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导演开了外挂 第三十七章:推杯换盏
作者:替身的小说      更新:2020-05-19

  “其他类型?”

  杨丹青一愣,有点不明所以。

  韩董说了一句:“大片,也就是往米国那边的电影类型靠...”

  “科幻电影?”

  “不是。”

  “特效大片?”

  “也算不上吧。”韩董摇摇头,而后说道:“也或者说两者皆有吧...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制米国的路,而是走出华语电影的一条路。

  尽管米国大片在全球火爆,但那都是市场挑选出来的...米国电影,不止仅有科幻大片,也不止只有特效大片。

  其它类型的电影也很多。”

  “少林寺虽然在米国火爆,但还是不够...抗不过米国本土其它类型的电影。功夫片,也许是一个新鲜劲,过了这一股新鲜劲,谁知道呢?”

  “所以,华夏需要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一条路?”

  “当然,虽然我也不知道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但必须要走。”韩董说道这,叹息一声,道:“我虽然还在任,年纪也到了,也差不多这样了,呵呵...

  至于这一条路怎么走,需要你们去探索,我也不懂。一味的复制只能是短暂的,而非长久之计。”

  这一点杨丹青也懂。

  前世,太多这样的例子...就算是复制,也不能复制。就算有复制出来的一部,可也仅仅是国内大爆。

  海外的话,别想了,最多在亚洲地区。

  可这些与他有关吗?

  他一开始很纯粹,只想安心的当一个演员;在之后,有了导演外挂,不得不当一名导演;可听了韩董这一番话呢?

  韩董看到他一脸茫然的模样,拍了拍他肩膀,道:“行了,你也别多想,这一条路太过遥远,谁知道何时才能开辟...

  至于眼下,还是让顾好本国市场,再谈走出国外吧。眼光要放长远,但也别好高骛远...只有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才最真!”

  这一点说的很对,不愧是华影董事长,带领华夏走入大片时代,让华影电影市场迅猛增长的一个人物。

  这一番话,前世也得到了认可。

  前世2020年之前,国内前十票房榜的,就仅仅只有一部米国电影,其余的华语电影。特别是一部《战狼2》,杀入全球票房榜前一百。

  但也仅仅靠国内票房,至于海外市场,忽略不计。

  之后,杨丹青与韩董交谈了很久,受益匪浅。

  待韩董离开之后,杨建军拍了他肩膀一下:“丹青,你也别想太多,毕竟你还年轻,这才第一部电影,别想的太多,还是顾好眼下再说。”

  “二叔,我清楚。”

  “行了,我带你去认识一些人,这一些都是必要的...毕竟听你说也要单干,这是必不可少的。”

  “嗯。”

  紧接着,二叔带着杨丹青与各个影视公司的老总交谈,谈话中透露着谦虚...尽管他是新晋二十亿导演,也是国内唯一二十亿导演。

  但,他还是新人一枚,初入影视圈。

  在场的几乎都是前辈...不管他们怎么说,谦虚对待就行。

  对于各个影视公司的拉拢,杨丹青也说了其它,对于开影视公司,这个暂且还在计划当中...虽然在圈内不是秘密,但该拉拢的还是要拉拢。

  对于杨丹青的一番言论:打破市场不良选择。

  对此,他们也希望看到,毕竟明星片酬太高了,长久下去,他们也支撑不起。但这是市场的选择,他们又不得不顺应市场。

  他们也不多问,也不说,就暗地里看着...若是能打破,那自然最好。

  尽管有一部少林寺打底,但还是做不到打破市场的认可。

  流量明星,该有还是有...不是你谁谁谁一句话就否认,这也是资本家的默认规则。难道资本家就不知道吗?

  他们比谁都知道,能赚钱呀,那只能捏着鼻子认。

  虽做不到一撸到底,可能给市场一波冲击也不错...在一个,他们也听到了上面对娱乐圈的不满,已经在商议着手整改。

  在整改之前,他们还是想吃一波红利,割一波韭菜。

  于是乎,又不得不顺应市场...这就是一个循环。

  正好比前世的韩流...那时候在中国多火,特别是马桶台跪舔,后面禁韩令下达之后,再也看不到相关。

  禁韩令之后,但韩流风并没有消失,从那开始,国内第一批小鲜肉时代开启,各种流量明星霸屏。

  一张脸值八千万!谁给你的脸?

  我的片酬就值这个价!反响呢?

  这个导演的电影我喜欢!谁喜欢?

  ...等等,太多太多类似的事情,不尽其多。

  流量明星,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就二三年热度,要想继续吃这一碗饭,那就需要被正剧接纳。

  可谁会接纳呢?

  你没演技,正剧会接纳吗?

  那就带资进组呗...但总局会让这样的电视剧上星播出吗?

  或者想破头脑被正剧圈认可,可你习惯了千万、过亿片酬,正剧没多少片酬,你会接受吗?

  前世一样,今世这一方世界也差不多...缺的就是谁来打破。

  前世,虽然没人打破,但电影市场,流量明星就近乎看不到。

  一部《战狼2》霸屏,那时候吴京多火,一个抗一大堆韩粉。

  《流量地球》与《海上堡垒》都是科幻片,前者直接开启科幻元年。后者呢?直接关上了科幻大门。

  这怪谁呢?

  至于电视剧的话,上星播出的也相对少一点,可网播,那叫一个多...也对,2020年都步入5G时代,流量为王。

  视频网站都比一些电视台好多了。

  那是5G时代,现在才4G时代,还早呢。

  敢在5G来临前,更正吗?

  他一人之力做不到,只能开一家公司,做大做强,有了影响力一切都好说。

  别的公司他不管,他的公司的话,不要贵的,只要对的!

  (...正如前世的正午阳光,多少圈内明星想拿下,可惜人家不稀罕你。)

  虽不能一杆子打死,比如青春剧,那肯定是年轻演员,难道你还能请一大批三十好几的好演员吗?

  这还是青春剧吗?

  这一些都是开了公司之后的事情,现在他正与各个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在聊天,有的没的都聊。

  聊了一会,他也熟悉这样的酒会,都是一个套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尽管他说出:用心制作电影,而非是用薪制作电影。

  这是正确的话,但谁也知道缺少‘薪’是万万不可。但这一句话的重点不在于‘薪’,而在于心!

  制作电影的资金不可缺少,但也不是没必要的铺张浪费。

  比如一个亿请流量明星拍电影?

  ...等等。

  这一句话就看你如何理解。

  酒会上推杯换盏,但杨丹青统统都以酒量不佳小泯一口...这一点没人说,毕竟庆功宴一直要延续到晚上。

  宴席上,不止杨丹青一人被影视公司的高层追问,还有少林寺一众主场,特别是林曼安。她作为少林寺唯一一个女性角色,也是唯一女主。

  那叫一个火,几乎堪比杨丹青。

  在观众眼里,林曼安比杨丹青火...可在圈内,两人的价值不是一个等级。

  在有一个就是胡俊时,毕竟胡俊时长得很好看,比之市场上的流量明星都要亮眼...但那些都是流量明星。

  胡俊时呢?

  虽算不上武打演员,但有了少林寺这一部作品,至少能吃五六年...前提是不作死。

  两人被追问的最多,比如王柏健老师、杜春华老师等,他们虽然也是银幕新人,但他们生活阅历丰富,各种应付不再话下。

  再者其余演员,也几乎一样,被各个影视公司的高层看重,都想签约...有一些签约了,也有一些在谈判,或者邀请他们去拍戏。

  这一些杨丹青都不管,今后发展主要靠个人。

  当然,林曼安跟胡俊时早就收到了杨丹青的通知,纷纷拒绝各个影视公司抛出来的签约,声称在考虑考虑。

  杨丹青虽然开影视公司,但也知道影视圈的发展...发展下去,很难有明星会跟公司签约,都开工作室去了。

  或者自己当老板等等...

  对于真正的演员来说...不对,对于没有什么追求,一边接戏一边打磨演技,这就不存在。

  林曼安,她有武术功底,杨丹青很看好她。要不是后来出现了柳依菲,或许...

  至于胡俊时,他很好看,很适合一些前世影视剧。

  宴会上,也并非是都是影视公司的高层,也有一些明星演员闻声而来...对于杨丹青下一部电影,没人说不期待。

  他们此行目的,就算拿不下,那也要结交一下二十亿导演。

  露脸之后,一旦看重呢?

  这不,有很多明星端着红酒过来,与杨丹青友好的问好,然后交谈,或者是侧面打听...尽管圈内有消息传闻杨丹青下一部拍电视剧。

  电视剧,而且还是金庸小说翻拍...尽管翻拍了很多版本,但金庸剧肯定亏不了,毕竟金庸剧有固定的观众。

  电影说不上,那就退而其次,电视剧呗...可杨丹青推囔道版权没拿下,一切都还早呢。

  对于选角,他可不想太随意,只选择对的!不选贵的。

  当然,前提对的也不能太贵,正好比前世《战狼2》卓亦凡一角,有好多个版本的故事在流传。

  具体哪个,他虽不清楚,但原则上就是演员不能贵,也不能不吃苦耐劳...别动不动就发一张手指刮破的照片上传微博,然后底下粉丝一片说心疼。

  你既然选择这一行,那就需要尊重这一行!

  那一行不是高危职业?

  娱乐圈,原本是叫文艺界,但不知道何时被称作娱乐圈。

  娱乐圈...娱乐、娱乐、娱乐大众吗?

  就算是,但你进入这一个行,那就必须认真对待。

  演戏就要有演戏的态度,别台词不清晰,说数字。危险戏份可以找武替,但文戏呢?为何会有文替这个?

  难怪会有这样一句话:娱乐至死!

  ......

  PS:求推荐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