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有锐士 第0324章 出兵伐楚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的小说      更新:2021-05-09

  翌日,在大朝会上。

  樗里疾便出列道:“王上,老臣有事启奏!”

  “请讲。”

  “王上邀请楚王武关一会,楚王竟然拒绝,实在欺人太甚!楚王狂悖!楚王无礼!楚王对于王上,对于大秦大不敬!老臣请求王上出兵伐楚,以捍卫大秦的尊严!”

  秦王荡一听这话,顿时点了点头,但是没说什么。

  御史大夫李昙亦是说道:“王上,严君所言极是。古往今来之诸侯会盟,哪有拒绝的道理?楚王是在羞辱王上,就是在羞辱我大秦!言之辱也!请王上出兵伐楚!”

  “臣附议!”

  “请王上出兵伐楚!……”以樗里疾、李昙为首的群臣哗啦啦的跪了一地,恳请秦王荡讨伐楚国。

  秦王荡仍然不置可否,将目光放到一直默不作声的屈原的身上,问道:“相国,你认为吗?”

  “王上,臣为楚国公族,是为楚人,现在是大秦的相国,秦国出兵伐楚。臣,保留意见。”屈原低着头,一脸苦涩的笑意。

  屈原自然是反对秦王荡出兵伐楚的。但是这么多大臣支持伐楚,他屈原一人反对,有用吗?再者,他出自楚国昭、景、屈三大世族,是为公族,跟楚王都是一个姓氏的亲戚,祖上是一个人,屈原的身份着实尴尬。

  秦王荡是他的知己,提拔他,重用他,有着知遇之恩,二人是为良师益友的存在。现在,他的这个挚友要讨伐自己的母国,屈原还有什么好说的?

  秦王荡幽幽地叹了口气,说道:“既然如此。嬴华、魏冉!”

  “臣在!”魏冉与嬴华都站了出来。

  “嬴华为大将,魏冉为副将,着你二人率领八万大军,出武关,过汉中,进击楚地!”

  “臣,谨遵王命!”

  秦国与楚国的国力看似基本上持平,但是秦国也有不少地方是楚国所无法企及的。譬如地理上的绝对优势!

  秦国的汉中郡距离楚国的都城郢不过七八百里之地,也有一些雄关要塞,以及山川河泽之类的天险可以防守,但是秦国一旦铆足了劲,选择进攻楚国,楚国是很难阻挡的,最终的结果,无非是两败俱伤,或者秦军惨胜!

  现在的楚国还是很强的,足以与秦国、齐国相抗衡。

  楚国的开始衰落,在于丹阳、蓝田之战后,彻底衰落,或者说进一步衰落,则是在历史上的垂沙之战后。

  匡章率领齐、魏、韩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方城,在垂沙大败楚军,杀死楚将唐蔑,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全部丧失,被韩、魏两国分得。

  宛地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是楚国北进中原的门户和长期经营的重要战略重地,它的丧失就堵死了楚国北进的道路。

  楚不敌三国的进攻,于是把太子横送到齐国作人质,向齐国屈服。

  而今,楚国已经渐渐向着齐国靠拢,选择与齐国连横,以对抗越发强盛的秦国。为此,楚王熊槐甚至还将太子横送到临淄为人质。

  秦王荡当然不可能置之不理的。

  下了大朝会之后,屈原便到龙台觐见秦王荡。

  “王上。”

  “屈子啊,坐吧。”

  “谢王上。”

  屈原缓缓的坐下,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随后将自己的相印拿出来,放到桌案上。

  秦王荡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摇头道:“屈子,你是来向寡人告别的吗?”

  “正是。”屈原点了点头道:“王上,屈原早在入秦之前,就已经想到过,会有这么一日。当时,屈原就扪心自问,有朝一日,秦楚大战,屈原何去何从?屈原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屈原也想过,王上既然执意伐楚,也想到屈原会有离去的一天吧?”

  秦王荡不置可否,但是仍旧是忍不住叹息道:“屈子,寡人对不住你啊。”

  “王上,没有什么对不住的。”屈原豁达的笑了笑,说道:“屈原是楚人,全副身心都系于楚国。好在,屈原为秦相,并没有辜负王上的重托,眼下秦国的官学、国医院和药舍等等,都已经走上正轨。屈原在秦国已经功成名就,是该衣锦还乡的时候了。”

  “屈子!”

  忽而叫了一声,秦王荡便站起身,走到屈原的面前,重重的作揖道:“屈子,寡人代表所有秦人,代表秦国,感谢你。”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翌日,秦王荡就将屈原亲自送到咸阳郊外的十里长亭那里,道了别,依依不舍的看着屈原离去的身影,心中颇为感伤。

  公元前306年,即秦王荡五年的十月中旬,嬴华、魏冉率领八万秦军自武关出发,渡过汉水,进攻楚国的邓地。

  邓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邓城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四周开阔,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

  过去,邓地还是一个国家——邓国。

  在楚国被周王朝分封五十里丹阳地的建国之初,楚国只是和阴国、谷国、邓国、绞国、鄀国、申国、息国等天下的诸侯国一样,都是僻居一方的诸侯小国。

  古人因为出行方便,安全防御等自然原因,多以山川河流为界划分诸侯国的。

  汉江流域,划出了汉江以西是谷城的谷国,汉江以北的绞国丹江口、汉江以东的汉东地阴国。老河口、三尖山朱连山以北的鄀国、以东的邓国。

  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馀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象现代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

  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

  饶是如此,邓国还是免不了被灭亡的厄运!

  灭掉邓国的,自然是楚国。

  巴国派了韩服到楚国,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

  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这是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

  楚文王伐申经过邓国,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邓国大夫提出借机杀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邓侯不听。

  第二年,楚文伐邓。最后,楚再次伐邓,将其灭亡!

  邓地,正式并入楚国的疆域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