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独行 第二百八十三章 刘复下山之融合
作者:王家小郎君的小说      更新:2020-11-02

  刘复说话的时候,语气也变得颇有些冰冷的意思。

  之前韩龙告诉他,他来到这里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中之一就是看一看这越嶲郡的夷人和那南中腹地的蛮人是不是一样的,是不是都是那么的无法和平交流。

  而他之所以要来这里,也是因为刘复说在这里他立足了,有了很多有用的消息,并且告诉了自己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因为这个,他才想要亲自来一趟,借着刘复打好的基础看一看这越嶲郡的夷人,是不是和南中腹地的蛮人一样难缠,不过到现在看来,虽然他们依旧很不友好,但是好歹他们没有一上来就是要打要杀的架势,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进步了。

  第二点,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张苞丢了!

  张苞自告奋勇来南中打听消息,结果刚刚走进南中就就会变成孤家寡人了,等走到永昌郡外面的时候,非但被堵住了去路,还差点被人给堵住了生路!

  幸亏韩幸来得及时,直接将这个倒霉孩子给带了出来,同时也让他好生修养一番,然后由韩幸在永昌郡外围和雍闿的大军继续周旋。

  当他们发现雍闿并没有和永昌郡死耗的意思之后,他们就先雍闿一步离开了永昌郡,毕竟再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了,雍闿这个家伙,估计都不会再带多久了。

  本来是一切顺利的事情,张苞身体虽然差劲儿,但是得到了及时救治的他,也没有了生命危险,提前一步被人带着离开南中,先将自己的安全保护起来,然后到时候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回成都,或者自己先行一步,都可以。

  可是没有想到,一起切顺利的事情最后倒霉就倒霉在最后那一战,越嶲郡和益州郡的交接之处。

  张苞也不是一个安稳的性子,他这个性子和他爹有的一拼,说的好听点就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不过若是说的不太好听了,那就是成天闲的蛋疼总是多管闲事!

  用刘禅的话来说,张苞就是那种严重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家伙!

  南中现在本来就乱,南中的蛮人和益州郡郡城的守军再打,雍闿进入益州郡之后,没有着急和孟获等人汇合,而是直接开始扫荡益州郡的诸多郡县以及越嶲郡的边境之处。

  还有高定麾下的越嶲郡麾下的夷人,他们和汉人已经打完了,但是他们之间的各个部落还在攻伐不断!

  最后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南中的众人也是放任不管,让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等到成都的大军出现的时候,这群人能够停下手中的刀枪一致对外就可以了。

  至于现在还在益州郡坚持不屑的守军,还有那永昌郡拒不投降的人,在众人眼中,那都是雍闿的事情。

  而张苞来到越嶲郡的边境之时,就是碰到了两个部落在互相征伐,不过他并不是和刘复一样,想要打着救人家部落的性命,换取人家的信任。

  他开始并没有想着多管闲事,毕竟自己还一脑门子的官司处理不清呢,哪里有心情管他们这些破事,所以他就像直接低头当做没有看见就这么离开了就是。

  但是他不找事儿,事儿总是找他啊!

  就在张苞都打算离开的时候,他被人给堵住了,那些正在四处追杀逃跑之人的蛮夷看到了乔装打扮得张苞,自然是要喝问的。

  不过张苞没有搭理他,本就有些桀骜不驯又有一肚子委屈的张苞此时看到这群人还敢在自己面前找不痛快,那哪里还能忍得了。

  当场立刻就将自己的丈八蛇矛从后背上解了下来,直接就在那替天行道了!

  他张苞替天行道没有问题,但是闹出来的动静儿的确是不小,这里替天行道结束了,他也被一群夷人部落里面的夷人给包围了!

  最后张苞拼死送出去了一个探子让他去给后面的韩幸等人报信,而他自己也是力战到底,最后没有力气被人给擒下来了!

  索性这个家伙不傻,靠着各种忽悠人的手段将自己的性命给保住了,这才算是让韩龙等人放下心来!

  不过即便如此,张苞现在的情况也不怎么好,据韩幸传来的消息,对方将他看守的颇为森严,而且有人专门贴身守着,目的不是为了保护他这个汉人,而是在有什么情况的时候,第一时间将他的人头割下来。

  再加上外面的看守和护卫,还有一整个部族的巡视,韩幸能够探查出来这些已经足够多,相当不容易了。

  刘复听到这些东西之后,也知道张苞这个倒霉孩子现在的处境了,同时也问清了这个家伙是被哪个部落给拿下的。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将张苞五花大绑拖回去的正是当初差点覆灭了岚山部落的那群人,这下子前仇旧恨一起来,刘复也有些想要动手将他们弄死了算的冲动了。

  所以在鄂焕问起来的时候,刘复才这么语气森森的,这么一根大破搅屎棍子,别的本事没有,就会在这里闹事儿,这种搅屎棍子,你不灭了他们难不成还留着过年?

  鄂焕看着突然就改变主意,非要和自己一起去报仇的刘复,也是半晌无语。

  他在岚山部落住的这段日子,已经和刘复算是熟悉了,虽然这个家伙总是有些神秘之处,但是他的性格,鄂焕还是了解的,大大咧咧的一副性格倒是颇为讨喜。

  这种人,除非他是专门伪装的,否则不会是什么坏人,就算是坏人恐怕也是迫不得已罢了。

  所以说,当刘复用这么森严的语气说话的时候,鄂焕还真是有些惊讶了,他看了看刘复身后那个叫做什么韩龙的家伙,不由的打了一个冷冷的哆嗦。

  “你的朋友,都这幅模样了,难不成还能动手?”鄂焕努了努嘴,指了指韩龙所在的方向,很明显这个家伙是真的看不起韩龙。

  不过这也难怪,身高过丈的鄂焕看着身高也就是七尺左右的韩龙,总是感觉再看一个什么小孩子一样,特别是韩龙现在还这么的凄惨模样,实在是让人也相信不起来。

  韩龙此时两条腿更加的坡了,仿佛是被人抽了双脚的脚筋一样,虽然站立,行走都是显得有些吃力,但是整个人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下半身的坡脚,上半身就是独臂,缺失了左臂的他,战斗力至少是少了一半有余,这也难怪王越说什么都不同意将韩幸带回去,毕竟现在的韩龙实在是不让人放心。

  至于脸上的伤疤,如此这么一看,反倒是让人觉得狰狞很多吧。

  这么一副模样做派的韩龙,的确是让鄂焕有些难以相信,所以他一副不相信模样看着韩龙,刘复和韩龙两个人也是没有办法。

  相比较于解释的那么苍白,刘复直接挠了挠头,然后朝着韩龙使了个眼色,同时指着鄂焕用夷人话说了一句,“鄂焕将军自己小心一点吧。”

  鄂焕还没有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看到刘复自己快速的退了回去,然后那个坡脚男人一瘸一拐的走了上啦i,还朝着自己亲切的笑了笑。

  鄂焕觉得这个时候用亲切这个次,似乎是不太好,不过此时他也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用来形容这一笑的词语来,只能说一声亲切了。

  刘复没有管他们两个人的意思,直接带着糜家的掌柜的,还有这赶过来的岚山部落的族老,在部落里面转了起来,同时让糜家掌柜说出什么东西可以卖,多少钱,或者说用多少粮食换出来。

  刚刚族老已经看了自己族中的青壮和小伙子们带回来的东西了,对于这么多的好处,他此时也是心情极好。

  他作为岚山部落的族老,他也是被汉人中的商人和商队,糊弄过很多年的,他当然知道很多汉人商人的手段,先给些好处,然后在自己弄到大批量东西之后,他们却不断的压价压价。

  可是他没有见过像这个糜家掌柜这样的人,先将所有能够收走的东西一一给出估价,告诉他多少东西给多少钱,然后甚至他们如果能够保住那条他们来的时候的商路足够的安全,这个价格还会再长一些。

  这就不是单单的生意了,这是要开辟一条足够的商路出来。

  岚山部落现在的确是在这越嶲郡的外围,而且他的名声也足够的好不说,他们部落还有一个鄂焕的存在,这就足够让岚山部落在这越嶲郡的外围给糜家的商队开出一条商路来。

  对此,糜家的掌柜的是非常清楚的,毕竟这一路上按照那位刘复先生说的,他也是一路打着岚山部落的旗号行事,倒还真是分外的管用。

  若是商路足够的安全,那么他对于人工的费用就还能够再次降低五成不止,一旦降低了五成,他的利润也就会随之增高下去。

  特别是,他这种边境商队,有一条稳固不比的商路,那是相当的重要的,所以说为了这条商路,糜家掌柜的不介意再次让出自己手中的利润。

  而岚山部落的族老,此时也是一直摩挲着自己的双手,似乎是在觉得这件事可不可行。

  他们岚山部落也算是这重重大山之中的老牌部落了。

  只不过是现在算得上是彻底没落了。

  不过此时这个岚山部落的族老看着身旁不言不语的刘复之后,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只是不知道这个汉人给自己带来的到底是希望还是灭亡!

  “这件事,我们倒是可以好好谈一谈!”族老也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状态,岚山部落并没有完成自己想象中的浴火重生,

  他现在能够做的就是维持住现在的平安。

  他本以为他的岚山部落这辈子或许也就这个样子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最后他竟然还有机会再次带着岚山部落浴火重生?

  “哈!”就在岚山部落的族老和刘复自己糜家掌柜的几个人言笑晏晏的时候,突然一声大吼就传了过来!

  这一声大吼算是将三个人都吓了一大跳。

  “什么玩意!”最为自然的反应就是刘复了。

  此时刘复满脸的愤怒的看着自己的身后,也就是身后传来声音的地方。

  此时在众人的眼中,一i直平素里都是勇武非凡的鄂焕此时却是颇为狼狈。

  倒不是说鄂焕打不过正在和他交手的韩龙,也不是说韩龙多么的厉害,只是说他非常的诡异,他的身法,他的动作,乃至于他的攻击,都是非常的诡异!

  韩龙师从的是剑师王越,王越自己说自己只是一个剑师,但若是众人的嘴里,谁敢说王越只是一个剑师?

  天下第一刺客王越。

  硬刚天下勇将吕布的剑客。

  游历天下从无败绩的剑师。

  纵横大漠杀敌如麻的刺客。

  这些都是王越的称呼,也都是王越在这个世人之中的称呼。

  而且现在的韩龙就是曾经王越的徒弟,虽然王越一直对韩龙说,李家小子这个东西跟着自己的时间太晚,学习的时间又太短,他完全没有继承自己的衣钵。

  但是韩龙没有想到,或者说他并不知道的是,王越不止一次在管宁的身边叹息,为了韩龙而叹息。

  “这个家伙可惜了,若是他再早一点遇到老夫,哪怕再早几年,一年,他都能够成为老夫身边最优秀的弟子!”

  这个赞誉是非常的高了,不说别的,这个赞誉代表着王越不单单认可了韩龙这个弟子的身份,还有这个弟子的本事。

  要知道,便是现在公认的新一任帝师史阿也不过就是他的弟子罢了。

  若是王越说,韩龙可以成为自己膝下最优秀的弟子,那就说明,在王越的眼中他韩龙的天赋是能够超越那个帝师史阿的。

  同时也能够证明的一件事,王越对于史阿,对于韩龙之间,他更加是偏向于韩龙的。

  “现在李家小子改名字了,也改模样了,虽然看着身子残废了,但是他已经不是老夫这条路了,他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至于他的路是不是对的,老夫不知道。”

  这是这次王越回去之后,他对自己的老伙计管宁说的话。

  在这句话里,他证明了另一件事,那个让他感觉到可惜的弟子没有让他失望,的确是走不到自己的地步了,但是他走出来了另外的一条路,这条路有多远,前景如何,王越他也不知道。

  不过王越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韩龙的天赋的确是要比史阿的更好,更强!

  现在鄂焕就在经历韩龙所谓的更强的天赋。

  从一开始他就算错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个坡脚独臂的家伙就算是再强也不过是有些什么高超的功夫罢了。

  哪里想得到这个家伙完全就是在用兵法!

  上来就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冲锋,让自己轻易的给拦住了。

  拦住之后,鄂焕本以为这个家伙会继续挣扎一番,然后被自己痛痛快快的打翻在地。

  没想到,韩龙先是诱敌深入,然后再是围点打援,直接连连打击自己的关节

  鄂焕满心的怒火只能越来越冲,确是没有其他的办法!

  最后两个人打了半天之后,鄂焕的确是牢牢的控制着上风,但是鄂焕却是越来越憋屈,越来越恶心。

  这才有那一声大喝!

  此时刘复看着鄂焕越来越狂躁了,也是有些担心了起来。

  看着他们越来越激烈,打的也是越来越过分了,刘复也顾不上其他,直接抄起后背上的那柄大刀,直接朝着双方交手的地方冲了过去。

  不顾自己身上还有伤势,直接强行冲了进去插进他们中间!

  “砰!”

  “砰!”

  刘复自己身上结结实实的挨了两拳头,然后让他心口都是一阵发抖!

  “你这厮干什么?”

  “阿复!”

  两个人同时大吼了起来,将自己的拳头收了回来。

  “咳咳咳咳咳…”刘复猛烈的咳嗽了几声,然后无奈的摇了摇头。

  “你们两个,让你们练练手,没让你们两个玩意真拼命啊!”

  刘复没好气儿的看着他们两个然后被搀扶着到一边坐着。

  “你们两个打的可是舒坦了?”

  刘复满脸笑容的说着话,让那两个并肩而立的家伙同时冷哼一声!

  韩龙和当初的刘复一样,没有想到这个叫做鄂焕的南中夷人这么能打!

  刚刚虽然说赤手空拳,但是他可是知道这个家伙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就刚刚交手那么一会儿功夫,这群家伙可是让自己大吃了已经!

  韩龙和南中的蛮人,夷人都交过手,但是从来没有和这么一个猛人能比的,平素里三五分力气都对付的蛮夷,如今差点阴沟翻船了!

  至于鄂焕,他就是觉得刚刚打的太恶心了,从来没有这么恶心过,明明可以轻松打赢,结果被收拾了!

  打的这么恶心的,鄂焕也是第一次见到。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冷哼,也是让刘复忍不住脸上带笑。

  他其实将韩龙带到这里来,也是有着他自己的目的的。

  其实刘复知道自己就算是再努力的坚持,恐怕也很难再坚持多久了,所以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死之前,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

  其他的都好说,便是现在他们正在做的一件事,南中之事,他也在努力的做,而且他已经开始打开这个缺口了。

  但是还有一件事他很纠结,那就是在他们的那个小团队之中谁能够代替他。

  他们那个小团队之中向来都是小黄敢负责他们的后方,就和一个百宝囊一样,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拿不到的,无论你是受伤了还是身体劳累了,他都能够给你最需要的东西。

  衣食住行他一个人就帮他们所有人都解决了,而蒯蒙这个满脑子都是坏水的家伙向来就是负责出谋划策,虽然韩龙和黄敢他们两个都有些许计谋在胸,但是他们还是习惯了听蒯蒙的。

  至于韩龙是负责打探和暗杀,另外必要的时候还要负责抓舌头!

  抓到了舌头之后就是孙英的活儿了,他会将舌头所知道的所有事情都挖出来,然后还能亲手炮烙出一具新鲜出炉的尸体。

  至于刘复,看似他没有什么用处,其实他是最后万不得已的时候用处冲锋陷阵的,同时平素里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刘复他们几个人都是一起从无到有,慢慢成长起来的。

  现在虽然他们哪一个被拿出去,都能够做他们之前所有人在一起才能够做的事情,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但是现在刘复可能要先一步离开了,所以他想要找一个代替品。

  而面前的鄂焕在他看来,那就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鄂焕,高定麾下的部将,但是却并不是他的心腹,两个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交情,而且因为岚山部落那个神奇的族老,这个家伙是南中蛮夷里面少有的讲道理的。

  这样的鄂焕,让刘复都觉得这个家伙绝对不能够就这么老死在这茫茫大山之中,或许跟着韩龙他们走出去,或许无法建功立业,但是他至少也要能够看一看这天下苍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才好。

  想到了这里,刘复不由的笑了起来,然后给了韩龙一个眼色,让他不要吭声。

  “族老!”刘复大喊一声,让岚山部落的族老走了过来,“这个家伙名叫韩龙,这段时间他住在这里,同时教导这部落里面的那些孩子,他比某家更加的会教导孩子!”

  “唔?”族老颇有一些惊讶,当初刘复教导部落里孩子们写字读书已经让他很惊讶了,现在居然说这个家伙比他教导的还好,“这个小兄弟住下就可以了,都是朋友,没有必要这么劳累的!”

  虽然脸上一直在笑,但是岚山部落的那位族老还是十分客气的说着不要太辛苦一类的。

  反倒是一旁的鄂焕嗤笑了一声,“看你们年纪轻轻的,你们有什么学识!”

  这句话他用的可是正经儿的汉人话,虽然很是生硬,但是说明这个家伙并不是什么汉人的学识都不懂的。

  刘复听到之后也是跟着冷哼了一声,“鄂焕,今日某家还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真人不露相!

  某家就是一个普通的士子,当初先生教导某家的时候,某家一直在睡觉呢,学识呢也是真的一般,但是这位不一样的。

  某家的这位韩龙兄弟,师傅乃是天下知名的大儒管宁!师爷那是当初天下第一名士,颍川陈家的陈寔!

  你这厮既然会说汉话,那么想必这两个名字你不会是没有听过吧!”

  刘复这个时候是毫不客气的将韩龙的老师给搬了出来,然后直接让众人见识了见识,什么叫做扯虎皮做大旗,用辽东话来说,这犊子装的,那是一点不含糊!

  而鄂焕在听到了管宁和陈寔两个名字之后,也是猛然一惊,朝着韩龙都忍不住拱手,行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礼节。

  这一礼不是因为管宁是什么寒门领袖,也不是因为陈寔是现在颍川陈家的老太爷,这一礼是天下所有读书人都要行礼的,因为他们两个人给天下所有人,走出来了一条能够读书写字的机会。

  虽然他们两个都是世家子,还是祖上非常厉害的那种,但是他们真的是为了天下寒门走出来了一条路。

  先说管宁,管宁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可以说得上是根正苗红了,但是他十六岁时失去了父亲,中表兄弟们怜悯他孤独贫困,都赠予他治丧的费用,管宁全都推辞没有接受,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送终。

  管宁成年后身高八尺,胡须眉毛长得很美。与平原人华歆、同县人邴原为好友,都到其他郡学习,并且都敬重亲善名士陈寔。

  史书记载,汉末天下大乱以后,管宁听说辽东太守公孙度在海外推行政令,就与邴原及平原人王烈等到辽东。公孙度空出馆舍等候他们。

  管宁拜见公孙度,只谈儒家经典而不语世事,之后,管宁随即就居住在山谷中。当时渡海避难的人大多住在郡的南部,而管宁却住在郡的北部,表示没有迁徙的意思。

  后来的人渐渐都来跟从他,一月之间就形成了村落,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管宁的教导,管宁于是颇受人们爱戴。

  曹操任司空后征召管宁,公孙度的儿子辽东太守公孙康截断诏命,不对管宁宣布。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的人都回去了,只有管宁安闲自在,就像要在辽东终老一样。

  当时公孙康对外以朝廷的将军太守为号,但在内确有称王之心,想要谦逊的以礼授予管宁官职,让他辅佐帮助自己,但最后还是不敢对他说,他就是如此受到敬畏。

  在此之前,管宁也只是一个隐士,为了能够过上自己心中的生活,所以他选择了去辽东,而且去辽东之后他也是安心教学,在政治上其实,他并不是很重要。

  但是这是在此之前。

  黄初四年,魏文帝曹丕诏令公卿大臣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司徒大人华歆举荐了管宁,曹丕就专门用安车前往征召,而这个时候,辽东也出现了一些变故。

  当时公孙康已死,因其儿子年幼而由其弟公孙恭嗣位,但公孙恭因病丧失了生育能力,身体虚弱不能治理,而公孙康之子公孙渊才智出众。

  管宁担心祸乱将起,于是带着家眷部属渡海回到北海郡,公孙恭亲自把他送到南郊,加倍赠给他服饰器物。

  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前后所给他的资助馈赠,他都接受后收藏起来。西渡之时,全都封好退还给了公孙氏。

  管宁在辽东,有三十多年,和公孙家的关系也算是非常的好的,在离开之前,他就已经将自己的意思,托付给了公孙家的人,只不过公孙恭能不能听,那就不是他管的了的了。

  管宁回到中原后,曹丕下诏任命管宁为太中大夫,管宁坚持辞让没有接受,依旧在幽州塞外待着,还没有想好去哪里,在这里,他住的也是非常的习惯的。

  为此曹丕也没有什么办法,而且说实话,曹丕对于管宁的执政能力也是报以怀疑的,虽然他需要些许寒门出身的人来做事情,但是管宁这位在寒门之中,威望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管宁在这个时代的威名不限于上下,他上可通朝堂,大魏朝廷不止一次想要邀请他出仕,从黄初年间开始,管宁基本上也算得上是稳稳的居住在这天下儒家第一位了。

  如果说管宁的威名在于现在,那么他的老师,韩龙的师爷,陈寔的威名那就是贯穿百年不止了。

  陈寔是一个出身很“微寒”的小人物,不过他从小聪慧,自身带着一种让人折服的贵气,便是年幼的时候,和别人一起玩耍的时候,都能够让那些一同玩耍的孩童所折服!

  年轻时,作县吏,曾经为县里的一些奴仆干事,后来为都亭佐。有志好学,坐立诵读不辍。县令邓邵试着和他谈话,认为不是一般的小吏,让他去太学学习。

  后来的县令再召他为吏,他于是逃避隐居阳城山中。这时有杀了人的,同县杨吏怀疑是陈寔,县里逮捕了他。拷打审讯,没有事实根据,因此得以释放出来。

  再后来陈寔作了督邮,秘密托咐许令,用礼召见杨吏。远近的人听说,都惊叹敬佩他。

  陈寔家贫,再作郡西门亭长,不久,调为功曹。这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高伦教令代理文学掾。陈寔知道这个人不合适,把高伦的教书之于檄,怀檄见高伦说:“这个人不宜用,然侯常侍的命令不可违抗。我请在外署官,这样不会有损明德。”

  高伦听了他的。于是舆论责怪陈寔所举不得人,陈寔始终没有说什么。

  高伦后来被征召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到轮氏旅社。高伦对大家说:“我以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秘密持教返还,在外地白署。

  近来听说有人拿这一点责怪陈寔,这是由于我害怕强暴,陈君可以说是好的推到他人身上,有过则归自己的人。”然而陈寔仍坚决引咎,听说的人才叹息陈寔的为人,从此天下都敬佩他的德行。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出于单微。自为儿童,虽在戏弄,为等类所归。少作县吏,常给事厮役,后为都亭佐。而有志好学,坐立诵读。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听受业太学。后令复召为吏,乃避隐阳城山中。时有杀人者,同县杨吏以疑寔,县遂逮系,考掠无实,而后得出。乃为督邮,乃密托许令,礼召杨吏。远近闻者,咸叹服之。家贫,复为郡西门亭长,寻转功曹。时中常侍侯览托太守高伦用吏,伦教署为文学掾。寔知非其人,怀檄请见。言曰:“此人不宜用,而侯常侍不可违。寔乞从外署,不足以尘明德。”伦从之。于是乡论怪其非举,寔终无所言。

  元嘉元年,司空黄琼征召能治烦剧的人才,以陈寔补闻喜长。不到一个月,陈寔因有一年的丧服,去官。再升授太丘长。讲求德化,清静无为,百姓安居乐业。

  永寿四年,复任司空府掾属,在任期间颇受好评,一度成为朝中楷模。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伦后被征为尚书,郡中士大夫送至轮氏传舍。伦谓众人言曰:“吾前为侯常侍用吏,陈君密持教还,而于外白署。比闻议者以此少之,此咎由故人畏惮强御,陈君可谓善则称君,过则称己者也。”寔固自引愆,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司空黄琼辟选理剧,补闻喜长,旬月,以期丧去官。复再迁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

  延熹九年,就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候,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陈寔直接被波及,然后被囚禁一年,直到遇到了天下大赦才得以幸免。

  走出牢笼的陈寔被大将军窦武征辟为大将军府掾属,谋诛宦官。

  只可惜日子过了不久,窦武反被宦官所杀。第二次党锢之祸又遭株连,直接被一脚踹到了最下面!

  不过朝廷已经知道了他陈寔的名字,朝中之位一旦有空缺,朝廷就有多位大臣联名举荐,陈寔总是婉言谢绝。

  陈寔居于乡里,平心率物,德冠当时,为远近之宗师,与其子纪、谌名重于世,父子三人时号“三君”,每宰府辟命,率皆同时,羔雁成群,丞掾交至,豫州百城皆图画实、纪、谌父子三人形象。实与同郡名士钟皓、荀淑、韩韶为颍川四长。

  建宁元年,他的名声一度成为了传说,,汉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共定计策,寔遂隐邶山禁锢二十年。乐天知命淡然自逸,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屡辟授官,坚辞不就。光禄大夫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辄曰:“陈寔未登大位愧于先。”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邻县人户归附者,寔辄训导譬解,发遣各令还本司官行部。吏虑有讼者,白欲禁之。寔曰:“讼以求直,禁之理将何申?其勿所拘。”司官闻而叹息曰:“陈君所言若是,岂有怨于人乎?”亦意无讼者。以沛相赋敛违法,乃解印绶去,吏人追思之。及后逮捕党人,事亦连寔。余人多逃避求免,寔曰:“吾不就狱,众无所恃。”乃请囚焉。遇赦得出。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让父死,归葬颍川,虽一郡毕至,而名士无往者,让甚耻之,寔乃独吊焉。及后复诛党人,让感寔,故多所全宥。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太尉杨赐、司徒陈耽,每拜公卿,群僚毕贺,赐等常叹寔大位未登,愧于先之。及党禁始解,大将军何进、司徒袁隗遣人敦寔,欲特表以不次之位。寔乃谢使者曰:“寔久绝人事,饰巾待终而已。”时,三公每缺,议者归之,累见征命,遂不起,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等到了这个时候,陈老先生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天下所有的角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志。

  春秋的孔孟,百家的先贤,先汉的董仲舒,先秦的李斯韩非,总有那么一些人,能够让人敬重,他们或许身上有着不少的瑕疵,但是他们却不会说因为自己的瑕疵就去沽名钓誉,或者故意掩盖。

  中平四年八月丙子日卒于家中,和管宁一样,他也活到了八十四岁,葬于郎城。致悼会葬者三万余人,车数千乘,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等披麻戴孝执子孙礼者以千计。中郎蔡邕撰碑铭,大将军何进遣使致悼词:“征士陈君文范先生,先生行成于前,声施于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存晦殁号,不两宜乎。”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同时陈老先生和管宁一样,并不是一个空谈的学士,他在某些方面也有过人之处。

  《后汉书》之中记载了两件事,一件说了他的从政和人品,一件说了他的先见之明。

  《后汉书·卷六十二·荀韩钟陈列传第五十二》: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寔徐譬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这个说白了就是传说中的那句“梁上君子”,这件事也从侧面反应了陈老先生理性和感性,算得上是他的从政理念,再加上他的人格魅力,虽然这种方式不能通用,却是传奇。

  另外一件事是和张让有关,毕竟当初十常侍让他受了不少的苦楚,他和这些人,理论上是水火不容的,不够他却是一个能屈能伸的。

  中常侍张让的父亲去世后,葬在颍川。虽然一个郡的人都来参加葬礼,但却没有一个名士愿意去吊唁,张让感觉很耻辱,只有陈寔参加了葬礼。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后,张让感念陈寔的恩德,所以对他及一些名士多有保全。

  陈寔和管宁都是一样的人,不能说他们不喜欢仕途,也不能说他们对仕途失望了,只不过在仕途之外,他们更喜欢教化。

  或许是因为他们看得透了,所以才放弃了仕途的这个想法,专心去教化天下,有教无类这四个字说的很是容易,但是想要做到,却是异常的艰难了些。

  颍川长者陈寔陈仲躬,开启了教化天下寒门的先驱。

  颍川设学,有教无类,诚邀天下之学子入他门下学习,除了华歆,管宁等人之外,当年陈寔颍川设学之后,无数学子的进入,不但一度让颍川成为了天下士子之中的翘楚之地,更是出现了无数和他一样之人。

  管宁先后在辽东和中原教学,他的名声加上他的能力,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士子学徒都出身于他,这是给天下爱寒门走了一条出路。

  至于和管宁齐名的邴原,同样是在教化之处,留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

  邴原在外游学八九年之久,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和挚友高谈阔论,和名师一起谈诗论道。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每逢有人劝酒,邴原都是只望一眼酒杯,然后含笑摇手,表示自己不会饮酒。其实邴原是为了不荒废学业才克制自己,滴酒不沾的。学成回乡后,邴原广收门徒,为了尽心教学,他仍是酒不沾唇。在邴原耐心地教诲下,门徒中有几十人学得非常精深,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为了学识而克己,说明了他的坚韧,为了学生而克己,说明他的心意,这两个人的操行,是当初天下都为止敬佩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陈老太爷和管宁先生,在这个天下的命声望很高。

  鄂焕也是听说过他们两个的名字的,虽然他也知道,这两个人的弟子有很多,但是刚刚听刘复的意思,这个叫做韩龙的家伙,似乎是那两位的嫡系弟子。

  “鄂焕将军!”刘复看到鄂焕这么郑重的行礼,也是有些羞赫了,他只不过是说一说韩龙的师傅,好让他能够正式给他们这岚山部落的孩子们教学罢了,“从今日开始,韩龙就负责去给孩子们教授学识,我和你前去救人,报仇!”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