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首席专家 第二二七章 教育基地
作者:高铁侠客的小说      更新:2021-05-01

  拖了一段时间,不能再等了,武杰只好去找厂长,说说自己的想法。

  “无息贷款买私家车?”厂长显然对武杰的主意没有思想准备。

  武杰一五一十讲了他考虑的原委。

  对于这些年轻职工来说,买辆车的负担还不轻,而养车还会有更多的支出。

  如果他们能住在厂区周边,至少眼下不用着急购车,这一大笔费用当下暂时就不必考虑了。

  但如果要住在离厂区较远的地方,以他们的工作性质,没有比私家车更合适的交通方式了。

  一旦工厂能帮他们考虑解决购车问题,这一系列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从留住这些业务骨干的角度说,厂长您提供的购车无息货款,就是牵住他们的风筝线。不用急,慢慢还,反正也没利息,早还晚还不打紧。他上下班方便,时间灵活,又有开私家车的体面,何乐而不为?您的贷款是头一根线,我们中心还有第二根线呢。我可以给他们提供交通补贴,也就是油费,日常用车的成本几乎为零,您说他们的感觉会如何?”

  一番思考之后,厂长和班子都认为方案可行。

  一征求那帮年轻人的意见,也获得了满堂喝彩,大伙觉得这可太好玩了。

  毕竟,他们这个年龄,能够轻轻松松开上私家车的,还并不多见。

  工厂的这个政策,一下子把他们的消费水平提前了十年。

  远算什么?每天早晚小两口上下班纵穿市区,能看到多少美景和奇观呀!

  住在厂区,近归近,着实憋闷。

  武杰为小年轻们张罗房事车事,这些日子忙得不亦乐乎。

  丁娟娟全力支持之余,也不免有些惆怅。

  眼下,工厂似乎没有大房子计划了,远处的近处的,都是各种“两室一厅”。

  一般独生子女家庭,住这种房型什么毛病也没有。

  但在武杰家,这就是个问题。

  另外,岳父母快要退休了,几次说起退休后想过来跟外孙外孙女住一段时间,丁娟娟不敢接茬。

  武杰的父母也曾说想过来看病的事,武杰同样感到难为情。

  听武杰说起用“风筝线”牵住那些业务骨干,厂长点头赞许之余,心里也在默叨:“嘿嘿,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武杰没有想到,在厂长这只“黄雀”眼里,自己其实是只“螳螂”呢。

  这又从何说起呢?

  武杰一门心思为他的员工谋利益,为工厂领导分忧,而稳住武杰这批高级技术骨干,切实为他们分忧解难,让他们在工厂的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直是工厂最高层极为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家不提自己的利益诉求,那是人家的觉悟所在,但作为组织,作为企业管理者,工厂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激励,这个激励,既包括精神激励,也包括物质激励。”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工厂买下的那块地。

  平坦的那部分盖起了解困楼,群众无不欢呼雀跃。

  剩下的一片是烂坡地,几乎没人能想出它还能干什么用。

  已经有好几家单位找过工厂,希望借用这块坡地堆放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

  工厂当然不会答应。

  边上是簇新的解困楼,你弄成垃圾场,这不找骂嘛,不,简直是找打。

  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