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小书生 第二百九十四章:吴皇怒
作者:水蜈蚣的小说      更新:2020-05-07

  冠军侯?

  神武将军?

  朝堂之上除了陈宁的谢恩声之外,一片寂静。

  他们都在仔细的回想刚刚童贯宣旨时候说的陈宁的头衔。

  他们真的很想问问童贯,你是不是读错了啊。

  陈宁是有功,可是他今年才不到二十吧。

  其他不说,光是一个右骁卫将军职的,那是多少名将求都求不来的。

  右骁卫将军,从三品武将官职,看似不是很高。

  但是这个空缺,永王和勤王不知道盯了多久,打点了多少人,用了多少手段。

  就想把自己的人放上去。

  结果就这么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毛头小子摘去了?

  右骁卫有上将军一人,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

  看起来陈宁的头上还有两人,但是京中十六卫上将军,遥领天下兵马,很多都是占据一个头衔。

  就像是右骁卫的上将军宁忠岩,常年在青海湾统兵。

  实质上京中右骁卫,陈宁头上便只有上将军一人。

  而偏偏这右骁卫上将军,如今已经七十多高龄,虽说身子硬朗,整日也不过是喜于遛鸟而已。

  今日之前,右骁卫之事,多是将军南怀锦绣一人执掌。

  如今看来,陈宁竟然要同他平起平坐,执掌右骁卫。

  当满朝文武将圣旨中如此多的信息全部消化后,大殿上的宁静瞬间消失,哄得一下如同炸开了锅一般嘈杂起来。

  “陛下!万万不可啊!”

  “右骁卫将军之职干系甚大,职责之重恐他一个小儿无力承担啊。”

  “陛下三思!自我吴国建国以来,冠军侯不过三人,皆是百年不出世的名将,万望陛下三思!”

  “陈宁虽有功,然不至于此,陛下莫要冲动,此子尚年轻,应多多历练打磨。”

  “。。。”

  朝廷之上,一个接一个大臣接连而出,所谏皆是劝谏吴皇不能如此赏赐陈宁,高声劝谏。

  吴皇微微皱眉,挥手道,“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朝堂之上,吴皇一句话说出后,竟然没有什么作用,仍然是一片沸腾。

  这其中自然有些臣子,是真的认为陈宁不能担此大任。

  但是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永王或者勤王的派系中人。

  他们都知道自己的主子在右骁卫将军这个职位上下足了功夫,此时自然不可能让这果实轻松被陈宁摘走。

  今日永王不在,永王一系的人大多数都看向魏文仲,却见到魏文仲也没有什么动作,都失去了主心骨,如同无头苍蝇一般,乱哄哄的劝谏。

  “陛下万万不可啊,万万不可一意孤行啊。”

  一意孤行?

  吴皇顺着声音看去,是一位御史中丞,“你说朕一意孤行?”

  吴皇饱含怒意的声音响彻大殿。

  瞬间。

  所有人都听出了吴皇话语中的怒气,劝谏声音止息。

  那御史看向吴皇,心中也是一悸,低下头去隐隐向着勤王的方向看了一眼,而后一咬牙说道,“陛下听听百官之声,此事不可行啊。”

  这位御史被吴皇质问,口中没有再提“一意孤行”四个字,可是他那一句“听听百官之声”,可不就是说吴皇此举是一意孤行吗。

  吴皇一直以来都励精图治。

  而衡量一个皇帝好坏的一项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能够听得下谏言。

  吴皇是个好皇上,所以在吴国,没有因言论获罪的情况。

  吴国言官,虽然不至于当朝辱骂皇上,但是据理力谏的情况还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这位御史中丞,即使是听出了吴皇心中不悦,却还是提出了不同意见,“陈校尉虽然立下大功,但是毕竟年幼,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啊。”

  吴皇看向他,而后开口问道,“在我吴国,一个人的能力何时已年龄来衡量了?如此说来,朕不到二十便登基,也是‘难以担此重任了’?”

  吴皇此话一出,朝堂之上一片惶恐,那位御史中丞更是匍匐而下,以头触地,惶恐连声道,“臣不敢,只是,只是…”

  吴皇拍案而起,看向殿中的文武百官,大袖一摆,怒哼道,“你们也是这么想的?认为陈宁当不起朕如此封赏?”

  朝中文武百官见罕见吴皇动怒,大多不敢出声,但是态度显然是对吴皇如此重赏陈宁所不理解。

  吴皇环视朝中百官,质问道,“你们有没有仔仔细细,一字一句的听朕的旨意?”

  他指向趴跪在地上的御史中丞,“赵军,你说!”

  赵军开口道,“回皇上,圣旨中说,封陈宁神武将军,领右骁卫将军职,加封冠军侯。”

  吴皇继续问道,“为什么?”

  赵军一顿,而后说道,“因为,因为陈校尉在征西之战立下大功。”

  “放屁!”吴皇猛然喝到。

  赵军在这一声断喝中,噗通一下趴在地上,身上止不住的颤抖。

  立时,朝中刚刚还和吴皇唱反调的人跪下一片,他们没有想到吴皇竟然会动如此雷霆之怒。

  “因为在征西之战立下的功劳?征西之战立下功劳的人多了,他陈宁凭什么封冠军侯!他难道比苏定边的功劳大吗?你们这一群人,连朕的旨意都听不仔细,是没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中吗?”

  “微臣不敢!”

  “陛下息怒,臣等不敢啊!”

  “。。。”

  殿中跪地哀嚎一片,吴皇从台阶上缓缓走下,而后看向勤王,平淡道,“勤王,你给他们说说,朕的圣旨中是怎么说的?”

  “是,父皇。”勤王颔首答应,而后高声道,“骁骑校尉陈宁,年少有为,大智大勇,造火药,退强敌,创炼盐之法,献强国之策,于我国有不世之功。”

  吴皇点头,“不错。”他又指向赵军,道,“你抬起头来,说一遍,朕为何赏赐陈宁?”

  赵军抬头,额头上一片通红,颤声道,“骁骑校尉陈宁,年少有为,大智大勇,造火药,退强敌,创炼盐之法,献强国之策,于我国立不世之功。”

  吴皇又指向兵部尚书战振山,道,“你说说。”

  战振山道,“骁骑校尉陈宁,年少有为,大智大勇,造火药,退强敌,创炼盐之法,献强国之策,于我国立不世之功。”

  吴皇环顾百官,“这下你们都听清了?听清朕为什么如此重赏陈宁?因为他值得!今天朕就让你们看看,我们吴国未来强大的根本,让你们看看,陈宁为什么值得如此重赏。”

  吴皇从殿中穿过向外走去,“都跟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