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商天下 第349章 这一行的水,很深
作者:叔也疯狂的小说      更新:2020-09-18

  这些家伙,真是没得救了……

  既然他们不愿意动脑子想法子,那就让他们去干些不用动脑子的活。

  “赵将军,出个安民告示,安定民心。”苏言吩咐道:

  “同时约束你们手下的将士,不得扰民,违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

  赏也赏了,该罚的就得严惩。

  如若军纪混乱,无需大周破城,这吴苏城就得从内部瓦解。

  赵将军点点头表示赞同,理应如此这般。

  “苏公子还有何吩咐?”

  “安民告示除了约法三章,安定民心,再加上一条,参与守城者,可每日领一份口粮,勉强够一家几口糊口。”

  苏言再次提出了他的‘全民战争’策略。

  实践证明,发动百姓,依靠百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这个,似乎……”赵将军欲言又止,脸上的神色,隐隐有不赞成苏言所说的意思。

  一见赵将军吞吞吐吐的样子,苏言没好气道:“有屁就放。”

  都这个时候了,还如此不痛快。

  “禀苏公子,吴苏城里囤积的军粮,早已被镇北王调走,所剩不多,如若再接济百姓,原本能维持一个月的粮草,只怕不到十天半个月就消耗一空。”

  赵将军硬着头皮,如实禀报。

  即将被困守在吴苏城,粮草更是重中之重。

  可以说,吴苏城能坚守多久,完全取决于粮草能坚持多久。

  如此关键的问题,赵将军岂敢有所隐瞒。

  “没有粮食,就想办法搞粮食。”苏言颇为无奈道。

  眼前这帮将领,难道一个个都是小孩子?

  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难道还要让自己手把手教?

  自己这个主帅,应该说是家长,太难了!

  “苏公子,总不能去抢吧!”

  赵将军感觉自己挺冤的。

  既已约法三章,与民秋毫无犯,不能抢,叫自己上哪去搞粮食?

  就如同,既然出来卖,又想立牌坊,哪里有这般的好事。

  得……

  一脸黑线的苏言,不得不手把手地教导道:

  “派兵把城里粮商的粮仓控制起来,作价收购征为军粮,等战后再结算不就行了?”

  如此简单的问题。

  就不能稍微动点脑子?

  美化一下暴力不就解决了?

  打白条征用,与直接动手抢,不可同日而语。

  既没有违规扰民,同时又解决了燃眉之急。

  至于将来的结算问题,就让朝廷头疼去。

  如今他们拖着大周的二十万大军,朝廷没有一兵一卒支援不说,军饷粮草更是影子都没见到。

  不对……

  苏言转念一想,心里顿时就草泥马奔腾而过。

  自己被赵将军他们这些老狐狸给坑了……

  非他们没有脑子。

  而是他们脑子太好使了。

  这些粮商,指不定囤积了许多的粮食,就等着发国难财。

  粮商的背后,说不得就有什么,不好得罪的人或势力。

  就自己知道的,吴苏城里最大的粮商,其背后就是盐帮……

  被坑了……

  得罪人的事,赵将军这些老狐狸,让他这个主帅来背这锅。

  背就背吧!

  反正今日,本来就打算着拿盐帮开刀……

  看穿了赵将军他们的小算盘,苏言并未揭穿,当下不露声色道:

  “诸位要是没有什么事商议,就赶紧去把刚才说的几件事给办了,大周军明日就到,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有劳诸位将军了。”

  实在是心有不满,不然苏言本来想着,今晚宴请他们,作一番战前鼓励。

  没曾想,这些家伙,竟然算计到自己头上,还想留饭?

  统统到城墙上喝西北风去……

  众将领识趣地起身准备离开。

  “赵千户,李百户,你们留下。”苏言开口留下了两人。

  “苏伯爵,您有什么吩咐?”众将领离开后,李百户迫不及待的问道。

  说不定苏伯爵有什么差事吩咐。

  咱也要立功。

  咱也要奖赏。

  看赵千户得了两朵鲜花的奖赏,李百户的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两位先坐一会,喝杯茶,等会安老板来了再说。”苏言一副不着急的样子。

  与安老板有关的事?

  那理应是个美差……

  赵千户与李百户美滋滋地安心坐下喝茶。

  等待的工夫,李百户自是少不了说几句‘好听的话’。

  说实话,苏言心里并不反感,李百户这样很懂得溜须拍马之人。

  这样的‘真小人’,有时候比许多的伪君子强百倍。

  这种人,怎么说呢!

  有奶便是娘……

  只要给足了奶,其忠诚度,可能要比许多表面忠义之人强。

  不到片刻,范铁便领着安国卿来到。

  “苏公子,赵千户,李百户,有礼了。”

  安国卿胖乎乎的圆脸,永远是那副笑容可掬的模样。

  赵千户与李百户微笑点头示意,算是回礼。

  在江边郡时,他们可没少在安国卿的怡春院,白吃白喝白玩……

  ‘交情’如此深厚,自是要以礼相待。

  “安老板,无需客套,坐下说。”

  “多谢苏公子。”

  “安老板,在我苏府那里,可有人怠慢于你?”

  “没有,没有。”安国卿闻言连忙道:“很好,很好,无人怠慢,倒是我打扰了,打扰了。”

  寄人篱下,还是苏言的篱下,安国卿哪里敢有一丁点的不满。

  以他的财力,并非说在吴苏城买不起宅子。

  其实他在吴苏城早年置办有个小宅子。

  不过,兵荒马乱的,哪有比在苏言的篱下,更来得有安全感?

  “安老板,想不想在吴苏城,把怡春院再开起来?”苏言突兀地问道。

  安国卿脸上的肥肉跳了跳,叹息一声道:

  “苏公子,这谈何容易,且不说吴苏城竞争激烈,就是那好地段的……”

  “这些无需担心,如今我这里,就有个现成的青楼,不知道安老板有没有兴趣?”

  苏言打断了安国卿的生意经。

  生意经,他比安国卿更在行。

  安国卿顿时就愕然,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其实他老早就想把青楼,开到吴苏城来,只是苦于背景实力不够雄厚。

  “当然有兴趣,苏公子请说。”

  安国卿乐开了花,堆起的笑脸,把本就细小的双眼,挤成了一条线。

  “待会我让赵千户他们,去把怜香阁给抄了。”苏言轻描淡写道:

  “以后吴苏城再没有怜香阁,只有怡春院。”

  苏言说得这般的轻巧,却是把赵千户他们,惊出了冷颤来。

  他们倒是不知道,怜香阁其实就是盐帮的产业。

  然而,怜香阁是天下最大的青楼之一,遍布天下每个繁华的城池,其背后的势力可想而知。

  为何苏言说抄就抄了,也不担心得罪怜香阁背后的人或势力?

  不该自己问的,赵千户与李百户,知趣地没有出言询问,只要听令行事即可。

  而安国卿不同,一脸地犹豫不决,他可不敢如苏言那般,把怜香阁背后的势力不放在眼里。

  他开了一辈子的青楼,深知青楼这一行当的水,很深……

  似乎是知道安国卿的顾虑,苏言开口继续说道:

  “安老板请放安心,抄怜香阁的是我,你不过是买下了怜香阁的宅子,其中的因果,与你没有一点的关系。”

  话虽如此……可是……

  不过转念一想,安国卿当即下了狠心,富贵险中求。

  再说,如今抱上了苏言这条大腿,如果他不跟着苏言干,抄怜香阁之前,苏言很有可能先把他给抄了……

  想通并下定决心后,安国卿试探问道:“四六?”

  安国卿眼见到苏言,只是淡淡瞄了自己一眼,赶忙改口道:“三七也行。”

  安国卿说得隐晦,不过在座几个都很清楚,占七成的自然是苏言无疑。

  这已是安国卿的底线,不然他没有赚头,如此冒风险不值当。

  “五五开。”苏言出于意料地说道:“安老板只需每年捐出五成的利润,用来重建江边郡即可。”

  五五开还算合理……

  “为何要捐给江边郡重建?”安国卿疑惑不解地问道。

  “因为,今晚江边郡就会被付诸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