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52、认可
作者:子楚望月的小说      更新:2020-09-28

  说完了陈国,再回过头来说说郑国。

  平叛若敖氏的次年(楚庄王十年,公元前604年),楚国以郑国接受宋国贿赂,私自释放分羊肉不公的宋将华元为由,发兵攻打郑国。

  郑襄公急忙向晋国求救。晋国的赵盾自感身体大不如前,命中军佐荀林父为将,领兵援救郑国。

  楚庄王见晋军来救,考虑到暂时没有与晋军交锋的打算,遂大军一转,北下进攻陈国。

  陈国也向晋国求救,但赵盾担心荀林父孤军深入中原,难免会遭到楚军伏击,便令荀林父与郑国进一步巩固盟约后回国。

  接下来的六年,楚国又打了郑国五次,晋有时救郑,有时因郑与楚媾和,又转而伐郑,郑国就像球场上的篮球一样,被双方队员争夺极其激烈,郑国上下苦不堪言。

  后来挨打次数多了,郑国也学的很机灵,认为“晋、楚不务德而兵争”,于是眼睛一闭也耍起了流氓——楚国打来了便同楚国结盟,晋国打来了就同晋国结盟,两边都不得罪,也得罪不起,对外也理直气壮的申明:“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

  郑国的这一做法受到了楚国的强烈谴责——在楚国上下都在学习“周礼”的浓厚氛围中,郑国居然成了不讲诚信的“左右之国”。于是,楚庄王捍卫周礼的正义感油然而生,决定以诚信的名义惩罚下郑国。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复封陈国后,又以郑国背楚向晋为理由,出兵伐郑。

  因为楚军刚灭过陈国,士气正高,大军长驱直入郑境,攻破郊关,直抵郑国都城新郑附近。

  楚庄王攻城有个习惯,喜欢围城,最厉害的一次是不久后的围宋之战,一直围了九个多月,此时见郑都城墙牢固,便将郑都四周团团围住,日夜攻城。

  面对楚军的进攻,郑国军民同仇敌忾,一面登城坚守城池,一面等待晋师救助。城中老百姓也没闲着,他们正忙着做一件事情——占卜。

  他们在太庙占卜,结果显示不吉利;他们又去街巷去占卜,结果又显示不吉利;不知哪个人提议去城墙上进行占卜,结果显示,很吉利。于是非常多的老百姓纷纷涌上城墙向天祭拜,希望得到天上神仙的帮助,让楚军退兵。

  估计是拜错了神,郑人没有看到预想的一幕,相反却让一连攻打十七日都没攻下郑都的楚军看到了神的启示——城墙塌了,可能是城墙承受不下这么多的人,郑都城墙突然崩塌了十几丈宽的口子,造成军民死伤无数,所以说,封建迷信害死人。

  城内百姓听说城墙崩塌,也是惊恐万分,以为天意灭郑,一时之间哭声震天,城墙上的士兵也是向隅而泣,手足无措,如果这个时候楚兵冲进来,将会毫无阻力。

  最兴奋的还是楚军,个个摩拳擦掌,喜气洋洋,只等楚庄王一声令下便攻入城内,开开心心的组团烧杀抢掠一番,也不枉这十几日的辛苦。

  但接下来楚军收到的命令让所有的人大感意外——退兵十里,安营扎寨。原因也很简单——楚庄王听到城内老百姓椎心饮泣,心中不忍,觉得不能乘人之危,决定等郑国将城墙修好后再做打算。

  正在前线的大夫子重暗暗叫苦,觉得楚庄王学周礼学的有点迂腐了,有种宋襄公的遗风,急忙回营苦口婆心劝说楚庄王,郑都城墙倒塌是天意要让郑亡国,于情于理都应该攻入城去灭掉郑国,就算不灭掉郑国,签订个协议也算没白来一趟。

  楚庄王反过来劝子重,认为凡事要以德服人,现在郑人都知道楚军强大,但是不知道楚国也很有德,现在郑都城墙由于不可抗拒因素而倒塌,楚军绝不乘人之危进攻,相反还退师十里以示德,给郑国一个机会,到时候郑国是和是战,楚军再做打算。

  按照楚庄王近几年对周礼的认真学习,估计又解读出了一种新的认识——我一旦对你立德了,你便要对我的行为表示感谢,这是一种建立在“德”之上的一种信任。

  楚庄王认为本次退军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最好机会,也是实践周礼的一次尝试。

  对于一厢情愿,单方面立德的楚庄王来说,不管是机会还是尝试,郑襄公似乎并不买账,他认为估计是晋军快来了,楚军才仓皇撤退的,于是郑人在楚军退兵的间隙,不仅修复了崩塌的城墙,还对其进行了装修加固。

  一连几日,焦急的楚庄王都在等待郑国派人来和谈。眼见郑国修筑好了城墙,不仅没投降之意,还日夜派人巡逻防守,没有一点感恩的意思,顿时觉得郑国有点不通人情,于是下令重新围城,日夜不停的攻打郑国。

  与此同时,晋国因为刚刚经历高层的换届,所派援军救援郑国一事也拖拖拉拉的搬上了议程,直到快六月份,晋景公才决定安排荀林父率三军驰援郑国。

  经过加固的城墙,质量相当有保证,郑国坚守城池抵御楚军进攻已有月余,军民齐心十分顽强,但也伤亡惨重,已然强弩之末,被攻陷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石头也有被水滴穿的时候,正当荀林父行至黄河时突然得到军情——郑国已被楚国攻陷,眼瞅着就要亡国。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攻城,不计代价的楚军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进入城内正准备如往常一般大肆抢掠一番时,楚庄王突然又下了一道让人捉摸不透的命令——不准烧杀抢劫,不准扰乱百姓。

  从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夺猎物爆发的部落战争,一直到现代社会为了争夺利益发生的大规模战争,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资源,面对楚庄王三番五次不安常理出牌的命令,楚军开始产生困惑——这次打仗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质疑,楚庄王镇定自若,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准备捍卫自己最初的决定——立德。

  虽然立德和战争本就矛盾,但楚庄王明显是萝卜棒子一起上,把郑人打服为止,充满了辩证的哲理。后世将楚庄王这种行为总结为“武以戟兵”,也是兵家所谓的“以战去战”的伟大思想的雏形。

  见楚军纪律严明,秋亳无犯,郑襄公也不由暗自赞叹,自愧不如,于是脱去了上衣,手牵山羊,在太庙迎接楚庄王的到来,“卑词乞降”,诚恳的表示自己已知罪,并深刻的检讨了自己的错误,任凭楚庄王发落,希望楚庄王顾念以往的情谊,并看在周王的面子上“不泯其社稷”,让郑国有机会像楚国的一个县一样事奉楚王。

  郑国在自我批评方面是很有水平的,经常写一些热情洋溢的示好信给晋国,此时大夫子重担心郑襄公几句话又把楚庄王转晕乎了,再一次劝诫楚庄王不要听郑襄公的一派胡言,坚持建议把郑国灭了去,如果赦免了郑国,郑国将来一定会背楚,成为楚国的大祸。

  楚庄王心知肚明,但也另有打算。

  一直以来,晋国和楚国为了郑国拉锯多年,虽说郑国也很识时务,谁打来了就投靠谁,但也不难发现,郑国投靠晋国多是自己主动,甚至苦苦哀求对方接纳自己,而投靠楚国多是兵临城下的被迫之举。

  一个主动,一个被动,这便是郑国对于两国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产生,就是因为正统盟主和南蛮霸主的区别。

  楚国从一个小部落通过武力成为大国,现在又准备依靠武力来征服中原,其目的也就是想得到中原国家认可,但一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反而逼迫各诸侯组成联盟来对抗楚国。

  自从楚国问鼎中原后,楚庄王才明白一个道理——明德,用“德”来征服一个国家。

  明德,按照现在的说法叫做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带有很强的判定性,如果两个国家不具备相同的文化价值观,是不会得到相互认可的,就算彼此用武力征服,也是表现出来的权宜压制,是会遭受到强大反扑的。

  后世的皇太极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统治中国长达三百年。而忽必烈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在中国待了不到一百年就早早滚蛋。

  楚庄王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觉得郑国能够坚守三个月,国破后郑侯能屈膝下人,其人必然能够取信于民,老百姓必定拥护,这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如果楚国强行灭郑设县,除了郑国地缘优势不好外,还会遭到郑人的强烈抵制。

  与此同时,晋军也渡过黄河,直扑楚军而来,形势万分危急。

  思考再三,楚庄王对左右言道:“所谓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于是准备拿人品再赌一次——下令退兵三十里安营扎寨,准备等待郑国前来讲和。

  对于楚国来说,这又是一次冒险的尝试,楚庄王将面临两种结果:郑国死心塌地的求和,与楚国表里相依;或者郑国与晋国媾和,共同伐楚。

  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很快就会有解。

  一日后,郑襄公估计是被楚庄王的诚意感动,不顾左右劝说,派大臣子良为人质,主动与楚交好。

  在楚国历史上,这是其地位第一次得到中原国家的主动承认,从此以后,楚国文化正式被中原文化所接纳,楚国也成为了中原政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接下来,楚庄王将正面对抗来势汹汹的晋军,一场大战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