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科技工业 第241章 你那点分红,不够我一天开支的!
作者:本号做废的小说      更新:2020-09-09

  中心装置是一个以36角的多边形,高精度,复杂转轴组合件。

  直径为52MM,厚度23MM,标准18条轴为中心,一共36套展角组合件,每组组合件是56个配件。

  这只是正面的!

  反面又是另一个特殊的组合装置。

  反面的是聚能装置,直接利用磁场运动,把空气中游离的电子,形成一个直径为1000米的棱镜,直接折身太阳的能量到正面的中点心。

  在中心点储蓄能达到临界值的时候,再由正面的装置,直接把能量球加速发身出去。

  简单来说,后面就是储蓄,前面就是加速。

  如果能量要求不高,直接可以形成一条死亡射丝,只要太阳光足够,直接可以不断档。

  就如红警中,那个光棱坦克一样。

  刘炽看着这个精密无比的设计图,头感觉要炸掉,精密到刘炽头皮发麻;

  精度1UM。

  小小的配件里还在浮雕阵法。

  电力拓展磁场!

  电子游离磁场!!

  原子感应磁场!!!

  中间圆盘材料是铑合金,表面还要加一层高分子隔热材料,不然在3千度的温度下,瞬间就熔化了。

  整个装置,重量大概在15KG左右。

  拷走,到回到办公室拆分配件。

  ......

  四大手机制造商微信群!

  “刚才9号科技的江宇回电话过来了。”雷君汇报。

  “?”

  “怎么说?”

  “有啥好消息?”

  “他说,如果我们敢动手,电池直接给我们打八折!”雷君汇报第一个好消息。

  “确定吗?”余东惊喜地道。

  “确定,我电话刚挂多久,他亲口跟我说的。”雷君说完又补了一句:“而且,电池的货款可以,他给我们延长一个季度再付。”

  “就是四个月,也就是说现在我们这批下单的电池,到过年了再付,不用现金付款了。”

  “这么给力,那打吧!”余东双眼发光了。

  “我没问题!”

  “我们再让利百分之二十如何!”陈永直接插入。

  “老陈你这么拼!”沈韦有点吃惊道。

  “既然开打,那就打狠点!”陈永直接道:“一下子把水果锤下神坛。”

  “可以!”余东直接同意。

  “老余,到时候芯片给卡,你得支持下我。”雷君艾特余东道。

  “没问题!”余东拍着胸脯保证道:“现在5G芯片跟基带成品率已经大幅度提升,扩大产能已经在计划中了。”

  “主要是屏幕问题。”

  “对了,刚才9号科技的江宇跟我提了件事。”

  “?”

  “他手上好像,还有一个可以用在手机上的技术,还是一个大件,但是...是什么没说。”

  “大件?”

  “对是大件。”

  “是什么?”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我着呢了,江宇没说。”

  “手机大件,就那七样,不对,现面是六样了,电池,电路板,CPU,屏幕,摄像头,内存,你们说说会是哪样,电池已经去掉了。”

  “屏幕!”

  “?”

  “为什么?”

  “9号科技有个分公司叫9号玻璃。”余东直接道:“我觉得机率超过百分之六十。”

  “这就定屏幕会不会有点草率了。”

  “?”

  “简单,觉得很好猜啊,你看六大件,电池已经有了,电路板没什么技术含量肯定不会的,芯片我们手里有。”

  “现在就剩下屏幕,内存,摄像头,三选一,可有还有一件事你们不知道。”

  “什么事?”

  “?”

  “?”

  “你们知道9号玻璃融资多少吗?”余东反问道。

  “这个我鬼知道,我又没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老余你也别让我们瞎猜了,有什么消息早点说出来。”

  “一万个亿。”

  “”

  “!”

  “老余你不带这样忽悠人的。”

  “这是真的,他们找到我们为华了,不过因为资金盘太大,最后我们没投资。”余东说完又补了一句:“如果就是玻璃不管是什么样的,怎么可能达到一万亿。”

  “想到要达到一万亿的市值,那至少要百万亿级别的市场支撑,所以我觉得绝对是屏幕。”

  “......”

  “如果是,好就好玩了。”

  “要不要去打听下?”

  “没用,打听不出来,我问过了,那些已经入股的大佬,一个个跟青蛙嘴一样,一问三不知道的。”余东道。

  “那这事先放一放。”

  “对,先不管这事,既然大家都没问题,就开干吧。”

  “要不要多下点配件,挣点违约费用?”

  “?”

  “?”

  “最好别,那钱可不好挣,鹰酱可是出了名的不要脸。”余东忙的阻止道:“到时候配件没了,钱也给扣住。”

  “

  视线回到9号科技。

  9号科技实验室!

  刘炽这时在认真的在观察一个轴承上壁上的数十条纹路,放大!

  精度1UM,机床没问题啊。

  没毛病啊!

  怎么会不行呢?

  差距也太明显了吧。

  刘炽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这数十条纹路,竟然没有达到技术要求,甚至都不用工具测量一眼便能辨别出来,要知道这已经是加工第五个样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