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第二百七十章 状告公子(上)
作者:重庆老樊的小说      更新:2020-09-30

  柳叔宝听了老者的言语,他这时才仔细打量这些人。

  是什么人胆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找公子允的麻烦?

  柳叔宝发现来人都是一身儒衫。

  这都是儒家之人?

  柳叔宝找就听闻了以腐儒沈富文为代表的儒家之人对公子允大力的抨击。

  刚才柳叔宝听了老者的话,知道这些人是反对公子允在《时代周刊》之中运用了标点符号。

  儒家势大,是诸子百家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现在来‘时代周刊书行’堵门的这些儒家之人来头都不小。

  他们虽然都不是大甫帝国的官员,但他们要么是中都城的名仕要么是各大书院的执教先生。

  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影响力非常之大,他们在中都城更可谓是高官权贵的门生故友遍地。

  这些人现在堵在‘时代周刊书行’的门口,又有维护圣贤之道的大义在身。

  所以没有谁敢驱逐他们。

  那些在远处围观想前来购买《时代周刊》的读者也是不敢靠近书店。

  此时柳叔宝怎么会不明白现在的情况。

  这个事情他处理不了。

  这事只能由公子允出面才行。

  柳叔宝开口说道:“诸位,公子允现在正在书院读书,诸位可否先行个方便,让我们书行先开门做生意。”

  “诸位有什么意见,可以等到下午时分再来,想必公子允知道诸位之事以后,下午一定会前来会会诸位。”

  老者闻言看了一眼柳叔宝,然后才说道:“公子允不在书文之中停用标点符号,我们是不会离开这里的。”

  老者说着把头扭到一边,一幅不想搭理柳叔宝的样子。

  柳叔宝当然知道他的言语不能劝退对方,他只是做最后的分内之事劝导对方,现在看来果然还是不行,对方不达目的不会善罢甘休的。

  柳叔宝在书行摸爬滚打三十余年,他和儒家书生打交道很多,这些腐儒不畏生死只认死理。

  看来‘时代周刊书行’有麻烦了。

  公子允有麻烦了。

  柳叔宝现在能做的是立马去通知柳昌礼告知现在的情况。

  想必柳昌礼应该会立马前去书院等公子允放学,然后商量对策吧。

  柳叔宝叫来书院的伙计,让他快速的前去把这里的情况告知柳昌礼。

  柳叔宝当然不能离开这里,他要留下来主持大局。

  那伙计快速的离开,前去告知柳昌礼了。

  柳叔宝的行为当然落入了前来堵门的儒家之人眼中。

  然而这些儒家之人眼中充满了戏谑。

  他们知道,公子允来了也没有用,除非公子允承诺不再在书文之中使用离经叛道的标点符号。

  柳叔宝也打量这些儒家之人。

  柳叔宝眼光扫过,他在这些儒家之人中没有发现腐儒沈富文的身影。

  腐儒沈富文没有前来?

  这让柳叔宝感到意外。

  然而这不同寻常的事情让柳叔宝顿时心生警惕。

  腐儒沈富文的臭脾气在中都城可谓是大名鼎鼎。

  先前就是他带头抨击公子允的。

  为何腐儒沈富文现在却没有前来‘时代周刊堵门’?

  按理说腐儒沈富文前来书行堵门,他们的声势才会更加的浩大才是。

  这样才更有可能逼迫公子允就范。

  那么腐儒沈富文去哪里了呢?

  腐儒沈富文纠结了几位儒家大佬前往了宗王府。

  他们罗列了公子允的十大罪状书,要去宗王府状告公子允。

  沈富文他们为什么要去宗王府状告皇甫长允呢?

  因为只有宗王府才能管得到皇甫长允。

  皇甫长允身为帝国的公子。

  就算他杀人了放火了。

  这个事情也是由宗王府来管。

  至于帝国的其它官府是管不到皇甫长允的。

  沈富文等人也是早有预谋,他们把罗列皇甫长允的十大罪状做成牌子,举着牌子一路声势浩大的前往宗王府。

  如此一来中都城之人都知道了腐儒沈富文等人要去宗王府状告公子允的事情了。

  中都城之人瞬间又沸腾起来。

  那些吃瓜群众最为激动。

  又有瓜可以吃了,而且还是一个大瓜。

  公子允该如何应对此事成了中都城之人热烈讨论的话题。

  腐儒沈富文等人要去宗王府状告公子允,这么大的事情当然快速的传遍了中都城。

  当东郭济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愣。

  他已经布好局准备弄死公子允,没想到有人先下手了。

  儒家率先对公子允出手这个事情让他感到非常意外。

  在这个世界各个势力相互攻伐,所用手段花样繁多不计其数。

  但是儒家出手对付公子允这个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

  儒家是天下最有影响力的诸子百家之一。

  皇甫长允是一个未成年的小公子。

  儒家出手对付公子允,就好比一个成年壮汉要去殴打一个幼童。

  这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

  儒家之人又是最注重名声,为何会干出被人唾弃的事情呢?

  这不应该啊。

  东郭济细细揣摩揣摩片刻之后,他找到了答案。

  公子允是未成年的小公子不假,但是这位小公子在中都城的名声如日中天。

  而公子允又出宫不到三个月。

  还创办了在中都城影响巨大的《时代周刊》。

  并且瞬间捞金七十多万两银子。

  七十多万两银子~

  东郭济想到皇甫长允的高明手段,如此的善于赚取银子,他都不寒而栗。

  他知道银子是多么的重要。

  即使是帝国的大帝,没有银子的话都不会有人为你办事情的。

  关于这一点哪个世界都一样。

  皇帝不差饿兵。

  东郭济心想,他要是有七十多万两银子在手,他绝对能成为中都城世家子弟的领袖。

  但东郭济知道,七十多万两银子绝不是公子允的极限,公子允才出宫多久,还创办了如聚宝盆一样的《时代周刊》。

  当然这个世界的土著还没办法去想象一本杂志的巨大影响力,所以东郭济把《时代周刊》认为是皇甫长允的聚宝盆。

  他认为皇甫长允以后会富可敌国。

  这样的一位公子前途可想而知。

  东郭济的眼前浮现出皇甫长允的样貌。

  他羡慕嫉妒恨。

  而然正是皇甫长允的所作所为,表明皇甫长允已经不再是一位未成年的小公子了。

  所以儒家把皇甫长允当成了一个可以出手对付的对手。

  他们也认为公子允是一位即将崛起的枭雄。

  他们要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