了下来。

  前些日,公孙方生病,正是王朗代了公孙方的教书职责。

  今日的授课依旧,董蒙在下面听着王朗给学生们上课,其中的道理,听到董蒙耳中,亦觉得别有一番见解。

  而与孙乾私下攀谈过,董蒙确认,眼前的这个王朗,就是董蒙所以为的那个王朗。

  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罗贯中,王朗与诸葛亮对战时,生生被诸葛亮骂死,成就了诸葛亮的五连超凡称号,而留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的千古骂语。

  说起来,董蒙在齐郡,还是明目张胆的抄袭…

  王朗不是罗贯中笔下的那等废物,后世网络上十大埋没的人才,王朗位居前三。

  若是依着正常规矩,王朗会去往会稽,任会稽太守,在建安元年,196年时,横扫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带兵进攻王朗,会稽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而王朗认为自己是朝廷官吏,应保护城邑,遂引兵与孙策作战,终而败退。

  在三国演义中,明着记载着,孙策大怒,正待交战,太史慈早出,王朗拍马舞刀,与慈战不数合,朗将周听,杀出助战;孙策阵中黄盖,飞马接住周听交锋。

  太史慈这样在三国排名前十的人物,对上王朗居然没有落下风,这就说明,王朗是文武全才,身为名士,熟读经书,竟然还在私底下偷偷的练功...

  这样的人才,就活生生站在董蒙的身前,董蒙的震撼可想而知。

  王朗还有一个牛逼之处,就是王朗有一个孙女,叫做王元姬,以后嫁给了晋文帝司马昭,成了一国之君的祖父。

  也不知道怎么着,王朗得罪了罗贯中,遂变成跳梁小丑的形象。

  据孙乾说的,王朗对董蒙安置的成山村,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在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将黄巾军变成安居乐业的百姓,这委实是贪天之功。

  若非有王烈与蔡邕给董蒙作证,说不得王朗根本不相信董蒙能做到这般地步。

  终结起来,便是王朗想要投靠董蒙。

  董蒙当然很欢迎呀,尤其是现在东莱郡还没有完全掌控在手心,等着占了青州,空下的位置简直是数以百计。

  青州作为根基之处,董蒙自然会任用信任之人。

  等着王朗授课完,并没有回到他的语文教研室,而是提了个蒲团,到了孙乾身旁,与董蒙与孙乾点了点头,再而认真的听月华讲数学。

  汉代时,一直都是跪坐,就是那种屁股压在小腿上的坐姿。

  董蒙哪里习惯这个,先前还勉强在蔡邕与王烈身前装装样子,后来熟悉了,任由他们去跪坐,董蒙拎着凳子,坐的极为舒坦。

  此时的王朗,与当日的孙乾有多相似,甫一接触到数学学问,便引起了好奇心,既而开始潜心研究。

  其实,刚来到成山村的王朗,对于董蒙的这个数学,颇有些抵触,随后见到成山村的百姓,建房子时,开垦田地时,说着什么面积、体积,像模像样的,带着疑惑心思,王朗想看看这些人是不是故弄玄虚,终究发现,这些百姓所做的竟然暗含了某种道理。

  平日里,或是公孙方,或是孙乾,代月华上课,今日月华亲自讲课,机会难得,王朗便开始乖巧的听月华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