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首席专家 第一三五章 排出万难
作者:高铁侠客的小说      更新:2021-05-01

  第一趟行驶在广深线上时,基本上是按120公里时速跑的。

  主要是熟悉线路。

  一路过去,沿途已没有大规模的作业了,但个别路段上仍有少数工友在道边行注目礼。

  只要是在空旷的地带,司机都会鸣响气笛,一方面是警示,另一方面也是致敬。

  这让武文杰想起了他半年前在线路上遇到的情景。

  他趴在窗口,隔着玻璃向那些深夜仍在施工的工友们表达自己的敬意。

  也许他们未必会注意到,列车上那个小小的窗口里面,有个跟他们一样的“夜猫子”,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默默地把祝福献给他们。

  武文杰特意叮嘱司机,到了石龙至新塘路段时,告诉他一声。

  司机告诉武文杰,他说的那个路段到了。

  武文杰先是站在司机身后,隔着前挡风玻璃看了好一会儿,又分别通过两侧的玻璃窗向外看了许久。

  他问司机,有没有感觉到这个路段有什么特别。

  司机毫不迟疑地说:“特别平,也特别直。”

  每天晚上都在跑。

  后面挂着的客车车厢里,坐满了“乘客”。

  这些“乘客”都长得一样,白胖白胖,上下一边粗。

  知道是什么了吧

  是民工兄弟们扛上来的米袋子。

  车厢里载客不载客,运行工况是大不一样的。

  搭载米袋子,就是模拟乘客上座的最常用方法。

  50公斤一袋,老老实实“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动,也不用上卫生间。

  几天后,要跑速度了。

  武文杰平静如水的那颗心,又开始有些波澜。

  造火车的人,对于列车安全的那种执念,无论说得有多高,都不为过。

  对于制造交通运输装备的人来说,这种执念是渗入骨血的。

  自行车制造商,汽车制造商,都会极度关注自己产品的安全性。

  不过,自行车是个人交通工具,汽车的载员数量也从一人至几十人。

  尽管无论是一条生命,还是多条生命,其价值都是无限的,一旦失去,其损失也是无限的,但一列火车动辄成百上千乘客,作为制造者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着实不足为外人道。

  头几天的空车跑,武文杰还能放平心态,而随着“米袋乘客”上车,他的内心也愈发变得沉甸甸了。

  车跑起来,他的手心又冒汗了。

  外面的夜,静谧安宁。

  飞驰的列车前部,拥挤的司机室里也悄无声息。

  司机轻巧地推着操作把手,屏上显示的速度不断提升。

  130,140,150,160

  “继续加速”

  口令落下,速度又在往上走。

  165,170,175,180

  列车整体运行依然轻快。

  武文杰凝神细听,脸上表情平静。

  不知不觉间,武文杰拿眼扫了一下显示屏,突然被惊着了。

  上面真真着着地显示着三个数字:185。

  超了超了

  半年前的“中国铁路第一速”,就在这不经意间超了。

  前面还有5公里,就要到石龙新塘路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