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旗下的舰娘 Chapter040 洒下一片光芒点缀海洋
作者:燃烧的出云的小说      更新:2020-04-16

  趁着水兵们忙碌着进行起航前最后准备的时候,王宇走到了观测平台上。

  这地方也叫观测甲板,位于主舰桥平台的上方,和封闭式的舰桥相比,这里是露天的,环顾周围可以看清附近的具体情况,也是一艘战舰上的观测点之一。

  这个平台后面就是这艘试验舰独具美式新锐战舰特色的圆柱形楼式桅杆,在顶上可以看到设置在桅杆中部的瞭望塔,顶部偏后的雷达设备以及8米主测距仪等装置。

  当然也又把这桅杆叫做指挥塔的情况,事实上对于美国那一票新锐战舰而言,有着厚重装甲保护的司令塔一般都设置在楼式建筑的内部,尽可能保护着高阶人员的安全。

  王宇估摸着这个时代的雷达应该没有上个时空阿拉斯加级原装的MK13短波雷达那么强,毕竟这东西受制于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不是单纯的想造就能造出来的。

  你可以说305毫米长身管火炮还有可以利用昂贵技术强行造出来的可能,这种软工业技术的时代差距还有着可以弥补的机会——机床没法批量生产这种舰炮所需的精度和强度,那就用最昂贵的钢材耗费庞大的时间和资金一点点冲压出来总行吧。

  就像拿破仑时代有铝,现代也有铝,但两者的提炼方法完全不一样。

  而且舰娘这种生物本身就不是讲道理的那种生物,这种主炮有瑕疵可以在下水被舰娘修复并且完善,所谓的工艺上的代差就这么被磨平了。

  但这硬核科技方面的东西就不一样,你技术达不到就是达不到,不仅仅是工艺问题。

  王宇也没指望这个雷达有前世所知道的37公里对海探测那种程度就是了。

  他把目光转移向身侧的炮塔。

  在这里有着一座封闭式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因为舰娘的存在接管了操控,这里已经不再需要人员操作,而是采用了完全意义上的自动化。

  事实上这艘试验舰全舰的所有大于127毫米口径的火炮都是自动的。

  需要水兵操作的也就只有那些小口径的防空炮和机枪而已。

  没有深渊科技自动化改造的舰娘还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操纵全舰上下所有的火力输出。

  王宇不再盯着这些各种各样的设备出神,而是把目光看向珍珠港东方的天空。

  夕阳已经西下。

  珍珠港的硝烟仍未散尽,东部港区那边,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殉爆时所产生的庞大蘑菇云仍然在天空中飘扬着。

  主要还是因为此时无风,没法让这些烟云散去。

  王宇不由得这么想到。

  ——如果有一阵强劲的风的话,应该会把这些硝烟吹散的无影无踪才对。

  烟尘遮住了太阳最后一丝光芒,已然接近深红的晚霞透过黑色的烟尘看上去异常诡异。

  但西方的天色就不一样了。

  抬头看向西方的天空,甚至能看到暗蓝色夜空中的月亮和点点闪烁的繁星。

  月亮反射太阳的光,向海面上洒下了一片柔和的银白色。

  这场面俨然就是一片平静的港区之景。

  王宇抬起手看了看表,发现这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左右了。

  说起来,深渊舰队发起空袭,机群飞临珍珠港是下午四点半到五点之间,而空袭结束已经是两个小时之后。王宇也一直没看过表,所以现在看到夜空才反应过来时间已经到了这么晚的时候。

  “夜间搜索啊……”他自言自语道。

  夜间搜索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在雷达还不是那么的靠谱,没有进入成熟的应用阶段之前,夜间搜索完全是靠着瞭望水兵的目力,能看到多远就是多远。

  虽然说1935年这时候雷达技术应该也不算差,但王宇刚巧忘了了解这部分的内容,所以也只是臆测而已。

  不过说起来有一点事情比较另类。

  这个时空有了舰娘。

  舰娘面对深渊舰队有着一个强制发现区,就是只要有深渊造物靠近战舰十公里范围内的时候就会被强制察觉到。

  当然这是雷达失灵了的前提下。

  为什么是十公里呢?

  毕竟舰娘要控制战舰的航速航向什么的,没那么多精力把探测范围扩散的更大。

  王宇现在就在思考自己往北方搜索的话,万一在夜间碰到深渊舰队应该如何处理。

  他估摸着深渊母舰发动空袭后就会立刻撤退,并不会傻傻的留在原地等着人类来搜寻它们。

  海军部要求组成搜索舰队也并不是为了抓住那些深渊母舰,只是为了确定敌人已经离开,深渊舰队没有后续攻击的打算而已。

  王宇正想着这些内容的时候,试验舰的汽笛突然发出一声尖锐而又嘹亮的声响。

  这高分贝的汽笛声差点没把王宇从露天平台上震下去……

  而王宇也借助码头上的光照,看到了试验舰后部的烟囱腾起一阵阵的黑烟,船身也开始有极小幅度的震动感。

  粗长的尼龙缆绳被从码头上的桩上解下,被水兵利用滑轮收回了战舰内部。

  而战舰前原本放下的金属锚此时也已经被提了起来。

  想必是这艘战舰已经做好了出航准备。

  他抬头看向码头前方的水面,已经有一艘交替闪烁着红色黄色灯光的小型引导船出现在了战舰前方大约五十米左右的位置。

  于是他从观测平台上下来,回到了舰桥里面。

  此时舰桥内的固定桌上已经摆放好了数张不同比例尺的海图,战舰上的数位参谋军官们也出现在了这里。

  本来埃里希的意思是让王宇去司令塔里面指挥的,但王宇并不想去那个闷罐一样的地方,选择了将这个舰桥作为指挥中心——毕竟他现在不仅是舰队司令,还身兼着试验舰舰长的职务,在这个用于协调甲板工作的地方也没啥问题。

  一般来说,舰桥里面的人不会有很多,只有舰长、副舰长、参谋和负责战舰航行作战的高级军官——比如说炮术长,书记员或者航海长什么的而已。

  但现在舰娘取代了这些高级军官的职务,所以舰桥上的人数就再度减少。

  总共算下来现在的舰桥里除去王宇和试验舰舰娘之外,只有四个人而已,一个是张昊这个负责端茶倒水的勤务兵,三个负责辅助王宇这个司令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

  “司令,全舰已做好航行准备。”

  埃里希看到王宇回到舰桥,带着另外两个参谋敬礼道。

  “时间掐的很准嘛。”王宇瞥了一眼挂在舱壁上的钟表说道:“说是十分钟就是十分钟,一点不带含糊的,还真是效率惊人呢。”

  埃里希不懂后世阴阳怪气的传统美德,所以此时把王宇的话当成了称赞。

  舰桥内挂着的电话响了起来,是无线电部门的负责人打来的。

  他向舰桥汇报了来自港区调度中心的允许即刻出港的答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大型的港口和机场实际上差不多,都要有着严格的调度,否则那么多船,在狭窄的水道里不就变成碰碰船了么……

  只有人家代表着允许出港的无线电通讯传来,才能让你离开所在的码头或者泊位。

  埃里希挂断电话,回身对王宇点了点头。

  实际上电话这东西不是什么稀罕事,泰坦尼克号那个时代都有成熟的电话了。毕竟要知道那么大个战舰,不可能靠人跑着来传令,所以每个部门都有一台电话直连舰桥或者指挥塔,除非全舰断电的特殊情况才会使用传声筒之外,一般都是靠着这个来进行交流的。

  王宇撇了撇嘴,转向一旁看着大海的舰娘:

  “打开全舰灯光,按照要求点亮航行灯。”

  试验舰舰娘仍然面无表情,不过她按照王宇的要求照做了。

  全舰除了大功率照明灯之外的正常灯光全部打开,就好像灯火辉煌的海上游艇。

  其实这一步没什么必要,只是王宇觉得现在已经入夜,为了防止不必要的碰撞,还是把灯先全部打开,直到离开了珍珠港之后再恢复灯火管制。

  “引导艇发来灯语,要求我舰跟随他们航行。”

  观测水兵利用电话汇报道。

  “告诉他们我们会跟着的。”王宇对埃里希摆了摆手示意他自己回复。

  埃里希原样回答完毕,然后王宇就看到战舰前方那个闪烁着的引导船开始移动起来。

  “左满舵,单侧轮机出力,让战舰离开码头。”

  于是在舰娘的操控下,试验舰的舵盘就算无人操控仍然自行动了起来,而庞大的船舵也偏向一侧,螺旋桨开始缓慢的搅动起海水,推动着战舰开始缓缓地向侧方运动。

  这是为了让庞大的舰艇离开码头,进入到合适航行但不会磕碰的空旷水域。

  否则如果直接前进的话,码头和船身的摩擦就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大约只用了二十来秒,试验舰的右舷就已经离开码头大约十米左右的空间。

  王宇于是接着下令:“两舷微速前进。”

  “两舷微速前进。”

  这次这位舰娘终于开口复述了一遍王宇的命令。

  声音也果然如王宇想象般的清冷。

  于是战舰的四轴螺旋桨同时缓慢旋转,舰艉的水面腾起一阵白色的水花。

  整艘战舰开始在珍珠港的水域内缓慢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