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77 432.领证
作者:李超强的小说      更新:2020-10-31

  为什么说这家伙是90年代第一狠人?

  捋捋他干的那些事情就知道了。

  刚才说的用火车皮换飞机,只是他的成名战,后面还干了不少惊人的事情。

  比如1995-1996年,他的南德集团与俄罗斯航天信息公司,以及国际卫星组织,三方合作,在俄罗斯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两颗商业卫星。

  随后三家公司共同经营航向1号卫星、航向2号卫星的转租权。

  要知道,航向1号卫星可是全球第一颗直播电视卫星。

  只不过由于多重因素,最终南德将这两颗卫星的股权,卖给了国际卫星组织。

  1997年,南德又宣布正在做一个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项目。

  并宣称:目前全球只有美国能生产电脑芯片,连日苯都不行,我们的计划是,在6-8月内,生产出运算速度在10亿-100亿次之间的芯片。

  而当时参与我国“银河”大型计算机研制的工程师则称,目前尚未听说有哪个公司能达到这一速度。

  而以郭永坤这个过来人的眼光去看,这明显是在吹牛皮嘛。

  不过,狠就狠在人家敢吹。

  同年,南德在北方获得一块10平方公里的巨大地皮,有意将其开发成北方东方之珠,计划投资100亿人民币。

  结果最后就投了几千万。

  连东方之珠的地基都造不起来。

  还有就是最出名的一个项目:改变西部气候。

  这个计划的大致内容就是,将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宽50公里、深2000米的口子,然后把印度洋的暖流引入我国,从而起到改变西部气候的作用。

  南德为此请了一帮专家进行论证。

  结果就不说了……

  就问你这样的人够不够狠?

  说他是90年代第一狠人,应该是没什么太大毛病的。

  因为来得不算早,没过多久家里就开饭了,宴开两桌,郭永坤自然在首桌,他的身份对于李家和亲家那边的人来说,都不是秘密。

  老牟就坐在他旁边。

  这家伙确实能说会道。

  不过郭永坤却没有交谈的兴致,大多时候只是礼节性地回应两句。

  他并不否认此人有几分本事,特别是胆量,连他都望尘莫及。

  只是,胆量大是好事,但过头了,就是疯狂。

  他的生意经与此人完全不同,更偏向于脚踏实地,所以,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因为没什么靠谱的酒友,所以郭永坤小酌了一杯,也就提前下了桌。

  本想逗逗小峰去——他还太小,上不了桌,姥姥正带着在门外玩,今天收获的玩具着实不少。哪知刚来到门外,一根烟还没抽完,老牟却跟了出来。

  为了避免再陷入一些无意义的话题,郭永坤递给他一只烟,率先开口问,“小光在苏联混得怎么样?”

  自从李有光去了苏联后,因为相隔太远,两人只通过一次电话。

  已经好几个月了。

  所以很多事情郭永坤并不那么了解。

  “没得说。”

  老牟竖起大拇指道:“在苏联的所有中国人里面,现在混得最好的应该就是李老板,跟莫斯科那边政商各界的关系都很硬。只是……”

  “什么?”

  见他欲言又止,郭永坤不由追问道。

  “现在可能不太好,不知郭总听说过没有,那边发生了政变。”

  郭永坤没有听说,但他知道,八一九事件嘛,刚过。

  随后两天,8月21号,拉脱维亚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8月24日,俄罗斯联邦自苏联独立。

  同日,乌克兰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8月30日,阿塞拜疆从苏联独立。

  这可都是历史大事件,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咱们都称呼苏联为“老大哥”。

  只要经历过这个年代、稍微关注时事的人,应该都记忆犹新。

  到了12月21日,苏联11个共和国的领导人,齐聚在哈萨克斯坦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成立独联体,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然后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

  “也就是说小光过去的关系,现在很多可能派不上用场了?”郭永坤问。

  老牟点了点头,左右一瞥,压低声音道:“而且据我所知,李老板欠了好多钱,数目非常吓人,局势突然变得这么动荡,还不知道怎么搞。他现在想回国都回不来。”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欠了这么多钱没还上,人家怎么可能让你随意“消失”?

  这一点他不说郭永坤都能猜到,李有光现在根本无法回国。

  “既然这样,你怎么还千里迢迢的、特地从首都跑过来给小光的儿子庆生?”郭永坤饶有兴致地望向对方。

  刚才有些事情他也了解到,老牟与李有光顶多也就是普通朋友关系,完全不必做到这个份上。

  而一个人如果如此殷勤的话,毫无疑问存在着巴结的意思。

  那么问题来了:照你说的,李有光现在都成了“人质”,你还巴结他干嘛?

  老牟深深看了他一眼,小声道:“因为我感觉这件事有两种可能。”

  “哦?怎么讲?”

  “苏联崩盘的局势已经铁板钉钉,我刚从那里回来,清楚的很,民生计划完全崩溃,物资奇缺,都开始甩卖飞机大炮了。

  “一种可能,李老板的那些债主会逼迫他马上还债,那李老板就麻烦了。”

  你知道个鬼。郭永坤心想。

  李有光执意要去苏联之前,他可是特地嘱咐过的,借钱计划的对象必须是合法合规的政府单位,比如银行什么的。

  逼?

  怎么逼?

  借钱之前双方可是签订过协议的,现在时间没到,有什么理由要求还钱?

  苏联虽然崩盘已成定局,但俄罗斯的法律体系可不会崩溃。

  “第二种可能,苏联完蛋,经济崩溃,卢布大幅贬值……实际上已经开始贬了。”

  老牟说到这里时,眼睛已经亮得吓人。

  “但卢布越贬值,对李老板就越有利,因为等卢布贬到一麻袋钱还买不到一颗白菜……就像咱们民国那会儿的时候,那他的那些巨额欠款,其实花不了多少人民币和美元就能还清。

  “而据我了解的情况,李老板和满洲里那边可一直保持着密切往来,所以我怀疑……”

  郭永坤不动声色道:“什么?”

  “李老板早就看出来苏联会崩溃,经济会崩盘,所以才会用各种手段借入大量现金,然后兑换成人民币和美金……转移回国内。再然后,等卢布贬值到不值钱的时候,反向兑换卢布,还给对方。”

  不错嘛,你可以啊,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连郭永坤都不得不承认,这人脑子确实挺好使。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李老板就神了。”老牟继续说道。“郭总你说吧,这样的人,该不该结交?”

  郭永坤佯装狐疑着问,“小光真有你说的这么牛?你也不确定吧?”

  “没错,只是猜测。”

  老牟并不隐瞒道:“毕竟我跟李老板还算不上关系非常铁。但是与不是,很简单,等着就是,按照苏联现在崩盘速度来看,不出几个月,一切就会真相大白。”

  “也是哈,等着看吧。”郭永坤打着哈哈道。

  “郭总,你怎么好像不太信任李老板呀,你跟他关系不是……”

  “我跟他关系自然没话说,不过你也看到了,在生意方面我们是各做各的,他不管我,我也不管他。反正以前我是没看出来他有这种生意头脑,可能生意做着做着,脑子就活泛了吧。”

  “哦……”

  “真要是后一种情况,那李老板……”老牟长长地吐了口白雾,无限感慨道:“不仅神了,天知道他要捞到多少钱,只怕要富可敌国!”

  郭永坤嗅到一股酸柠檬味儿。

  估计对方现在老后悔了,后悔这么一本万利的买卖,自己怎么就没能早点看出来。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你随意,我去陪我侄子玩玩。”郭永坤抬手示意。

  “等等郭总。”老牟赶紧将他喊住,“我手上有很多好项目,比如我之前说的用物资从苏联换飞机、高科技的事情,你真的没兴趣?”

  郭永坤笑着摇头,“没有。”

  老牟望着他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失望。

  他觉得摆在自己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资金。

  否则脑子里很多想想就热血澎湃的生意点子,都可以很快付诸于行动。

  ……

  9月份,老郭家迎来一件好事。

  郭永慧和宋守峰结伴从首都回来了,而且不仅人回,还带回了一个李秀梅朝思暮想的好物件——结婚证。

  没错,两人已经正式登记结婚。

  虽然没有摆酒、也没有同房——郭永坤就是知道,至于怎么知道的,就不好与外人道。但从法律上讲,两人确实已经是合法夫妻了。

  李秀梅自然高兴坏了,又一个老大难终究解决,忙里忙外,一点都不嫌累。

  只是明明准备好了房间,还换上崭新的被褥,晚上却发现大女儿和这个新女婿根本没有在一间房睡,又显得有些郁闷。

  第二天将这件事告诉小儿子,好一顿抱怨,说都领证了,还讲究个啥,怎么比他这个老太婆思想还保守。

  郭永坤自然是一阵开导,还不得不扯出民族大义。

  他知道姐姐提前领证都是被逼无奈,生孩子的事情暂时是根本不会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