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觅菩提 第二十三章:出去归来,归来出去。
作者:在家的出家人的小说      更新:2020-04-11

  车行进在路上,白雪玉想说感谢的话,感谢柳风对她的照顾,可话到嘴边,这种感谢她又觉得俗气!

  柳风打开车载音乐,一首《白头偕老》缓缓流动“不再回忆,不再思念,眼前的你是一切……”

  歌声凝聚了空气,同时温存无言的相会。

  柳风打破沉默问:“你怎么看佛教?”

  “无回天之力时,他才会被人认可,人都相信自己可以主宰一切。”白雪玉不假思索。

  “是啊,都按不死的方法活!”

  “你这话很经典,可以写入名言录。”白雪玉欣赏地说。

  柳风手摸方向盘,踩油加速超过了前面的车。

  在上高速的岔路口,两个女孩停车等白雪玉,柳风回家的方向朝北,她们的归城的方向朝南。

  柳风为白雪玉开车门,她下车瞬间,黑色丝袜紧绷玉腿,衣服裹着前凸后翘的线条,冲击着柳风的气压,他想紧紧拥抱她。

  白雪玉渴望柳风能给她一个拥抱。两人四目再次相对,情愫相互缠绕在一起,如火,如电。

  柳风终究没敢越过雷池,他吃不准白雪玉的反应,他更怕对方拒绝后,再没有回旋余地。

  他思考之际,白雪玉读懂了柳风的谨慎,压抑情感,主动伸手同柳风握手道别。他慌忙伸手。两手没有紧握,刹那的接触两颗心的温度迅速提高。白雪玉害羞的抽手,跑向了自己的车,摇下窗玻璃大声说:“等你回来!”

  柳风回道:“电话联系!”

  望着白雪玉绝尘而去的汽车,柳风带着在浑身血液中挥之不去的她,奔向了父母的怀抱。

  最初离开家乡,柳风幻想外面的世界,第一次登上求学的火车,带着对城市的好奇,大学生活的向往,反复比对家乡的一切,那是鲤鱼跳龙门,金榜题名时不可磨灭的优越感,那是一辈子父母的心愿,那是祖上第一个脱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子孙。那是一个几代山民无法跳出的地方。这个地方,居住的人恨过它,爱过它,期望过它,最终无奈的享受它!

  山还是那座山,寒冬冻掉了美丽的外衣,光秃秃地隐藏了春夏秋的身姿。河流从峡谷穿过,车依旧开不进村里。一座唯一连接外面世界的吊桥,悠哉悠哉地从山的那边跨过河流扎根于山的这边,横跨在遇大雨暴涨平日涓流,当地人奉称的五谷河上。

  柳风把车停靠在桥头,从桥上走过,回头望着晃动的桥体。他无限感慨,儿时嬉闹的场景浮现出来,伙伴们接力在桥上赛跑,朝河里丢石块,山头上摘野生果实,摘花生和玉米在河边烤……

  一幕幕场景,他想如果能回到过去,该有多好!为什么非要拼命奋斗的走出这里,去追求所谓的成功呢?!史书前辈为什么要留给后人无数的尔虞我诈,去总结效仿?!为什么万般读书,功名利禄为最高?!

  他有太多的疑问在反思,不知不觉翻过山头。他钦佩老祖宗挑选山水的智慧,村子依山朝南坐落,前面一块千亩平整的农田,四面被山环绕,走过许多旅游胜地,他总是认为家乡山水最好!

  下山后,一条泥土路从田间穿过,依稀看到一个牵牛的老人,渐行渐近。老人胡子花白,垂直下颚,见到柳风,拉住牛:“风回来了?”

  柳风停住脚步,从口袋拿出香烟,递上一根:“黄三爷,您身体还好吧?”

  “好,好着了!”黄三爷笑着,满嘴牙齿已被岁月敲去。

  “没事,来家喝酒!”柳风边说边回家。

  村头立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五谷村。

  各家各户房屋无序的散着,又好像心照不宣的规划过,错落有致,间距适当,有的依山建窑洞,门头用砖块砌面,有的是砖瓦建的三角顶房屋。

  柳风家在村子的中央,曾经是泥土的房子,这几年柳风几次建议,父亲下了大决心,改建成了现在的水泥二层小楼。

  旁边村委会原是村里最好的建筑,在柳风家的比较下,失去了往日风采,一层平顶砖房,分了几间房屋,村里大小事情就在这里决策。

  春节将至,各家各户门前贴了对联,村头几个小孩在相互追打,扔鞭炮。

  寒风吹动着村委会挂在门口的横幅,上面写道:精准扶贫,一个不落。

  柳风推开自家院子的铁大门,父亲正在贴春联,母亲听到响声,拿着炒菜的铲子从屋里跑到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