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天兵纵横 第六十九章 道
作者:林悦南兮的小说      更新:2020-07-12

  周公听着周天子姬胡的话,心中不由叹了一口气,老迈昏聩,昏聩的是召公,老迈的不是他,又是谁?

  既生此意,就有些心灰意冷,“罢了,罢了,老夫一大把年纪,也该辞去这太宰之职,返回封国了。”

  周公身为姬周宗伯,官至太宰,和召公一样,周公其实有着自己的封国。

  这时,见二公一个面如土色,一个目光惶然,两位当朝宰执卿士,荣夷公和虢公长父不约而同地悄然对视一眼,都是从对方眼中看到惊喜。

  “这两个老家伙,终于出局了。”

  周、召二公世代都是以卿士身份辅政周天子,但姬胡先后提拔荣夷公和虢公长父代之。

  芮良夫曾出言劝谏,但周天子姬胡不纳。

  这时,周公正待出列,却见召公悄然冲他打了个眼色,心中微动,也就顿住。

  而后,召公冲周天子姬胡顿首一拜,失魂落魄出了大殿。

  “虢公卿,犬戎之地如何了?”周天子姬胡忽而问道。

  犬戎一直是周朝大患,常年来犯,以至于在懿王之时,犬戎侵占镐京,无奈将都城从镐京迁到犬丘,周天子姬胡深以为恨,常思夺回旧都。

  虢公长父躬身禀道:“公伯之子赢仲自嗣大位后,在西境厉兵秣马,随时为大王抵御犬戎侵袭。”

  当提到赢仲之时,原本悄然退至帷幔之后的卫巫之主,那黑袍女子面色一滞,目光恍惚,心头暗叹一口气,说来,造父还是她和蜚廉的血脉。

  当年,巫妖二族窃夺人族气运的默契,妖族在犬戎为其立下气运祭坛。

  巫族则利用六道轮回之便,让大巫蜚廉早年篡夺夏人伯益血脉埋下的棋子起用,而成造父,为周穆王御者,随穆王平徐国徐偃王之叛,后其侄孙赵非子因功被封在秦地。

  也不知是不是天意弄人,巫族这一番操作,造父这一脉未成事,而西秦之地的赵非子,却成功嫁接了人族气运。

  但也和妖族扶助的犬戎,直接对上。

  不得不说,算是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巫妖二族之争。

  这段似是而非的神话渊源,在《史记·秦本纪》中同样有着佐证:“蜚廉复有子曰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穆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若李羡知晓这些原委,定能想起当日,他还曾随十万天兵前往犬戎之境,斩杀一位真仙妖王。

  可见,都不是蠢人,巫妖二族的大能也在打人道气运的主意,行偷梁换柱之举。

  李羡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还需搜集财货,早日练精锐之卒,孤早晚要复还旧都。”见召公离去,姬胡也觉耳根子清净了许多,心中大畅,对着荣夷公、虢公长父两位卿士吩咐道。

  “散朝!”

  随着宦者令一声尖锐的声音,这次朝会也落下帷幕。

  犬丘·西城墙

  李羡和袁守诚安步当车,神情悠闲地逛着,边走边谈,身后不远处跟着召公之子姬彭。

  二人沿着坡道,来到城墙之上,扶着城墙垛口远眺西境,春日之风温暖宜人,带着花草的清新香气,熏然欲醉。

  李羡目光悠悠,神识传音,笑道:“道友既通望气之数,以为这姬周气数如何?”

  他这一路行来,说是闲逛,其实也是在观察着周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风貌。

  不得不说,此方世界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世界,一板一眼,考究扎实,哪怕对话之中,不该出现的典故,绝不出现,衣物饮食,建筑风格……就差用文言文表述了。

  当然,也不是神话世界那种……仙人不事生产,只管战天战地,动动嘴皮子什么都有,这种一戳就稀烂的世界观。

  怎么说呢?

  似是而非。

  既有着仙神的超凡力量,又有着生产力低下的古代风貌。

  “《封神演义》、《西游记》和许多故事书一样,只会将剧情、人物需要的世界观设定一番,对于历史朝代其实并不会太过讲究,因为从书中官职、称呼、衣着、建筑风格,都带着作者本人也就是吴承恩,许仲琳二人所处时代的烙印……而我处于此方世界,于我个人而言,却是真实的,于是……或许双重衍生下来,就有点儿……TVB剧的样子。”

  这就好比,后世网文写手们也只是写手,你却要求他是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物理学家、军事家,诗人……金将军也做不到啊。

  世界观无非是剧情用到了,稍稍推演一下,用不到,也就罢了。

  这时,袁守诚听到李羡询问,面带思索,转身向王庭看去,沉默不语。

  在他眼中,虚空之间,一道通天之柱上接霄汉,气运之柱周围有一须发皆张的四爪金龙盘踞着,懒洋洋地吞吐着庞大的气运洪流,或红或白,转化为金黄之色。

  可,金龙周围却有着丝丝缕缕的黑气,聚散无定,而那通天之柱同样有些虚浮之感,光芒似黄昏余晖,一副行将就木的衰败之相。

  而就在这时,那气运金龙似乎是意识到被人窥视,猛然睁开龙眸,两道金光“滋滋”划破虚空,寻找不到来源,却见黑气如附骨之蛆般往龙躯上钻,气运金龙就是愤怒地冲周方黑气发出一声龙啸。

  “吟!”

  龙吟之声,响于虚无,凡人根本听不到,而就是这一吼,周方原本凝聚成形的黑气,如冰消瓦解,朝四方散去一些。

  但那通天之柱却越发虚浮起来,隐隐想要分出一股细弱如手臂的气运洪流。

  袁守诚早已闭上双眸,不敢直视气运金龙锋芒,面色凝重,而后望向李羡,沉声道:“祸起萧墙,姬周气数原就虚弱,这般分出一股,恐怕衰败之相不远。”

  之前,他就观察过姬周气数,变化基本不大。

  “祸乱既在内,也在外。”李羡目光沉静,淡淡说着,以手遥指西方,朗声道:“道友,可看看那犬戎。”

  袁守诚面色微动,却没有再去看,而是问道:“道友也懂望气之道?”

  犬戎气运异常,多半是那位妖师的棋子,他不敢擅自窥视。

  “我不通望气,但我懂大势,所谓望气,不过是由果倒因,互为因果。”李羡沉声道。

  在他看来,气运和兴衰的关系,类似于因果律。

  他说这些,并不是说他不信这个。

  毕竟,都想借人道气运成事了,再说不信,就有些不要脸了。

  恰恰正因为他正视了气运的存在,才从根本上否定了不可知论。

  就好比唯物主义者并不等于无神论,唯物就是客观存在,你把神仙请出来,显示一番神通广大,经过一番验证,不是装神弄鬼,我当然要承认你神仙的存在。

  比如科幻中的神级文明,对于地球文明而言,也和神没什么两样了不是吗?

  但,你必须请出来验证,我才相信。

  现在李羡看到了神仙,甚至他自己也向这条路迈进,但他不觉得和唯物主义冲突,只是觉得此方世界在超凡力量的规律上,不同于纯粹的科技世界。

  或许是暗能量?

  其次,否定不可知论,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者,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哪怕见到了神佛,第一想法,就是我通过一定科学方法,也可以掌握这种超凡力量,而不是跪下来磕头,视之神明。

  “由果倒因,互为因果?”袁守诚神情顿了下,倒是第一次听人这般说气运,笑道:“道友此言,倒是新奇。”

  李羡沉声道:“虽然我不知玄妙,可也存敬畏之心。”

  他敬畏的不是气运,而是规律。

  他觉得就像三体中的神级文明运用数学规律打击敌人,因果论也是数学规律的一种,因果论又叫概率论,如果有量子计算机,或许人类也能做到未卜先知吧。

  嗯,遇事不决。

  说白了,此方世界在超凡力量的问题上,采用了一些不同于地球世界的规律,或者说“道不同”,至于其他规律依然相同。

  比如此方世界,苹果也只会向地上落,而不是向天上飞,除非……外力干预。

  而李羡如果要给道,下一个科学定义,就是宇宙一切规律的总和,不限于自然规律,是一切!