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觅菩提 第十三章:妄念不除,必生分别。
作者:在家的出家人的小说      更新:2020-04-11

  “为什么要行善?”

  “有为法中,善,是最接近真理的最高之法,比如温顺谦和,涓涓流水。无为法中,心情平静,不起妄念。忽一日,两者皆亡,即有所获。”

  “听起来也挺简单吗?”

  “三岁小孩都明白,八旬老翁行不得。关键在于身行,心念行,理通很容易。”定慧露出难得一见的微笑,眼睛始终没有睁开。

  柳风不知道悟明和悟贪是否在听,一直保持静坐如山。

  “如何才能挣到更多的钱,人都关心这个。有人看上去傻呵呵,其貌不扬,说话都不利索,却家财万贯,而有些人学富五车精明能干,口袋空空?”

  “布施笑脸,布施勤劳,布施感恩,布施良心,布施平等,布施谦虚,持之以恒的布施,自会在有形无形中广结良缘,机会自然就多。遇到不理解,甚至侮辱,你且忍他,让他,岁月会给你答案的。”

  “如何不生病呢?”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吃饭清淡,肉类适当,心无杂念,在空静忘我中,身体的细胞得到充分休息,就不会产生不良细菌,医生医病,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却不知命由己造,贵在修心。”

  “佛家为什么不能吃肉?”

  “从你身上割肉,你痛吗?杀生时,动物在恐惧和紧张中扭曲着自己的肌肉,神经系统传播到肉的每个部位,产生毒素。同时,杀他,吃他对人产生怨恨,必与人缠结,冤冤相报。更会产生执着心,无肉不食,不利于修行。”

  这时,悟贪的身体略微动了。

  “也不能喝酒?”

  “酒本是粮食,可以给更多的人果腹。酒迷人心智,造成许多祸事,比如,车祸,酒后乱性。面对酒的刺激,心性没有足够强大的定力,会迷失,不利修行。”

  “济公喝酒吃肉?”

  “得道大师,此乃入世之法,菩萨随缘顺众生,有时以恶制恶,以贪制贪,肉可变回活物,酒可变回粮食,无道之人切勿效仿,下地狱的。”

  “为何我看到漂亮女人还是会动心?”柳风有点不好意思问。

  “淫心不除,轮回不止。日日累积,世世相传,此乃习气,此气见色心动,聚集一处,产生欲望,修行得道,可使此气转化,归于虚无。”

  “我们普通人怎么办?”

  “男见女,想男儿身,女见男,想女儿身,时时护念。”

  “佛菩萨拥有这么大威力,为何不帮每个人都去除痛苦,平复战争呢?”柳风觉得这样问,会不会得罪佛菩萨!?

  “释迦牟尼成佛前,正是看到了世间的诸多苦难,抛下王子之位,苦心求道,解救众生。直至见道,成果,明了深知真理在每个人身体里,宇宙与真理密不可分,而他也是其中一部分,故同体大慈,同体大悲,因果轮回无人能改,这也是老子说的天道。因此,传法四十九年,终说自己无一法可说,就是要告诉世人,汝是灵山头,莫向他处求!”

  “那为何不显出形象,让人们看到,不是更加信奉吗?”

  “好问题。”定慧停顿片刻。

  “本性中包含了一切,可见常人所不见,可闻普通人所不知,但那不是真理,会让人误入歧途,反道而行。智慧的佛菩萨何尝不想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如果那样去做,人必生妄心,在有相上下功夫,失了本心。就如你,看到电视里的新闻,你有时会用真假来判断,只有事件亲历者方知真相。”

  柳风身心清凉,久旱逢甘霖,跪拜定慧,头磕地嘣嘣直响,眼泪顺框而出。

  柳风跪着,又问:“家事繁琐,如何保持清净心?”

  “凡事中道,不着两边,智慧自起。”

  “那我以后怎么办?”

  “既要有白日依山尽的决心,又要忍独吊寒江雪的孤寂,也要有钟鼓馔玉不足贵,唯有真理留其名的洒脱!”

  “我想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