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草原为王 第175章 赵家军的信条
作者:梦里捉鬼的小说      更新:2021-03-22

  

“拜见平贼将军。”

  赵锐走下马车,一来到近前,百姓就纷纷跪下齐声行礼,望向赵锐的眼中都带着浓浓的自豪。

  “下官见过赵少保。”

  “见过赵少保。”

  朔州知州陈随忠赶紧上前行礼,后面跟着一众士绅,陈随忠也是感慨不已,去年送赵锐南下平叛时,他还一度惋惜赵家军会被巡抚大人坑死,谁曾想竟是这般结果。

  “不必多礼,乡亲们快起来。”赵锐只是说了一句,就像一边冲去。

  赶忙将跪在地上的李婉柔和马韵儿扶了起来,激动道:“嫂嫂,我回来啦。”

  “嗯!长高了,有出息了…”李婉柔咬着嘴唇,说着说着就激动的抽泣起来。

  “嫂嫂,这一年来让你担忧了,锐儿没让你失望,如今已是平贼将军了。”赵锐一把将她搂进了怀里,说道。

  好半晌才松开她,将马韵儿又拉了过来。

  “韵儿,辛苦你了。”

  “二郎,韵儿不辛苦,你和姐姐才辛苦。”马韵儿同样泪光盈盈,直直的望着赵锐,眼中全是浓浓的爱意和思念。

  陈知州和一众士绅都是微微偏过头,心里大骂,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搂搂抱抱,实在不成体统。

  等赵锐和俩丫鬟以及赵虎等人全部打过招呼后,才又满脸推笑的上前,邀请赵锐进城。

  城中早已摆好了酒席。

  但赵锐此时归心似箭,哪有心思去和他们喝酒打屁,谢绝了众人的好意后,就拉着两女上了马车,直接回井坪堡。

  一路上,赵锐都是兴致勃勃,望着田中绿油油的麦子,不由得好奇道:“嫂嫂,这都快到五月中旬了,田里的麦子怎么还这么青?”

  “二郎,是这样的,今年冬季太冷,种的冬小麦许多都冻死了,开春后,赵叔觉得咱们现在修了水库和沟渠,应该不会缺水,所以干脆就补种春小麦了。”

  马韵儿红着脸解释道,这还是她第一次和男子共乘一辆马车,而且车厢狭窄,赵锐还动来动去。

  “哦!那不是说去年辛辛苦苦种的麦子都白种了?”这方面赵锐也不懂,只是觉得有些可惜,毕竟冬小麦的话,再过个把月就要收获了,而春小麦却还要再等三四个月。

  “其实也损失不了多少,比起冬小麦,春小麦收获时间要短两三个月,只要夏季不缺水,产量也远远要大于冬小麦,二郎你看,田里的麦子是不是长势都不错?”

  “嗯,确实长势不错,对了,那化肥你们用了吗?”赵锐点点头,却没有发现她们的异常,自顾自的伸出头。

  “用了,二郎你真厉害,那化肥效果确实显着,可惜太少了,只有一百多亩地用上了,按照那些老人的说法,只要不缺水不闹蝗灾,那一百多亩地恐怕亩产会达到两石麦子。”马韵儿兴奋的道。

  “有效果就好,以后加大产量就是了。”赵锐也很兴奋,同样心里的石头也落了下来,他就怕搞出来的土化肥不但没用,反而将麦子毒死。

  “嫂嫂,那些女子都还好吧?没有出现要死要活的情况吧?”

  赵锐这时也察觉到李婉柔有些不自然,发现自己去挤着她了,呵呵一笑,赶紧放下车帘,坐直了身体。

  李婉柔这才松了口气,整理了一下被赵锐弄乱的衣裙,答道:

  “刚来时有些妹妹还整日闷闷不乐,后来情况就好了许多,现在都在用心学习,哎!说来那些妹妹也都是可怜人,二爷今后打算如何处置她们?”

  “先教两年书吧,到时候再让她们和我赵家军的军官们相亲,不过即便成了亲,也是要教书的。”

  “二爷,那些妹妹都是大家闺秀,失…失节的也就算了,可还有许多妹妹是…是没受过伤害的,将她们许配给当兵的怕是不妥吧?”

  李婉柔秀眉微微一蹙,斟酌着用词道。

  “不是许配,是相亲,就是大家见一面,两情相悦就成亲,绝也不勉强。”赵锐赶紧纠正道。

  “啊!”

  两女同时惊呼出声,李婉柔的眉头皱得更紧了,给好半晌才道:“二爷,这实在是太荒唐了。”

  “那嫂嫂认为怎么安置她们?让她们一辈子不嫁人,给我教书?”

  “这…这肯定不行。”

  “婉柔姐姐,我觉得二郎这法子其实挺好的,哪个女子不想自己的夫君是由自己来挑的?”

  马韵儿虽然吃惊,却也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妥,反而深情的看了赵锐一眼。

  “哎!也只能如此了,不过竟然二爷让她们成了亲,就不必再让她们抛头露面继续教书了吧!”

  李婉柔想了想,也只得点点头,那些女子大多无依无靠,确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还早着呢,以后再说吧!”

  赵锐一摆手,实在不想和她讨论这些问题。

  当队伍来到三堡之间的军营时,两千名火枪兵,和八千名刚刚考核晋升的士兵,早已列队等候,而兵营也扩大了数倍。

  一个巨大的方阵,在操场上站得整整齐齐,除了两千老火枪兵有盔甲和头盔,八千士兵都只穿着普通的军服,其中有五千扛着火枪。

  “敬礼!”

  “参见大帅!”

  随着赵虎拔出腰刀,一万人齐齐单膝下跪,望着走上高台的赵锐,眼中都爆发出了炙热的光芒。

  “大家请起。”赵锐来到高台上大喝一声,看着这一万大军,心中也是微微有些激荡。

  他这次回朔州,其中一件事就是整编火枪兵,成立赵家军第一镇。

  因为这些人才是他的根基,所招收的也几乎都是20岁左右的小伙子。

  众人齐刷刷的起身望着赵锐。

  “首先,恭喜你们正式成为光荣的赵家军一员,不过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赵家军,就要看你们日后在战场上的表现,告诉我,我赵家军的第一信条是什么?”

  “忠于大帅,忠于赵家军,生是赵家军的人,死是赵家军的鬼。”

  众人齐声呐喊,显然那怕赵锐不在,也已经喊过无数遍了。

  “第二信条是什么?”赵锐欣慰的一笑,又问道,对于师爷和那帮说说先生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

  “誓死追随大帅,用我们手中的枪,用我们的血肉之躯,踏平一切障碍,恢复我汉人的荣耀。”

  “好,第三条?”

  “不怕死,不怕苦,做一名无所畏惧的军人,保护所有的汉人不受侵犯,让他们都过上好日子。”

  “记住你们今天说的话,解散。”

  赵锐点点头,并没有立即整编,而是让大家解散,然后出了军营,继续上路。

  马韵儿和李婉柔仍然呆呆的望着赵锐,显然刚才给她们的震撼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