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820 59、吴国
作者:子楚望月的小说      更新:2020-09-28

  相比申公巫臣的携家叛逃,子重的工作重心还是偏向中原,只有逐鹿中原才是楚人一直以来共有的楚国梦,再说大臣叛逃对于楚国来说也不是第一次,曾经在诛杀若敖氏的时候就有斗越椒之子苗贲皇叛逃晋国的历史,听说还做了大官。

  不过申公巫臣和其他叛逃的大臣不一样,按照史书的说法,他是个能臣。

  时间又回到公元前一千两百多年前。

  话说周文王姬昌的爷爷周太王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和殷商贵族任氏通婚,生下了自带贵族光环的姬昌。

  史书说姬昌聪明早慧,生下来的时候满屋红光,一看就有帝王之相,于是周太王想传位于姬昌,以便加强同殷商王朝的联系,用以抵御西北戎狄。

  按照当时的周祖,周太王应传位于长子泰伯,所以周太王整日郁郁寡欢,不知怎么办才好。

  泰伯也是明事理的人,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准备逃跑,如果不跑迟早会被杀死,于是和二弟仲雍借为父采药的机会,带领三百族人一起逃到江南,定居于梅里(今江苏无锡的梅村),史称“泰伯奔吴”。

  那时候的江南觉不是现在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风光旖旎,也不是“石人犹在,问君多少能记?”的温柔缱绻,更不是“鱼戏莲叶东西南北中”的生机勃勃,而是一片荒凉的落后的光景。

  按照《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说法,当时的江南很落后,属于荆蛮,其习俗与中原民族的束发右衽(rèn)以及戎狄的披发左衽均不同,与同属南蛮楚国的长髻之俗也相对,为“断发文身”之俗。

  这里简单的介绍下什么叫做右衽。

  右衽,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古时候的衣服前襟左右相交,一边在上,一边在下,右衽就是穿衣人右边衣片在下,左在上,衣片向右掩的意思。

  然后用绳子一系,好了,这很汉服。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也不用另起一行花篇幅解释“右衽”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右衽”也有更深层面的意思,甚至其代表的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

  孔子曾经在《论语·宪问》中表扬过管仲,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管仲辅佐齐桓公抵御外族入侵,那么我现在就会是“披发左衽”,变成蛮夷之人了。

  魏何晏担心后人不懂“左衽”的意思,在《论语注疏》对其进行了注解:“衣衿向左,谓之左衽。夷狄之人,被发左衽。”唐颜师古也注:“右衽,从中国化也。”清刘宝楠也正义道:“中夏礼服皆右衽。”

  于是,“左衽”就获得了第一个意思——代表夷狄,顺便提一下,以当时楚国的文明程度是不能算作蛮夷的,从现在很多楚国墓葬考古发现,楚人的服饰是右衽的。

  “左衽”的第二个意思——代表阴阳相隔。

  《礼记·丧大记》曰:“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礼记》也说道:“凡衣死者,左衽”,“凡敛者要方,散衣有倒者也。左衽,衽向左,反生时。”

  不难发现,这些“左”“右”几乎都来自于儒家主张,儒家“尚右”,所以“右”之名被放在了“中国”和“生”上面,那么“左”就只能是“夷狄”和“死”了。

  其实对于儒家来说,衣服怎么穿,是“左”还是“右”,都只是表面问题而已,真正的本质问题是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这是一种唯心论,阐述起来也是长篇大论,在此也就打住。

  在普及“左衽”的第三个意思之前,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在穿衣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不管是西服还是衬衫,男的衣服扣子始终在右边,而女的有时候扣子在左边?

  有人说这样设计是为了服务设计,也有人说这样设计是为了方便男的解女的衣服扣子这种不入流理论,等等。

  为了不让人对设计师有所误解,现在普及下“左衽”的第三个意思——尊卑之说。

  这个说法是有时间局限性的,至少先秦时期不是这样,但写到这一块了,也一并拿出来讲讲。

  南宋末年到蒙元时期,是汉族人统治地位受到冲击的一段时间,游牧民族的涌入,男尊女卑的思想,外加以左为尊,最终形成了男左女右的形式,即男子右衽女子左衽,但是这只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地域时期,不能影响到整体的汉服结构。

  但是如今的服装设计师都是这套理念培训出来的,所以会采纳流行在古装上的设计元素也不意外,除了设计需要,别无他意,就这么简单。

  以上对于“左衽”的理解也是来自于后世注解,但服饰变化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哪怕有图像资料辅助都难以完全解释,更何况中间还经历了一个很大的起居方式的变革。

  包括“披发左衽”里的这个“披发”也是有争议的,不是简单的披散头发的意思。有人觉得是“辩发”的意思,也有人觉得是“断发”的意思,还有人觉得只是不戴冠。

  不管是“左衽”还是“披发”,“辩发”还是“断发”,现如今学界都是有争议的,但有争议不代表不能讲出来,因为这是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直观的符号之一。

  当我们疏忽于这方面的研究时,韩国和日本却异军突起发扬服饰文化,我们却好像突然“开窍”了一般认真起来了。

  我不仅要问:早干嘛去了?

  泰伯、仲雍逃奔江南荆蛮后,主动接受当地习俗,“断发文身”,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农业技术和先进文化带到当地,帮助本地人发展生产。

  蛮夷之人慕其风义,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泰伯,泰伯也借此机会开始自主创业,在江南建立勾吴国,建都于梅里。

  “江南”二字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00年,屈原在长诗《招魂》中第一次提及:“魂兮归来,哀江南!”

  在司马迁笔下,从长江南岸直至海边区域都属于江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东”,也位于江南区域北部。

  江南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生活相当丰裕。又因其地河川交错,湖汊纵横,所以人民习于舟楫,因而造船技术兴起的很早。

  造船业必须运用金属,所以中原发明的青铜器与铁器,一到勾吴,马上变为造船材料,因此其冶铁业,也较中原更为进步,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干将、莫邪就是吴国冶铁业代表作之一,留存于世的吴王诸樊剑、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更是锋锷犀利,千年不朽。

  公元前585年,勾吴第十九世孙寿梦继吴候位。

  寿梦,和中原诸侯一样,姬姓,名寿梦,字熟姑。他继位时的吴国,已经过500多年的稳定发展,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但这股力量同中原国家相比,也可以忽视。

  寿梦名字里带“梦”,所以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同时也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君王,他继位之前就对楚国十分向往,看到楚国也从一蛮夷小国变成天下霸主,不禁心痒难耐,整天琢磨着如何将吴国变得强大,然后也北上中原跃跃欲试霸主之位。

  于是他继位后首先干的一件事,就是效仿楚国,开始称王,于是历史书上又多了一个王——吴王,相对楚国的全盘中原化来说,寿梦称王后还是保留了自己的特色,比如没有谥号。

  当时消息闭塞,闭塞到当时中原一带的诸侯都不知道还有一个吴国的存在,也没人前来祝贺,所以寿梦称王以后就开始组团拜访其他国家,告诉他们现在还有一个王,叫做吴王,以后聚会的时候别忘记通知聚餐。

  旅行团拜访的第一个国家便是楚国。楚国同吴国边境相交,几百年来相安无事,寿梦一行的造访也引起楚国的高度重视,受到楚共王的亲自接见。

  在会谈中,双方回顾了五百年来的合作历程,对长久以来的和平稳定给予了高度肯定,两国对各自的文化、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兴致高昂的观看了楚王室宫廷乐队的礼乐表演,寿梦一行对此赞不绝口。

  几个月后,楚共王向寿梦表示郑国的郑悼公刚去世,晋国也刚刚迁都新绛(今侯马),趁此机会准备去给郑国新国君一个下马威,以便今后顺利的开展工作。

  听楚共王这么一说,寿梦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在楚国停留多日,再打扰下去也不好意思,于是收拾行装向楚共王请辞,准备将楚国先进文化带回吴国吸收发扬。

  为了加强同吴国的友好,楚共王强烈建议寿梦去周都洛邑朝见刚刚登基的周简王,加深下感情。楚共王本是好心,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他的这一提议,却给楚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吴国与周王朝虽然是同宗,但数百年来各自为政,彼此很少来往,寿梦觉得楚共王的提议很好,于是北上朝见周简王。

  吴、周本是姬姓一脉,按辈分来说,寿梦还是周简王的同宗庙的六世祖,寿梦在洛邑的认祖归宗,让周简王大喜,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以天子的名义承认他为吴王。

  周定王在位时,周天子权威已经荡然无存,周简王继位后继续荡然无存,其本人过得比周定王还闲,与寿梦想象中的天子形象大相庭径,待了几天也觉得周天子沉闷无趣,刚登基连诸侯也不来问候一声,萌生了去其他中原国家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

  在周定王的推荐下,第一站便是楚国的死对头——晋国。

  在晋国访问期间,寿梦遇到他此生最重要的一个人——申公巫臣。

  此时的申公巫臣正苦于报复楚国无门,寿梦的来访,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寿梦称王时,吴国已经据有江苏、浙江杭嘉湖平原及安徽江南地区,并拥有步兵及水军三万余人。

  看到中原诸国地广兵精、文明先进,寿梦感觉自己的称霸梦更加遥远,虽然江南富饶,有强大的水军,有坚固的战船,但是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战车,寿梦深深的感受到乘船是不可能去中原争霸的。

  然而这些问题对于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申公巫臣来说,似乎不成问题,关键是看寿梦胆子有多大,敢不敢同中原诸侯一决高下。

  事实证明,对于寿梦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是不敢干的,怎么干才是最重要的,战略大方向一定要正确,否则就会一直错下去。

  申公巫臣的拜访,让寿梦很是欣喜,他早就听说申公巫臣这号人物,虽然做的事情有点不光彩,但其人对于晋国和楚国的了解无出其右,当即同申公巫臣亲切攀谈起来,有意无意的向其透露自己有称霸的梦想。

  申公巫臣见寿梦扯东扯西,就是不扯到正题上,心中一急,脱口而出:“吴王当伐楚。”

  寿梦表情一愣,没想到申公巫臣竟然如此的怀恨楚国,便用期盼的眼神盯着申公巫臣,看他接下来怎么说。

  申公巫臣继续说道:“吴、晋二国都是周太王的后代,兄弟两国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抗楚。”

  申公巫臣已经摊牌,寿梦也不藏着掖着,把自己有意称霸的想法和困境和盘托出,但称霸第一步就拿当今霸主试刀,估计有点不自量力。

  面对寿梦的退怯之意,申公巫臣一针见血的指出,楚国貌似强大,其内部却十分脆弱,令尹子重和司马子反二人位高权重、以势欺人、滥杀无辜,十分不得人心,他们兄弟间也貌合神离,经常为一己私利而发生争执。

  在外交方面也是采取武力胁迫的方式使周边的国家臣服,军队年年征战,郑国首当其害,还把继位不满两年的郑悼公耗死了,如果不是晋国屡屡相救,估计郑国损失大了。

  他还指出楚军在军事上的劣势——士兵厌战情绪高涨,毫无斗志,如果吴国自己能训练出一支车军,依靠强大的水军优势,打败楚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申公巫臣分析面面俱到,句句切中要害,让寿梦茅塞顿开,并就有关事项进行了深入交谈,同时表示训练车军一事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必须要从长计议。申公巫臣鬼魅一笑:“到时候我送吴王一份大礼。”

  吴王寿梦二年(公元前584年)春天,寿梦旅行团回国,随即派兵攻打郯国(今山东郯城),郯国与吴国讲和。

  郯国是一小国,当时属于鲁国的附庸国,吴国攻打郯国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麻痹楚国,让楚国误认吴国还是自己的友好邻邦,同时吴国也凭此一战向中原宣告吴国崛起。

  同年秋,申公巫臣请求出使吴国,晋景公允许,并同意申公巫臣带领三十辆战车到吴国,专门讲解陆战战法,教授驾驭车马,为吴国培训车战队伍。

  吴军悟性极高,不出几个月,将士便顺利的掌握了多项陆地的车战、步战战法,军事力量逐渐巩固强大,不知不觉成为了当时一个后起的强国。

  吴王在重用申公巫臣的时候,还重用了他的儿子屈狐庸。屈狐庸通晓东方各夷族的语言,便以美言重币,劝说群舒、诸越、诸夷等国,晓以利害,使之叛楚服吴,这样一来,不少小国都逐渐归附于吴国,吴国的势力范围又扩大了不少。

  而此时的楚国,又在令尹子重的指挥下伐郑,丝毫没感觉到东方悄然而至的威胁,如果要在这个威胁加上一个期限的话,那便是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