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混子 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梅
作者:辈水车薪的小说      更新:2021-06-08

  我在秋天夕阳的余晖里,偶见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子。披着夕阳金色的光芒,袅袅婷婷,迎面走来。白色的裙袂在浅秋的微风中轻柔地飞舞,浅棕色的头发随性垂落肩头,皮肤白皙,圆脸,是普通的“苹果脸”,不是被人称作人见人爱的“瓜子脸”或较流行的“锥子脸”

  ,只是整个人让人感觉很耐看,不禁想多看几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是俗人,当然也没能例外。与我擦肩而过时,她笑了,很自然、很真诚、没有丝毫做作,靠近嘴角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酒窝”,笑起来甜甜的,似曾相识,让人感觉阳光灿烂,笑靥如花。不

  禁我也笑了,很开心,很温馨。原来笑可以让人如此愉悦。

  “苦瓜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愁眉苦脸的样子。“别老耷拉着一张苦瓜脸,哪个又没有把你的独儿子抱下河,愁什么呢?”这样的话是人们相互调侃时常听到的。为什么要说“苦瓜脸”呢?是因为苦瓜味道苦,所以“苦瓜脸”意味着苦恼呢,还是因为苦瓜长得不怎

  么待见,浑身都是“青春豆”,不那么光滑,有些许难看,愁眉苦脸的脸就像苦瓜一样难看呢?“苦瓜脸”是没有一丝笑意的,跟笑扯不上什么关系的,没有人会说笑得像张“苦瓜脸”,笑的一般意义是让人感觉高兴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奸笑、谄笑、嘲笑、痴笑等

  等。人的脸部表情,有些时候是人内心变化的晴雨表。

  小时曾认识过一个美丽的女子。正值豆蔻年华,亭亭玉立、明眸皓齿,笑靥如花。如此儒雅纯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她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句话。从她脸上看不到任何世俗的东西,感觉至真、至纯、至美,以至于这种感觉一直在我心里面留下了重要的

  一隅。只是多年后的偶然相遇,让我感觉相见不如怀念。此时的她虽然已没有少女时代的绝代芳华,嘴角两边的“酒窝”也稍有些变形,渐添了些狭长的细纹,但因是天生的美人胚子,美人脸虽然留下了一些岁月的痕迹,但依然俊俏美丽,风韵犹存。只是伊人的眼神不

  再清澈单纯,多了些入木三分的感觉,话语不再质朴,多了些圆滑与世故。今昔对比,让我多少有些感叹,有些失落,留在我心中的“美人”呢?哪里去了?想想,又何必呢?岁月在教会我们成长的同时,终将会磨灭一些至真至纯的东西,在我们更具有社会性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很自然的属性,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嘛。

  这让我想起所谓的“老脸”,而这里的“老脸”,并不是说某人年岁已高,年老色衰,脸老了,不水嫩了。“老脸”是有时用于调侃的词汇,比如:“把我的老脸都丢尽了。”“让我的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呢?”“老脸”有着面子、尊严的意思。面子关乎脸面,所以与之相关的会有什么“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之类的,尊严似乎总爱与人格凑一起,人们爱说,“此事关乎人格与尊严,请三思而行……”如此等等。可见,“老脸”有时还真不简单,不是随便可用,可撕破的。

  有次到医院看望一位生病住院的亲戚,手术后的亲戚感觉气色大好,恢复得很快、很好。备感欣慰之时,却发现邻床正在痛苦挣扎,脸都“绿”了。原来邻床才刚被送入院,还未对症下药,痛得脸色煞白煞白的,没有一丝血色,都有些泛绿了。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人除了疼痛,会改变脸色外,难堪、气愤、悲伤、痛苦纠结等情绪也会让人“变脸”,脸色变得很难看。当然,无论是生病还是情绪激动时的“绿脸”,都于健康无益,还是正常健康的自然脸最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难免还会时不时碰到一张张“冷脸”,于是乎也有先人告诫:“不要总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等等之类的,说到底也无非是一些与脸面、尊严有关的话题。懵懵懂懂,正不知古人云,先人诫,云里雾里之间,偶遇的自然阳光灿烂的笑脸让阴霾一扫而光。“笑一笑,十年少”,让心灵也自然纯净些吧,生命亦会笑靥如花。

  **

  谁说好花不常开,青春不再来?时当数九寒冬,山坡坡上梅花斗雪怒放,红艳艳似燃烧的火把,黄灿灿像老武术师显摆的唐装。古人向来以梅喻志,此所谓梅、兰、竹、菊四君子也,喻示品性高洁。我眺望几树寒梅带雪红,十年前诗人胡有琪见我从北京参加文学盛会归

  来,手捧获奖金杯的彩照。他即兴写下了《老梅赞——致何世进老师》,“老梅吐新芽,傲视雪花。待到雪花笑开,香遍天涯。耐得住寂寞成大家,乐得清贫当清苦,你有滋有味细品慢咂。环境好也罢,坏也罢,照样生机勃发……”文友的《老梅赞》鞭策和激励着我矢志不渝地在崎岖漫长的文学道路上艰辛跋涉,执着追求。近十年来仍有多部著作和数百篇作品出版或发表。2016年夏,接中华散文网喜讯:散文《春节寻根》获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我未能赴北京参加颁奖盛典,可挚友童礼瑞于同年夏天,纵情讴歌的《拥抱祖国的早晨》,亦获奖。他76岁了,俨然血气方刚的青春歌手,“穿过黑夜,飞向黎明。祖国,我看见了你的身影。啊,那是长城,那是北京。祖国,我看见了你脸上五千年的皱纹;祖国,我看见了红旗上你露出的笑容……祖国,我要为你高歌;祖国,我要为你鞠躬尽瘁,奉献一身。”童礼瑞满头白发,却生了一张永葆童真童趣的娃娃脸。他从官位上退了下来,一度有过失落。一旦进入文学领域,变得罗汉似的笑口常开,吟咏中兴奋至极拍肩捧腹,直笑得前仰后合,浑身抖颤,十分开心解颐。年纪愈长,愈益思如涌泉,情深义重。我品

  味他创作的歌词《远行,送你到门口》感动得泪水盈眶。这首歌词荣获2016年“唱响中国”展演盛典歌词创作金奖,并荣获“神州歌海”歌词创作银奖。抄录一段,聊供品尝,“想让你留下,又怕耽误工期;催你前去,又怕碰着难题。心似沸水翻滚,房门响得太急。你留下的小狗慌忙四处寻找,我的心也似乎装进了你的行囊。急切切在门口送别,慌忙忙又在窗口伸着颈子望你……下次回家该什么时候?梦中不知多少回喊你!”我感动,我欣喜,情不自禁写下一篇素描式的散文《童真童趣的童礼瑞》。他沉潜涵泳于诗海歌潮童心不老,梅开二度,青春再造。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如同山坡上的寒梅,只要有一株含苞,经一夜风吹雪打,一株接连一株开了个热热闹闹,绚丽烂漫如云似霞。在这曾经是陌生的乐山市,不愧为旅游名城,我亦托乐山大佛恩赐的慧根佛性,两三年便结交了30

  多个文友。有似冰雪中的梅园,赶趟儿似的,簇拥得繁花似锦。我日渐拥有愈来愈多的文朋诗友切磋技艺、知情知暖,弥漫着亲如兄弟、相互提携、融融乐乐的文化氛围,备感馥郁温馨。

  结识的第一个文友周希孔。他早已退休,自从构建了以文学创作为鹄的交往圈,仅两三年工夫,他连连参赛荣获国家级大奖,品位之高,堪与童礼瑞媲美。继童赴京领取金奖,他已获得通知相约北京。他的那首《雪的世界》为北京一个诗歌大奖赛所青睐。这首诗,他依依惜别了往昔婉约缠绵的诗风,而出之以雄浑豪壮的阳刚大气:“不是欢歌也不是江涛/雪在梦中久久徘徊/银色的世界纺织梦幻般的神话/幻影与飘柔在现实中降来/一夜的风雪,一夜的呻吟/一夜的好梦,一夜的徘徊/让朝霞妆点梦一般的世界/让雪山雪涛在心田澎湃/银蛇舞,蜡象驰/编织成神话世界中的天街/茫茫四野雪浪滔滔/恩赐了诗人歌吟的情怀。”品味此诗,我们可以体验到周希孔与众多文友一样青春不老、梅开二度,堪称佼佼者。他不仅文品高雅,且人品备受推崇。他不仅让我这外地人结交了30多位肝胆相照、知情知暖、常切常磋的文朋诗友,他还竭心尽力地让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团结在一些文艺团体周围,如众星捧月似的,乐悠悠地参与品味悦志悦神的创作与表演。从而拥有远比搓麻将、享用三陪服务更为优雅与健康的诗性人生。我灵感迸发,冲口敬赠他一雅号“金桥”。“好,这名字太精彩了!”一语既出,众声喝彩。他与那童心童趣的童礼瑞喜乐得哈哈连天,你推我抱,拥成了一团,顷刻成为一个不编自演的喜剧小品。童、周二兄走到哪里,哪里便弥漫着乐融融的诗性氛围,全然忘记了已是垂垂老者。

  这梅开二度,绽放得青春永葆、飞花万点的还有一名叫刘德均的八旬老翁,他青年时期抗美援朝任志愿军某部文化教员,从此与新闻、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有了周希孔这座“金桥”和吴诗玉等营造的文学天地,其青春激情比雪中梅花更为强劲与俊俏。他常在深夜九点过还背着沉重的挎包一家又一家敲门叩访,给你一夜难眠的欣喜。他那些以访谈为主要形式的文学著作一部连一部地出版。尤令我终生难忘的是,前不久他邀约周希孔、童礼瑞等一道风尘仆仆,较那些年富力强的乐山文友提前赶到千里之遥的我家乡的开江县参加新著《求索》研讨会,并赠送了长达三米的巨幅绘画,洋溢画面的是梅、竹、菊、兰,以示青春永葆,祝愿晚年人生有似风雪中的寒梅,永远在文学艺术雄伟而又长远的征途上绽放出生命的绚烂华彩!且兴致勃勃商议相约北京的花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